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都江堰图书馆
曾经的车间厂房
都江堰市壹街区玉垒路51号,是曾红极一时并经历过地震磨难的四川青城造纸厂原址。经过多年风雨,造纸车间的通风窗、行车轨道等设施仍历历在目。
如今,经过匠心打造,造纸厂原址成为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元素改建而成的海派建筑,变身书香四溢的都江堰市图书馆。
在近日成都公布的第十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中,这座采用“建筑再生”设计理念,在青城造纸厂原厂房基础上重新设计建设的国家一级图书馆,入选名录。
保留吊车梁等结构
书香中饱含历史沉淀
红砖白墙,远看都江堰市图书馆,像是一本已经翻开的书,在等候爱书人的光临。
图书馆分为两个区,以原青城纸厂厂房为主体,利用原厂房空间,以轻钢结构加建两层楼面,作为借书、阅览场所;与厂房主楼转折相接的是新建的报告厅副楼,两个区形成一长一短,一新一旧的“y”字形布局。
旧厂房“再生”为新图书馆,工业年代遗留下的行车道与信息时代的现代化系统交相辉映,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穹顶照进宽敞的大厅,舒适的沙发、整齐排列的书架,让人惬意而又安闲地享受美妙的读书时光。被重新利用的吊车梁与崭新的书架、老式横梁与现代化的设施相映成趣,这是一座有故事的图书馆,也是一座有历史沉淀的建筑。
“这是上海对口援建的文化项目,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采用‘建筑再生’设计理念,在青城造纸厂原厂房基础上重新设计建设的国家一级图书馆。设计尽可能保留了原厂房的构件和设施,包括原有的‘牛腿’、吊车梁,以及部分机械设备等。”都江堰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原青城造纸厂占地260亩,今天的图书馆是以造纸厂的铜版纸车间为基础建设而成。既保留了工业文明的城市记忆,又注入了精神文化重建的新内涵,是上海人民和都江堰人民历史、情感、文化的见证和延续。
充满回忆的厂区
如今成为阅读好去处
网友“墨渊”回忆,上世纪90年代以前,青城造纸厂是隶属轻工业部的大型国有企业,拥有职工1000多人,厂区和居住区紧紧相连,居住区就是一个小城市,吃、住以及休闲设施样样齐全,福利条件让周围人羡慕。
那时厂里还经常组织文艺活动,跳舞、看电影、观川剧,组织篮球比赛、春节游园等,工余生活丰富多彩;职工不但在一起上班,还住在同一个家属区,相互之间非常熟悉,就如一个大家庭,哪家有难事,大家都会伸出援手;厂里每天上下班要拉哨,伴随着响亮的哨声还有厂里的宣传广播,人们走进工厂、车间,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周而复始地编织着自己美好的生活与未来。
孙锡林自1971年开始就在青城造纸厂工作,据他介绍,2002年造纸厂停产后厂房被保留,改造成图书馆后,成为附近近五百名原造纸厂离退休员工日常休闲、娱乐、聚会的场所,也成了广大市民阅读的好去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都江堰图书馆供图)
原标题:保留的城市记忆 老厂房“再生”成图书馆
大观区委中心组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学习研讨会
全市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建观摩调度会召开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屹到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调研“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
淄博博山区博山镇:文旅融合 打造乡村旅游亮点
省督导组来菏检查农药安全生产工作
保留的城市记忆 老厂房“再生”成图书馆
望江提前谋划预防公路雪情
应城打击地笼非法捕捞行为
蚌山区工商联(商会)举办法律知识讲座
2018年“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禁毒宣教活动进校园
永寿深入开展项目建设高效落地年活动
市教育局在武鸣区召开县区学生资助业务档案工作现场推进会
宿迁老年学历教育班举行新学期开学典礼
市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会议确定方向 养老服务市场将全面放开
关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00至下午18:00鼓楼区杨桥路工程项目的停水公告
白坭镇2018西江文创节启动 超100场文体活动轮番上演
城市党报安阳论“道”镜头聚焦安阳之“美”
致敬坚守者 节日因他们更美丽
全力开展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工作
梅州市大观博物馆挂牌,将于9月21日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