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陶瓷史的专业研究者,来自台湾艺术大学的吕琪昌教授不久前在平定县找到了金代砂器实物。曾数次到平定探究砂器制作工艺的他还有更大的志向——
填补砂器文化在陶瓷史上“空白”
吕琪昌(左)和张宏亮交流砂器制作工艺。
我发现中国古老的砂器烧制工艺要比日本早很多,平定砂器烧制工艺印证了这一点,而且以平定砂器烧制工艺制作出来的砂器不含铅,这让我的研究有了新突破。 ——吕琪昌
“这30多件没破损的砂器成品,我和太太将全部带回去,为的是能更深入研究砂器的制作工艺和机理。”1月31日,在平定县冠窑砂器陶艺有限公司,来自台湾艺术大学的吕琪昌教授手捧自己烧制的作品说。
在茶台上,随性摆放的砂器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着七彩光芒,轻敲黑中透亮的砂器,发出“叮叮”清脆的声音。“我前后几次踏上平定这片土地,是受到了砂器魅力的吸引。”吕琪昌说,早在2016年7月,他就应友人邀请来平定县参观砂器,回到台湾后,潜心研究砂器的历史文化及制作工艺。
作为中国陶瓷史的专业研究者,吕琪昌教授发现砂器文化在中国陶瓷史上还是“空白”,他说自己“应该为它‘填空’”。为此吕教授与友人再次联系,愿意自费到平定研究创意砂器。
2017年8月,吕琪昌和太太朱文玮来到平定县常家沟村一家生产陶艺品的企业,用小型电窑烧制了六七十件砂器。他发现在高温烧制下,砂器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美,加上平定砂器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因此,夫妇俩决定在今年利用寒假重返平定县,对记载不多的砂器历史作进一步的探究。
今年1月18日,在市、县两级台办协调帮助下,吕琪昌夫妇来到平定县,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陶器烧制技艺(平定砂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宏亮进行学术交流。为了让研究更深入更有说服力,吕琪昌从揉泥团、拉坯到烧制等多道工序,亲自上手,目睹每一次的“浑然天成”。
虽然常常弄的一身泥巴,满手都是黑,但吕琪昌乐此不疲。特别是在他不断做、不断烧的过程中,得到了平定县文物所的帮助,查找到了金代保留下来的砂器实物。他欣喜地说:“砂器的烧制和现代陶艺制作工艺相似。在业内普遍认为,16世纪日本陶艺中的‘乐烧’工艺出现是最早的,但后来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考察研究,我发现中国古老的砂器烧制工艺要比日本早很多,平定砂器烧制工艺印证了这一点,而且以平定砂器烧制工艺制作出来的砂器不含铅,这让我的研究有了新突破。”
吕琪昌说,这里保留的传统烧制工艺使用的是无烟煤,能使炉温快速升高,砂器迅速成型,而且在木屑熏化降温后,艺术呈现变得更加偶然和多元。他说:“更加艺术化的砂器,能够助力平定砂器被世界陶艺家接受和认可。如果能借助平定陶艺发展的优势,建设陶艺村,吸引世界陶艺家来驻村创作、研究、交流,将使平定砂器与世界陶艺界接轨,让前沿、时尚的创意和艺术为古老的砂器增添新的光彩,焕发新的生机。”
对于吕琪昌的到来,张宏亮认为是一次绝好的交流机会。一件好的砂器要经过选土、调泥、成型、上釉、晾干、窑烧、烟熏等多道工序方能完成。正是这些传统工艺的“神奇”,成为吸引吕琪昌等陶艺研究者的关键所在。他说:“不久前,真希望多元的陶艺文化能在阳泉这方热土上汇聚交流,通过我们的传承创新,把平定砂器带到世界,让这一具有5000多年的非遗文化绽放光彩。”
据了解,吕琪昌是台湾艺术大学教授,为了使自己在学术造诣上有所作为,辞任了担当6年之久的台湾艺术大学工艺设计系主任。其在中国工艺史和陶艺釉彩方面颇有研究,兼及文创商品设计,曾获得2013海峡两岸中华工艺精品奖之最佳创意奖。(郁静 赵悦)
市法制办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党员活动
市粮食局全力做好抗灾救灾粮食保障工作
郧阳区“生命防护工程”显成效今年以来已避免6起重大交通事故
市政府口岸办举办“重莫如国、栋莫如德”主题道德讲堂
陈平到市政协机关调研
吕琪昌教授在平定发现金代砂器实物
新年“声音”环绕民歌湖畔
嘉祥街道东关回民小学“挂好”夏季“安全档”
日照:加快农机产业动能转换 助力乡村振兴
谢来发率队走访慰问省军区机关
江夏取缔17所无证幼儿园 400余名幼儿被分流
心肝肺,胆脾胃,全都反着长 “镜面人”大妈患癌
黄岩:开展疏散逃生演练
我市召开玉田湖国家湿地公园验收评估会
福州民警“喜哥”:10年不间断关爱独居困难老人
桂阳:全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
无锡市气象台2018年6月23日17时发布的晚间天气预报
中信银行联手易到重塑共享出行新变革
天津口岸建立五个服务机制全力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出行客流叠加 公路客运下周迎节前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