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定期开展特色活动
学校的阅览室全天候向学生开放
本报东乡讯 (乐欢 王倩)近日,笔者来到东乡区荆公小学校园内,同学们迎来了每周三的“经典诵读”活动,整栋大楼都是爽朗的读书声。近年来,该县大力开展创建文明校园工作,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建设“书香校园”等活动,着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目前,东乡三中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荆公小学荣获首届“江西省文明校园”称号,文明之花在东乡区各校园内逐渐绽放。
荆公小学,以经典诵读为办学特色,致力于传承荆公精神,打造文明书香校园。穿行在该校各个教学楼中,每一条长廊、每一个楼梯口,处处可见有关“孝道”“安全”等文化布置。该校自编了《经典诵读》《好习惯伴我成长》等校本教材,并开设校本课程,通过举办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等活动打造书香校园;充分发挥少先队作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各自的特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主题活动;定期开展广播操、集体舞、书画创作、手抄报、文明班级评选等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校的阅览室全天候向学生开放,许多学生为了能在阅览室里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往往都会提前来到学校,五年级的黄宇涛就是其中一员。“我们每周都会有两节阅读课,但是我们觉得还不够,所以在课间、下午上课前,我经常会来到阅览室。同学们还会把自己的阅读心得写在书签上夹在书里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共同学习。”黄宇涛对笔者说。
据了解,该校利用家长学校平台,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培训会等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系统;定期举办田径运动会、六一汇演,结合“重阳节”“母亲节”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教育,开展“爱心助残”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奉献精神。该校采取多种有力举措,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师基本功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教案评比、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比武,全方位打造“活力课堂”。
在“全国文明校园”东乡三中,偌大的操场没有一片纸屑,长长的楼道不见一点污迹;一声声“老师好、校长好”,既情真意切,又爽朗大方;学生寝室被褥、洗漱用品等摆放得整齐如一;放学时一列列整齐的红领巾路队,使热闹的校园显得井然有序……该校狠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行教育模块化、序列化,让思想教育有序推进。全体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新生的入学教育,毕业班的责任教育、理想教育,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都是该校为学生精心准备的精神大餐。该校一改零散的、家长叮嘱式习惯教育,建立了系统、科学的习惯教育体系,把习惯教育与学生的心理认知、年龄特点结合起来,每个学生在什么年级、什么年龄段需要培养什么好习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校中建家”的全新留守儿童教育模式是该校另一张办学名片。东乡三中建立了全国基础教育学校的第一个专门处室——留守儿童教育中心,对留守儿童进行统一教育和管理,集中编班,让留守儿童没有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该校构建了以“非考试科目管理、社团建设,‘五个一’素质大赛”为主阵地,从课堂到课外,从整天推进到个体发展,从大型比赛到日常展示,全方位、多渠道的立体素质教育平台。学校的发展,不仅要有好的生源,还需要好的教师队伍。该校创立了双核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向课堂求效益,于课改求发展”,如今已成东乡三中各科教师的共识。在东乡三中,“双核”课改成为常态,创新教学成为主动。
如今,文明之风吹遍东乡区各学校,文明之花绽放在每位师生心中。徜徉在经典文化长廊,笔者与学生们一起浸润在浓浓的文明氛围中……
我市十人入围全省百名“福星”“孝星”奖
方城七峰山新增水上体验项目
揭阳五人足球城市赛拉开战幕
荆州城区殡葬基本服务收费标准下调已减免43万元
恩施市六角亭街道办事处拟选调人员公示
文明之花开满“园”——东乡区创建文明校园纪实
2018年慈善公益活动即将启动
首届浙闽龙头山杜鹃花节在松溪举办
省督导我县 “三医联动”和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
嵩县一农民家溜进一条双头蛇!
市委办公室启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专题活动
石门县六完小召开实习教师总结会
鄂州首批23名网约车司机有了“合法身份”
女委员高晓笛履职记 用无声的方式为残疾人代言10年
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经验推广会召开
谭成旭会见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社长栗山年弘
聚焦问题抓整改 创先争优强服务
禅城每年投3000万元扶持文化产业
晒家训 传家风193:“趁着她身体好,牵手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