记者 张绚丽 实习生 程宇婷
12月21日,第二天就是冬至,但渭南的天却蓝得跟海似的,和煦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乎乎的。
在位于渭河北边1000多米的华州区赤水镇贾家村,一垄连着一垄被翻整过的田地,露出了它们原本的颜色,整整齐齐的,很有秩序感;田埂上,一些被霜打了的小草,这会儿也变得金黄;不远处,一个农民来回地调整着一根口径约10厘米的管子,试图让每一块松软的土壤都喝得饱饱的,期望明年的收成好点,再好点……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村根据村情以及产业发展需求,以‘党建+产业孵化基地’模式,尝试让扶贫对象跟着能人走,目前猕猴桃套种韭菜收益可观,贫困户的积极性很高!”
当天上午9时许,在贾家村村委会对面的猕猴桃产业创业孵化基地,村党支部书记贾建章指着身边一位中年男子,话语中洋溢着兴奋,“这是我们村的监委会主任闫挪通,光他一个人就带动了12户贫困户,下面请他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今年刚刚40岁的闫挪通面对镜头有些腼腆,言语不多,但在随后和他近一个小时的交谈中,记者却深深地感受到这位“韭菜哥”身上蕴含的能量。
“我们村的韭菜名气大、时间长,到现在已经有35年了。”
闫挪通告诉记者,贾家村因为临近渭河,所以农业土壤多以淤绵土、黄绵土为主,沙粘适中,透气性好。
1982年,村里有个老邮差从陕西农科院背回来9斤韭菜种子,当时在村里试着种了4亩韭菜。
良好的土壤条件、便利的水利基础、再加上老邮差背回来的好种子,当年,这4亩韭菜一下子就卖了几百元,在周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从此以后,贾家村的老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植韭菜。
1996年,高中毕业的闫挪通本来想出门打工,但父母嫌他年龄太小,便让他帮忙种植韭菜。
“其实那时候市场已经开始饱和,因为缺乏销路,效益开始走下坡路。”从1998年开始,年轻的“韭菜哥”便开始跑市场,做代办。
2003年,村里大面积的韭菜被洪灾淹没,村里的韭菜面积开始萎缩,有的种植户通过换种后,再次种植韭菜。
“2005年,我们村的韭菜获得了大丰收,亩产最高达到1万斤。”闫挪通说,“1斤韭菜按两毛算,1亩地几千元的收益,极大地调动村里人种植韭菜的积极性。”
“2007年到2009年,可以说是全华州区韭菜面积最大的时候,也是市场最旺盛的时候。”闫挪通回忆说,当时,光他们弟兄三个就种了近百亩,全村5000亩地,至少有2000亩都种的是韭菜。
加上辐射周边的下庙镇,新庄镇,闫挪通当时一天的代办量都在15万公斤。他收购的韭菜也从西安及渭北各县市场,卖到了三原、阎良、泾阳、高陵等地。
“到2011年,全国韭菜市场再次饱和,效益不太好。”闫挪通便在考察市场的基础上,开始种植猕猴桃。
“韭菜是个‘懒庄稼’,投资小,好管理,当年就能见效,但太单一。”闫挪通说,“桃子和梨我之前也尝试种过,但效益都不太好。”
“猕猴桃货架期长,效益也好,三年幼苗期正好套种上根系比较小的韭菜,年年保证有收益。”自2013年起,除了之前的30亩韭菜,闫挪通又承包了19亩地种上猕猴桃。前三年,每年他套种韭菜的收入都在20万元左右,2016年,他初挂果的19亩猕猴桃卖了15.8万元,2017年,翻了一番还多,卖了33.6万元。
“我从十六七岁便开始种韭菜、贩韭菜,感觉要脱贫还是比较容易的。”
问及他带动村里12户贫困户脱贫的感受,闫挪通谦虚地说,“2012年当选监事会主任后,对国家政策吃得更透了,所以村上让我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我特别有信心,一下子就答应了。”
其实,在“韭菜哥”的影响和带动下,十几年来,他的丈人家、舅舅家、朋友家每家都种植了十几亩到几十亩不等的韭菜,一直都是由他提供技术、信息和销售服务,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我今年套种的韭菜一共卖了5万多元,等明年我这25亩猕猴桃一挂果,一年就能把外债还清。”贫困户闫义通是闫挪通的哥哥,以前除了跟着弟弟种韭菜,他还发展起了养殖业,小日子原本过得红红火火。2013年,肉羊价格不景气,他的爱人又被确诊患有多发性气胎瘤,接连做了三次手术后,基本失去了劳动能力。
“当时背了近20万元的外债,负担挺大的,弟弟便鼓励我种植猕猴桃,还借给我3万元,村上给我补助了1万元,又帮我担保贷了3万元,一下子把我从贫困线上拉了回来。之前还挺犹豫的,没想到效果这么好,让我一亩地一下子多收入1万元。”闫义通说。
提及跟着“韭菜哥”发展“猕猴桃+韭菜”产业的收益,贫困户屈泰山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今年,我家9亩初挂果的猕猴桃和两亩韭菜共收入近8万元,一下子就脱了贫。”
据了解,截至目前,包括闫义通、屈泰山在内的12户贫困户在闫挪通的带动下,光韭菜就种了88.5亩,每户每年最低的收入也有两三万元。
其实,贾家村“韭菜哥”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事例只是华州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的一个缩影。
“我们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力支撑,坚持‘长短结合,短效为主’的思路,采取‘尊重发展意愿,做大做强特色’的原则,积极探索产业扶贫发展新模式,调动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当天的脱贫攻坚渭南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华州区区委副书记蒋会海介绍。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华州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各级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多产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推广“党建+脱贫攻坚+‘三变’改革+发展集体经济”模式,建立了20个村级示范点;把党建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广“支部+合作社”“支部+园区”“支部+互联网”模式,组建了20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构建了支部领、合作社带、群众参、政策扶、产业脱的“五合一”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机制;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富民成果,按照经营有规模、产业有基础、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农户有意愿的原则,做大做强“一镇一业”和“一村一品”,壮大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2016年25个贫困村退出摘帽、4142户14085人脱贫。2017年确定的脱贫任务为13个村摘帽、2920户10033人脱贫,任务已经全面完成。
海南省2018年打赢脱贫攻坚战问题整改大比武三亚观摩座谈会召开
来凤翔凤食药监所开展月饼市场专项检查
恩施“小候鸟” 来杭过暑假
河口镇组织执法人员向商户详细宣讲消防安全注意事项
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举办先进典型经验交流活动
“韭菜哥”和12个贫困户
地铁运营分公司开展2018年电客车司机正线标准化作业比武
潍坊市第八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五人制足球赛正式启动
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加速跑”
市政府第八十六次常务会议要求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展新任科级任前廉洁谈话
市政府与中铁上海设计院中铁二十四局举行深化战略合作交流恳谈会
邵阳县召开安全生产紧急会议即时贯彻省、市领导批示和市会精神
扛起新使命 迈向新征程
榆次区工业经济发展领跑全市
“西湖金奖”围绕七大城市病治理征集金点子
绍兴市人民医院医疗设备供货项目公开招标公告(2018-04-N000039)
郓城大力培植森林城市
厦门眼科中心黎晓新总院长应邀出席日本眼科学会年会,共享眼科领域新进展!
泗洪县规委会召开2018年度第15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