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陶瓷艺术化
——记唐山亚中陶瓷艺术画苑总经理于卫红
唐山新闻网专稿 (本报记者 赵珺 通讯员 韩淑英)在唐山陶瓷文化创意中心的亚中陶瓷艺术馆内,摆放着数十件大器型骨质瓷釉中彩花瓶、座盘、大碗。只见其坯体轻薄,釉面柔润,水墨淋漓,彩墨交融。唐山亚中陶瓷艺术画苑总经理于卫红自豪地介绍说,这些都是陶瓷艺术大师的作品,经由亚中自行开发研制的骨质瓷釉中彩工艺,使得陶瓷精美的造行设计与绘画完美结合,此工艺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认证并已申请专利。
1980年,17岁的于卫红进入华美瓷厂工作,一直到2007年,企业效益不好,于卫红下岗了。于卫红的爱人也是做陶瓷的,经营着一家陶瓷厂,主要做陶瓷烤花、雕金,由于日用瓷市场竞争太激烈,在2006年改做艺术陶瓷。与陶瓷打了20多年交道的于卫红对陶瓷有经验、有感情、有想法,于是在下岗后一心一意的投入到艺术陶瓷的研究与经营之中。
于卫红不喜重复,不屑模仿,她始终觉得,没人走过的路才更加宽广。当时市场上几乎还没有大器型的骨质瓷艺术瓷,艺术效果好、保存年代更为久远的釉下骨质瓷艺术瓷更是一片空白,思虑再三,于卫红决定以此作为研究方向。
既然是没人走过的路,那自是充满艰辛和意外。制胎、制模具、烘干、烧干……一步步下来,每个环节都有或大或小的问题。好不容易把瓶子做出来了,请了画家精心画好了,进窑一烧,不是瘫了就是裂了,而且不是坏一件,一坏就是一整窑三四十件。那段日子,于卫红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心疼不已,“从原料到成型的瓶子,不管是普通工人还是艺术大师,一道道工序下来,倾注了多少人的心血啊。所以每次看到烧坏的东西,我都特别难受,觉得良心上过不去,对不起大伙儿的努力。”
摸索了近1年,2008年的唐山陶博会上,于卫红租了一个9平方米的展位,除了攒下的完好的作品,又挑了几件瑕疵小的,才勉强都摆满了。事实证明于卫红的眼光是准的,她首战告捷,收入了四五万块钱。第二年她租了4个展位,第三年8个展位,之后都是十几个展位。2015年陶博会上,5天她就卖了60多万元。
于卫红把亚中定位为大师绘画基地。一方面做好基础服务,力保白胎好、烧制技术好,烧制成功率从研制之初的二三成,提高到现在的9成以上,胎体光泽度强,画面颜色饱满,作品呈现出中国水墨特有的艺术效果,无论是釉下青花、彩墨,都在柔润如玉的质地中得到诠释;另一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尽量满足大师对材质、器型的要求,为大师提供最佳的展示平台。在这些陶瓷艺术大师的笔下,无论人物、山水、花鸟,都淋漓尽致的体现出陶瓷与绘画的艺术魅力。
但即使工艺日渐成熟,也总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不同批次的原料、春秋四季温度湿度的变化等,都会对瓷器产生影响。于是于卫红养成了经常去工厂的习惯,直接参与选瓷、包装等工作,通过每个细小的环节及时发现问题。
十年来,于卫红求新求变的想法从未变过,那种微妙而美好的感觉始终深深吸引着她。随着艺术瓷的研发慢慢步入正轨,亚中又致力于开发茶具、餐具、咖啡具等系列日用瓷,力求让生活陶瓷艺术化。
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来景考察
海南首批194人被艺术类院校拟录取 4人将上中央美术学院
翟方奇当选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
暖心!斑马线礼让行人 十堰女子鞠躬谢司机
《江西省湖泊保护条例》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
记唐山亚中陶瓷艺术画苑总经理于卫红
遂宁二中开展“四新”新青年主题评选
巡游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专项整治以来241名出租司机重新培训考试
项雪龙七一慰问老党员代表
中共凌源市第六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我市将开展系列活动纪念朱子诞辰888周年
“十一”小长假第四天5万人来荆州博物馆“打卡”
德城纪委监委提高办案质量对查否线索实行“三复核”
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奋发有为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台山基本恢复供水供电
南湖景区免费开放受市民盛赞
李油坊小学全体师生隆重庆祝中秋佳节 
中原银行新乡分行成功举办“新乡印象·南太行”城市印象卡发布会
“宜采商城”成交项目3821个
呼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委宣传部举行经济普查宣传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