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为纳税人办理业务。图片由城区国税局提供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提出要降低征纳成本,提高征管效率,增强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围绕这一要求,我市国地税部门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强化税收业务合作,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整合资源、优化流程等,实现了服务、管理和执法水平的全面融合,真正实现了让纳税人进一个厅、到一个窗、办两家事。
今年1月2日,城区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正式投入运行,实现了由原来“一厅通办”到“一窗通办”的新突破。至此,城区纳税人办税不需要再分国税、地税窗口,所有涉税事宜都可通过双系统实时切换办理,实现了“走进一道门,办完税务事”。
如何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营造“六最”营商环境?这是近年来我市国税、地税部门一直在思考、破解的问题。为此,围绕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着力解决纳税人两头跑、成本较高等问题,市国税地税部门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强化税收业务合作,在共建办税服务厅、联合税收服务等方面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涉税业务一人通办
国地税合作不断升级
1月18日,我市某药店负责财务工作的赵女士来到城区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仅仅花了半小时就办完了所有业务,让她欣喜不已。
“以前,国税、地税的办税窗口少,到月底缴税或者每季度报税的时候,要排队等大半天。今天快了很多。”赵女士说。
“这得益于国地税的联合办税。”城区国地税办税服务厅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就我们城区而言,以前因为窗口有限,纳税人可能要等三四个小时才能办完业务,现在最多半小时就行。”
2017年3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省国税局、地税局在全省推行国税地税“涉税事项一人通办”联合办税专项改革,采取“国税局、地税局网络互访模式”,通过在办税服务厅设置国税地税业务通办窗口,国地税办税服务厅窗口人员互相授权后,同时操作国税、地税征管信息系统,为纳税人办理双方机关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管理、税收优惠、税收证明等业务,真正实现“一人两业务、一机两系统、一屏两界面”的国地税联合办税模式,解决纳税人在不同窗口重复排队办理问题,让纳税人享受更规范、更快捷、更经济服务。
此后,盂县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对一线办税服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交叉学习国地税业务知识,开展模拟操作,并作为试点,于2017年7月在全市率先推进“一人两业务、一机两系统、一屏两界面”联合办税模式。
2017年12月,市国地税部门以训代会,组织全市150余名办税服务厅窗口人员开展“一窗通办”业务培训。同时,做好窗口硬件设备安装和人员授权工作。
在此基础上,市国地税部门突破思维定式,统一办税地点和服务标准,结合各县区国地税办公大厅现有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联合制定了三种联合办税模式:一是共同建设联合办税服务大厅;二是国税和地税共同进驻一方大厅办公;三是国地税服务大厅互派人员同时办理两家业务。
按照这一思路,郊区国地税部门在区政府大力支持下,积极迎合“互联网+”新趋势,在我市率先共建联合办税大厅,在办税服务厅一层设置了办税服务区、等候休息区、咨询辅导区、自助办税区和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中心,二层设置6个综合业务窗口,共同进驻办理国地税部门涉税事项。城区国税局办税事项统一归并到原地税局办税服务大厅,设置16个窗口,受理国地税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税收优惠事项受理、税收证明等41项涉税事项。矿区国地税局一并归到矿区国税局办税服务大厅,平定、盂县和开发区等县区则在国地税服务大厅互派人员同时办理两家业务。
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让联合办税工作在短时间内显现出了其优势和成效,无需“两头跑”,办税更高效,省时还省力,获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的一致好评。
多元模式办税
提升纳税服务质效
为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纳税人办税效率,省地税局和省国税局优化升级网上服务平台,要求自2017年1月起,在全省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所有纳税人中推广应用。
“此后,我市国地税部门依托‘山西国地税网上服务平台’,大力引导纳税人实行网上办税,并配备专人负责咨询辅导,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种缴税业务。”市国税局征收管理科科长余利民说。
通过电脑浏览器,登录山西国税综合申报服务平台登录网址,录入纳税人识别号(社会信用代码)和系统登录密码后,纳税人就可以办理许多涉税业务。包括查看纳税人的涉税信息,如基本信息、资格信息、发票信息、申报信息、缴税信息等。办理申报缴税事项,包括申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及财务报表等;进行税务资格登记备案,如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企业所得税减免备案等;查询指定所属期的涉税风险信息;在线申请跨区涉税事项报告、变更税务登记、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等。
网上服务平台的应用,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办税服务厅窗口压力,在为纳税人减负的同时,优化了服务人员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了税务部门管理和服务效率。到目前,全市纳税人平台注册率为95.91%,位列全省第一,网上申报率达到97.49%,增值税专用发票网上代开率达到90.69%,跨区域经营事项报告比例达到100%。
除网上服务平台外,市国地税部门还推行了山西国地税网上服务客户端及手机端服务平台,实现了申报、缴税、代开、购票和查询等14项业务的掌上办理,使部分涉税业务实现了随时、随地办理。
依托集成化自主办税设备和网上办税系统,我市国地税部门还精准发力,建立了两个24小时自助办税中心。自助办税中心打破了传统窗口8小时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纳税人通过实名办税门禁系统身份证明验证,即可通过中心内放置的自助办税终端,全天候办理纳税申报、发票认证、发票代开、发票申领等业务。
至此,我市以人为本的多元化办税服务体系全面形成,最大限度地为纳税人提供便利化办税服务,切实减轻了实体办税服务厅的工作压力,使纳税服务工作质效显著提升。
联合推进税收服务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衡量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群众和企业更有话语权。为了让更多纳税人了解我市税收优惠政策,市国地税部门联合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有奖知识问答、“民营企业共话税收”活动、营改增政策大辅导等,推进税收政策全面落地,增进征纳双方的互动、互信、互谅,促进税企互相理解、交流心声。
推行实名制办税是税务机关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体现,对于转变管理方式、推进诚信办税、促进税收遵从至关重要。为此,市国地税部门全力推进实名办税信息采集,遏制发票违法行为,使纳税人和税务部门共享改革创新“红利”,有效预防了虚假注册、套票虚开等违法违规问题,净化了税收环境。
围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主题,市国地税部门联合建立了大企业纳税服务微信群,涵盖成员单位195家,通过微信群发布涉税相关信息108条,解答纳税人问题73条,日均入群交流达到52人次,畅通了税企沟通渠道,为总局千户集团、省级列明大企业及市级重点税源企业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服务。
此外,市国地税部门还与银监、工商联、中小企业局等部门搭建银税互动精准合作平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银税合作,扩大了银税互动受惠面,在改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营造了依法纳税、诚信经营的良好社会信誉氛围。2017年,银税互动为103户小微企业融资1.5亿元。
武陵区东升小学开展第六届少先队活动课观摩研讨暨辅导员培训活动
零陵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
隆林在南宁举办投资洽谈会 与客商代表谈合作谋发展
《中国人口报》头版头条推介流动人口社会协同“霍邱模式”
崇左市2018年旅游厕所质量等级评定结果(第一期)公示
国地税合作打造优质办税环境
鸡黍镇:暴雨过后环境整治正当时
何志中节前走访慰问送温暖
凝聚各方智慧力量 推动全市改革发展
向全市老年人致以节日祝福
麻城用本地“活教材”开展警示教育
襄阳城区中小学全部临时停课
巴中市城管执法局“三结合”大力防治环境污染
汕尾市民政局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做好灾后复产工作
怀化海事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入课堂
省水利厅来新沂检查黄砂禁采及船只处置工作
11种食物清理血管,让血管更年轻
曙光社区开展消防知识讲座
邵阳市新邵县城管执法局来永兴考察学习城市管理工作
宣恩两乡镇获评2016—2017年度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