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日照2月4日讯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编花篮,其实编织艺术是劳动人民自己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莒县第一实验小学的美术老师王学玲正在给“花样女红社团”的学生们上课,今天她们学习的是编织,学生们学的认真,编制的器具也有模有样。
一个学生告诉记者,她学女红已经两期了,学了刺绣扎染,还有开春鸡,布娃娃等,其中她最喜欢的就是刺绣。
女红,也称为女事,旧时指女子所做的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为了让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了解和发扬,一小专门开设了女红社团,组织爱好的同学加入进来,而作为美术老师的王学玲,担任了授课教师。
“我们的女工课程,包括编织、缝、刺绣等五大门类,将这五大门类细化为具体的课程,比如我们莒县的传统的布艺,缝,我们开设的就是开春鸡类似的门类。”王学玲说,通过三年的学习,她发现学生在众所周知的能力上以及对传统女工艺术,在图案色彩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经过几年的积累,同学们做出了很多作品,谈起这些,王学玲滔滔不绝:“这是我们学生亲手缝制的肚兜,上面是一个老虎的图案,用了传统的绣法。这些就是我们学生自己亲手扎染的,扎染是我们传统的染的艺术的一种,在少数民族中经常用到。这是我们缝的作品中重要的一个内容,这也是我们莒县传统文化开春鸡的一个作品,寓意也比较好。”
花样女红社团,是莒县第一实验小学在“尚美”教育的办学理念下为学生打造的精品社团,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
学校大队辅导员唐永珍介绍,他们学校不仅开设了女工、剪纸、书法、查拳,还有古诗文诵读等十几门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其中古诗文诵读课程有近20年的研发实践历程。她说学生们在日不间断的诵读中,他们的文化素养文学修养都得到很大提升,学生良好品德也得到熏陶和养成,这些课程的开发对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民族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零距离/直播日照记者:媛媛 赵伟)
瞧,这两口子!——访华塑股份2017年度“五星党员”夫妻尤邵尉、惠晓琳
三代人的车故事
三水加快城中村(旧居民社区)改造升级
厦门200多名跑者挑战20层垂直登高 不断超越极限超越自我
国庆健康出游安全攻略
莒县一小学成立“花样女红”社团 传承传统文化
多位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建议筹建“西迁精神”纪念馆——“西迁精神”是我们民族 爱国奉献的体现
蓝天保卫战持续发力 环保部门夜间突击抽查
侨区再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全面落实包村包片包案制度
港交所修改上市规则 连续停牌18个月将被摘牌
宜昌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闭会
全市2018年度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评审揭晓
工行泰安岱岳支行强化措施 严防“四风”问题反弹
苏醒后的狗头泉将逐步恢复泉涌盛况
在追赶超越、争当先锋中贡献人大力量 南通人大系统交流解放思想大讨论调研成果
灵山特色农业新模式 产业富民新路子
送您一份家装风格“大礼包”
“马真”架起连心桥——崇阳县路口镇桥边村纪实
贾石松到松滋宣讲十九大精神调研基层党建工作
涡阳县考察团到蒙城县考察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