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洞庭湖恢复退化湿地8万亩

5月13日,记者在西洞庭湖湿地修复区看到,过去受欧美黑杨抑制,怎么也不肯“长个儿”的植物,如今已健康地长至1米多高,数十只蝴蝶在其间欢快地飞舞。“目前西洞庭湖已恢复退化湿地面积8万亩,70%以上的退化湿地得到了有效修复。”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说。
西洞庭湖湿地生长着维管植物87科259属414种,拥有鸟类15目50科217种、鱼类9目20科111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白尾海雕、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等,是中国淡水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东亚候鸟的重要越冬地和长江流域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库。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湖区群众砍掉原有的水杉、柳树等,大量引种黑杨,更有甚者围湖种杨。欧美黑杨对水分和养分的巨大需求,加速了洲滩湿地的旱化,抑制了原有野生植被生长,西洞庭湖湿地区域内的植被结构被改写,严重影响了候鸟、鱼类的产卵和觅食。
为改变这一状况,自2010年起,保护区管理局创新并逐步建立健全了政府统管、部门配合、乡镇协助、社区共建、协会引导、社会参与“六位一体”的社会化管理模式,致力于区内遭受破坏湿地的生态修复,包括清除区内杨树林、退养(殖)还湿、退牧还湿、加强非法破坏湿地的打击力度、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等措施。特别是2017年年底,一场轰轰烈烈的“清理黑杨”攻坚战在西洞庭湖的核心保护区打响,不到两个月时间,保护区核心区内的5万余亩欧美黑杨全部清退。
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使西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鸟类、鱼类种群数量增加,湿地植被种群数量增加,湿地功能逐步恢复。去年冬天,候鸟群提前20多天就回归了西洞庭,单是天鹅就有近2000只。目前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超过50种,近两年来区域内新记录鸟类12种、鱼类1种、植物6种,每年来此停歇、栖息、觅食、越冬的候鸟种群数量稳定并超过3万只,黑鹳、罗纹鸭、鸬鹚等多个鸟类物种种群数量已超过国际重要湿地1%的标准。
(责任编辑:晏紫卉)

加强秋梢期柑桔木虱防治 做好柑桔(蜜柚)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
星湖科技抓实抓细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企业发展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水上管理处实地检查西浜清淤工地
东丽区搭建金融之桥 走科技强区之路
广东清远原副市长石芳飞被开除党籍
西洞庭湖恢复退化湿地8万亩
市财政局:市政协来我局调研十届一次会议第21号提案办理情况
杨局成到百福司镇暗访危房改造工作
黄浦区司法局打造“法治讲堂” 有效增强法制观念
2路付庄至火车站方向恢复原路线运营
收获
新野县:新野县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杭富城际铁路、香积寺路施工 多条途经公交线路有调整
居庸关村上线智慧党建云平台
2018年茶艺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将在贵阳举行
5天之内,广州警方收缴枪支7支、子弹1040发、炸药10公斤
发挥堡垒作用 守护“光明之城”
家中失火损失严重 各方好人伸出援手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集体约谈药品批发企业
横沥入选省森林小镇 为惠城区首个省级森林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