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丽水模式”

  生态产品价值,可以定义为区域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多年来,丽水市全力践行“两山”理念,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算、调节、服务及文化、制度政策设计等方面先行探索,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肯定。
一、 改革背景
(一)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爱。2002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到丽水调研时,就由衷赞叹“秀山丽水、天生丽质”。 主政浙江期间,曾先后8次到丽水调研,尤其是2006年7月29日第7次到丽水调研时鲜明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并叮嘱我们“守住了这方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一定要走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今年4月26日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又专门点赞丽水,指出“浙江丽水市多年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进程指数、农民收入增幅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契机。2017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27号)明确在浙江、江西、贵州、青海等四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要求,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2018年5月2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上指出,要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三)丽水市从gdp到gep的探索。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对丽水作出“不考核gdp和工业总产值”决定,考核导向由注重经济总量、增长速度,转变为注重发展质量、生态环境和民生改善。五年多来,丽水市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功能布局、发展水平和工作特色,制定推行了促进绿色生态发展的全新考核办法,构建形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新体系,2018年7月,丽水市发布《丽水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资产核算研究报告》。
二、主要做法
(一)积极开展gep核算。包括构建丽水市gep与生态资产核算框架和指标体系;开展丽水市gep的功能量、价值量核算;以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为对象,核算丽水市各类生态资产指数及生态资产综合指数。
(二)积极推进生态资产保值增值。全市95.8%的区域列为限制工业进入的生态保护区,其中生态红线区占比达31.9%。制定了涵盖一二三产的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按照“园区外无工业,园区内无非生态工业”的理念推进腾笼换鸟。编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全面了开展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试点。
(三)充分发挥生态产品供给功能。依托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山区资源等天然优势,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供给功能,积极探索资源资产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林权改革”“河权到户”等首创性改革,实现从“卖柿子到卖风景”的转变。
(四)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功能。以生态核心区、高山远山、地质灾害点为重点,连续实施两轮“十万农民异地搬迁规划”,让位于生态。着力将绿色循环理念植入发展进程,利用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宜人的气候等天然优势,吸引环境适宜性企业落户发展。通过生态+、品牌+、互联网+, 深化全域旅游,做精“丽水山居”, 做大“丽水山耕”, 做强“丽水赶街”。
(五)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依托各县(市、区)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形成独具特色、各领风骚的优势特征,包括龙泉青瓷和宝剑、青田石雕、云和木玩与梯田等。通过农旅融合、城旅融合、文旅融合等理念,将丽水全域作为一个大花园,全力打造“慢生活、漫享受、寻乡愁”的世界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
三、改革成效
(一)量化“绿水青山”价值。“叶子变票子、水流变资金流”。 林权抵押贷款余额和总量一直占据全省一半以上份额居全国各地市第一,“河权到户”实现河道管理和河道经营的有机统一,已完成河道承包243条,承包人每公里河道增收达8000元以上。“农民变股民、资产变资本”。完成2727个村的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220万农民变成了“股民”。并实现了林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以及茶园、石雕、农副产品仓单、股权、农村水利工程产权等抵押贷款。全市涉农贷款余额908.6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50.75%,高于全国平均数30个百分点。“信用变信贷,村里变城里”。 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基本金融服务不出村。
(二)增厚“绿水青山”底色。目前,丽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4年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9年全省第一,生态文明总指数全省第一。境内水质达标率98%,饮用水合格率100%,水环境质量全省第一。每立方厘米空气的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2800个,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全省第一,各县(市、区)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区空气优良率93.2%,是全国空气质量十佳城市中唯一的非沿海、低海拔城市。最新统计显示,丽水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1.7%,位居全国第二。据测算,2017年,全市实现gep4672.89亿元,较2006年增加2576.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值率为86.7%。
