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木兰溪是我省“五江一溪”重要河流之一,也是莆田的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对木兰溪防洪问题高度重视,曾来到木兰溪现场调研并参加义务劳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动员引导全市上下进一步治理好、保护好木兰溪,全面提升木兰溪流域水质,湄洲日报今起开设《多彩木兰溪》专栏,从人文历史、防洪工程、源头保护、水质提升、景观带建设等方面,组织记者深入采写,多角度、全方位讲述历史上治理木兰溪的故事,反映全市上下持续做好木兰溪保护和治理的举措,展现木兰溪在新时代的新变化和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
香山宫外的杜楦林中,陈列着钱四娘等24位治水功臣石雕像。湄洲日报记者 蔡昊 摄
走进壶公山麓、木兰溪畔的新度镇青垞村,沿着一条水泥路上山,大约2公里处,一片高耸挺拔的杜楦林掩映下,一座古朴的香山宫古殿里,供奉着900多年前的一位治水女杰。
她是修筑木兰陂的先驱钱四娘。穿透千年时光,钱四娘上善若水的大爱精神,在莆田代代相传,成为木兰溪治理史上的一段佳话。
盛夏时节,正值全市上下掀起木兰溪流域水质提升攻坚热潮之际,记者深入探寻这位治水女杰的故事。
■变卖家产 筑陂治溪行大爱
翻开莆田地图,在这片古府新市的热土上,发源于戴云山脉余支笔架山的木兰溪,从仙游西苑穿过莆仙广袤大地,至三江口注入兴化湾,也造就了莆仙大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自古以来,滔滔木兰溪水哺育了兴化儿女,却也因随之而来的洪涝灾害,在这片大地上留下了复杂的情感和记忆。古时,受海潮顶托影响,木兰溪溪水经常泛滥成灾,给沿岸人民带来灾难,当地“只生蒲草,不长禾苗”。
“据资料记载,最早发起建木兰陂的是宋代长乐女子钱四娘,她不惜携万贯家资建陂治河。”市图书馆副馆长张翔介绍,钱四娘从广东扶送父亲灵柩回乡,路经莆田时,恰逢木兰溪洪水泛滥成灾,灵柩被阻难行。钱四娘从当地群众处了解到木兰溪“晴天三日旱,下雨三天涝”,年年祸害百姓,便产生了来木兰溪建陂的念头。
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钱四娘毅然变卖家产凑足十万缗来到莆田,选择今樟林村附近的将军岩前垒石筑陂。“一个年仅16岁的女孩子,放到现在不过是还在读书的年龄,却有那样的壮举。”张翔感慨说,莆田的父老乡亲被钱四娘的义举感动了,纷纷从远近赶来投入建陂工程,大家有钱出钱,没钱出力。
如今,莆田民间还流传着“抓也十八,捧也十八”的故事,说的是钱四娘每天用竹篓盛钱,按每天十八文让民工自取,结果不管是抓或者是捧,钱数都是十八文。“实际上,大家被钱四娘变卖家产来莆筑陂的精神所感动,自然不愿意多拿一文钱。”张翔说。
经过3年的紧张施工,陂身工程终于告竣。一天,上游突然山洪暴发,冲毁了陂身。目睹多年心血毁于一旦,钱四娘悲愤难抑,纵身跳进滚滚洪流。此时,她年仅19岁。第二天,在离陂不远的沟口(今渠桥沟口村)小山脚下,人们找到她的遗体,抬到3里外的山上埋葬。当时,她的面容还像生前一样,浑身散发出花香,方圆数里都能闻到。从此,这座山就叫香山,山上盖的庙叫香山宫。
■接力建陂 木兰蜀堰两丰碑
当地村民中还有一个传说,当钱四娘的遗体被抬往山上的路中,她的鼻血滴在地上。不久,在那些滴血的地方,竟长出一片杜楦树,树干宽达几尺,郁郁葱葱,且树心是红色的。如今香山上共长了近千棵杜楦树,这在全省较为少见。
由于钱四娘有功德于百姓,宋朝廷敕封其为“夫人”,俗称钱夫人,后又加封为“妃”。宋代状元、大理寺少卿吴叔告赋诗盛赞:“将军岩下吊钱娘,协应祠前献瓣香。生已开基留胜迹,殁犹呵护现灵光。金挥鼓角波涛险,骨窆香山草木芳。济济功臣皆后进,不妨女士庙中央。”
