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云生:用甜甜“山果”托起甜甜日子


昔日深山“ 野果果”,今朝城乡“甜果果”。听说会同县马鞍镇马鞍村有一山里汉子龙云生,不仅靠“信息高速路”让城乡群众吃到了大山里又鲜又甜的“山果”,还通过勤劳的双手把昔日的“山果果”打造成了脱贫致富的“金果果”。9 月21 日,记者慕名前往探访。
“最好最鲜的水果,不在市场,更不在超市,而是在你下单时它还挂在树上,”在马鞍村“云兵家庭农场”,老远就看见太阳底下一个壮实的汉子拿着手机在“山果”前“晃悠”。这人就是龙云山,他正在应客户的要求,通过手机介绍果实和基地生产情况。“现在山里网络不赖,村里的土货山货今早还在村里、树上,或许明天后天就出了山,到了远方。”据龙云山介绍,这些其貌不扬的“八月瓜”,最远的已经卖到了内蒙古、新疆。
“八月瓜,又叫八月炸,因八月果子成熟开裂而得名。学名叫三叶木通,本地人俗称牛茄子,这种果实具有行气活血、消炎利水的药材功效。同时它鲜香浓郁,富含糖、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游离氨基酸,这一上乘野生果品是新一代的食疗性水果。”龙云生一边打开话匣子,一边带领我们“参观”。
记者在现场看到,满目田地,竖满一人多高的小水泥桩,每根水泥桩相距约三米,高高低低爬满了藤蔓。一个个长条形或椭圆形的果子悬吊在细细的藤蔓上,有的还咧开了口,露出白白的鲜肉,它的形状、大小与茄子相似,常常三五成群,在叶丛中羞答答地“犹抱琵琶半遮面”。
“我种八月瓜,不只是因为它是果中珍品,更因为我是农民,我想摆脱贫困。”2014 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龙云生,因家里多病的父母看病要花钱,孩子学习生活要开支,生活的压力迫使他南下务工,“贫困户”的标签让他如鲠在喉。
“第一次在广东超市看见这东西,标价25 元一个,让我激动不已。这不就是我们山里的‘牛茄子’吗?我也能种!”龙云生说起自己与八月瓜的“无意邂逅”,让他自此对八月瓜“一见钟情”。当年,他就毅然回乡创业当“瓜农”。
没有技术,静下心下功夫查阅、学习;没有田地,先找些方便、便宜的田租;没有资金,申请扶贫小额贷款。“当时回来一说自己租田地种八月瓜的想法,许多人就泼冷水,先别说资金,就技术、销售这些,都是大问题,再说田地交给别人打理,怕滥施农药化肥,伤了土地命根子。所以只要交通方便一些的田地,大家都不太乐意出租。”龙云生回忆起当时窘境,略显无奈。
2016 年2 月,经过一年的沉淀,龙云生“软磨硬泡”,鼓足勇气以400 元每亩的价格租了些田地,加上自己的责任田,种上了18 亩八月瓜。
“我的八月瓜大都是线上销售。”2017 年9 月,龙云生第一批八月瓜上市。通过线上、线下立体销售,挂果当年就卖出500 多公斤果实,获利18000多元。2017 年底,龙云生脱贫出列。
2017 年年底,龙云生乘胜出击,一口气以逐年拨付租金的方式签下几十亩稻田20 年的流转合同。目前,龙云生“云兵家庭农场”规模达到50 余亩。
龙云生基地的八月瓜实行有机种植、“粗放”管理,果品媲美“天然”,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耐贮藏,产品卖到了浙江、河北、福建、两广等地。除去开支,今年预计可创收八万多元。
“现在农村外出务工多,请工不容易,更多时候是自己‘撸起袖子加油干’。”龙云生说,现在国家出台乡村振兴政策,农民和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乡村振兴为农民,乡村振兴也靠农民,他正积极准备向党组织靠拢,打算争取做一个新时代的新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特色产业绿色发展之路,做好属于自己的事业,积累成功经验后,逐步扩大经营规模,丰富经营项目,创造更多用工机会,吸引更多人回乡。(本报记者 杨智伟 通讯员 何乐川 朱毅)

“中国钟表陀飞轮手表制造(丹东)基地”通过考评
多种情况下可一键@110报警 警情证据实时留存
王忠林调研中央商务区建设工作
任学锋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及省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
市住房局推进公租房预分配家庭安置入住工作
龙云生:用甜甜“山果”托起甜甜日子
云南深化政治巡视 把脉问诊政治生态
儿童医院公布2017年大数据报告:哪些病容易缠上娃?
全省公安局长座谈会暨基层基础建设攻坚战推进会在青召开
【民宗】怀远县召开基督教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学习会
提升家庭生活品质 萌宝齐聚海南国际孕婴童产业博览会
市质量技监局赴长宁区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局)调研
泸州市获“中国酒城-泸州”称号
市委第三巡视整改督导检查组到饶河县督导检查工作
梅陇浅沙村道竣工通行
考生持准考证免费乘公交 500辆公交出租车免费送考
渡头塘镇召开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暨帮扶“三化管理”工作培训会议
石门三完小:县党、团、群志愿者爱心牵手迎六一
滨州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公告
苏仙区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