(三)助力“两山”转换。2000年至今,全市共搬迁农民约38.1万人,全市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3.1%提高到2016年的58%。截至目前,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已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农民收入水平由2006年低于全国平均200元增加到2017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40元,是2015年的1.5倍。“丽水山耕”品牌价值26.59亿元,累计全市销售额达104.69亿元,产品平均溢价率超过30%。全市累计培育民宿农家乐3881家,实现年营业总收入增长30%以上。目前全市建设8200余个赶街村级电商服务站, 7个县入选全国电商百佳县,数量居全国第1。赶街模式还推广至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44个县。上市公司科伦药业并购丽水市所属龙泉市国镜药业,主要是因龙泉生态环境优越,降低了过滤器更换周期,系统维护费下降近60%。
四、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
(一)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核算模式。核算丽水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就是分析与评价丽水市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及其经济价值,gep共有 15 个核算指标,25 个核算科目。丽水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从功能量和价值量两个角度核算。先根据生态环境监测、水文监测和气象监测,以及统计数据,核算各类生态系统物质产品与服务的功能量;然后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旅行费用法等方法,确定生态产品与服务的价格;最后, 在各类生态产品与服务功能量核算与价格的基础上,核算丽水市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二)“河权到户”改革模式。“河权到户” 将村子的河道打包承包,以河养河,目前形成了股份、个人、集体、合作社等多种河道承包模式。通过厘清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边界,变政府治水为共同治水,同时将承包收入、渔业收入及工资收入,甚至多元的潜在溢价等交给农民,做到在最严格生态保护下的水利富民。
(三)品牌+电商模式。“丽水山耕”品牌是丽水市注册的全国首个含有地级市名的集体商标,以政府所有、生态农业协会注册、国有农投公司运营的模式,建立全产业链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电商化营销模式,通过“赶街”公司+村级电商服务站,借助网商平台,把农产品变成农商品,卖向全国各地。
(四)“三权”为主抵押贷款模式。丽水林权改革建立起来包含林权确权发证、价值评估、抵押登记、贷款发放、交易流转、司法处置、风险缓释、财政奖励等完善的制度体系,在政府主导下,通过人民银行发挥牵头作用,林业、财政、法院等部门全力配合,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共同完成。并发展成“林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为主的抵押贷款模式。
(五)农民异地搬迁模式。丽水市以生态核心区、高山远山、地质灾害点为重点,大力推动农民异地搬迁,既下山脱贫,又让位于生态,涵养环境。一大批山区农民搬迁至基础设施较好、产业相对发达的中心村、中心镇和县城,促进了农村人口集聚和城镇化发展,并实现“大搬快治”到“大搬快聚”转变。
(六)“审山审水审空气”的环境管理模式。率先建立了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探索健全自然资源产权、资产管理和监管体制。组织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订出台《丽水市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试行)》。
(七)农村金融改革模式。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信用县“四信联建”,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推进村级担保组织和资金互助社建设,着力解决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法律障碍和不良贷款处置难等问题;创建农村金融服务站,实现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县域全覆盖。
(八)扶贫改革模式。重点推进搬迁扶贫、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着重建立精准扶贫的技术规范体系。积极扶持壮大茶叶、食用菌、高效笋竹林等百亿级产业,打响了缙云烧饼师傅、云和师傅、松阳茶师等劳务品牌,实现来料加工在全市173个乡镇,2724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行股份化改造,实现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户为单位、折股量化到人,发放股权证,实行按股分红。
(九)全域旅游模式。把丽水当做一个大景区,促进旅游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农旅融合,走休闲养生路线,发展“丽水山居”民宿、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旅游项目,打造有机农产品、民俗演艺精品节目等;全市12家国有旅游公司启动旅游景区的资本化、旅游公司的实体化、旅游资产的证券化“三化”改革。 (市发改委)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学习新修订《预算法》专题培训工作
宿迁市今年将增设60个“四点半课堂”
天台经济开发区——“廉政三问”防风险
深化“六大行动” 扛起大城北崛起大旗
安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人员名单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丽水模式”
多地发生恶犬伤人这个季节要注意!
一河一湖一库 一景一品一韵
市委2018年第一轮巡察暨医疗卫生和脱贫攻坚领域专项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 张勇出席
大力支持科技创新 助推沈阳振兴发展
国际家庭日系列活动启动
百色市民营企业专题研讨班在上海开班
萧山:杭州传化公路港春节不打烊
“一把手”带头抓招商 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
盛兴大班的萌娃们体验“开笔礼” 点朱砂、写人字、读经典
南山区收听收看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广东开展“回头看”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
注意!9日12时起海口三港抗风8级以下的船舶停航
泰顺打造“村民办事不出村” 在外乡贤参事会成和事佬
永定区积极部署安排脱贫攻坚教育扶贫工作
广州市颁发第二批生猪定点屠宰场证书和标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