“据史料记载,木兰陂的建造并没有因为钱四娘的逝去而停滞。相反,她的事迹感召后人前赴后继。” 南北洋海堤管理处主任吴俊伟介绍,钱四娘的同乡林从世又捐家资十万缗,改在下游温泉口筑陂,但同样由于选址不当,刚建成即被海潮冲垮。
莆田两次建陂失败惊动了朝廷,适逢王安石大力推行《农田水利法》,木兰陂建设迎来历史机遇。公元1075年,侯官(今闽侯县)李宏应召主持重建,在精通水利的僧人冯智日帮助下,总结两次失败的教训,选址在溪面宽阔、水流缓慢、溪床岩石亘连的地方建陂。经过8年艰苦奋战,垒筑了数万块巨石,大陂终于公元1083年建成。(下转a2版)
这是一座先后历经20年、3次筑陂的民生工程,是东南沿海拒咸蓄淡的典型工程代表。900多年来,木兰陂默默哺育着莆田人民,还孕育了莆田文化。”吴俊伟说,至此,泛滥的洪水如同被拉住辔头的野马,变得温顺驯良。明朝莆田进士林俊写诗盛赞“木兰蜀堰两丰碑”。
1962年秋,郭沫若先生在游览木兰陂后,写下“清清溪水木兰陂,千载流传颂美诗。公而忘私谁创始,至今人道是钱妃”“双手捧钱仍十八,四良惠德感人 。拼将一死酬劳役,日有长悬照此心”等诗句。
木兰陂的建成,彻底改变莆田南北洋平原以往“只生蒲草,不长禾苗”的状况。历经近千年的风雨,木兰陂至今仍发挥着排涝、蓄水、引水、挡潮、灌溉等水利综合功能,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为莆田人民抵御自然灾害,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给兴化儿女留下一道厚重的历史景观。
■建殿供奉 后人传承正能量
香山宫四周树木葱郁,环境清幽。作为钱四娘纪念地,古殿内供奉着钱四娘,其塑像基座下有一块墓碑。这里还供奉着莆田历史上24位水利功臣画像,殿外陈列着这24位功臣的雕像;莆田人民的好县长原鲁山因组织建设东圳水库也在其中。如今,香山宫不仅成为附近青垞村、沟口村村民文化休闲的好去处,也吸引着四方民众前往参观纪念。
年近八旬的王瑞玉是土生土长的青垞村人,和其他老人一样,每天都来到香山宫,参与香山宫的日常事项。“钱四娘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说,没有她的大爱治水,就没有我们现在肥沃的农田和幸福的生活。”王瑞玉感慨说道。
在香山宫古殿旁,一座高大的新殿主体已经修建完工,目前正在进行配套设施的完善,预计今年10月全部完工。新建的钱妃圣殿里,供奉一尊由整块汉白玉雕成的3.13米高的钱四娘圣像,还有林从世、李宏、冯智日等6尊雕像,以此纪念历史上治理木兰溪的英雄。
“每年我们都会举办纪念活动,弘扬传承钱妃的正能量精神。”香山宫钱四娘祖殿董事会负责人陈炳炎告诉记者,今年国庆节前后,将举行第四届“钱妃文化节”等祭典活动,今后还将打造成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旅游观光圣地。(湄洲日报记者 许爱琼 )
永吉县教育局党委召开2017年度教育系统支部(总支)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竦坑:巍巍青山寄忠魂
2018年第二季度“四川好人榜”名单在眉山揭晓
“最美读书声”获奖名单出炉,快来看看有没有你!
高平中学举办“相信榜样的力量”公益巡讲活动
【多彩木兰溪】钱妃大爱至今传
曾都区聚奎门学校开展青年教师书法培训
绿色发展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组织部精准帮扶 贫困学童获关爱
祖国发展我成长 ——香花四小开展国庆节德育实践活动
市领导到舟山看望黄冈舰官兵
复兴区百家村街道总工会率先开办“儿童暑期托管项目”
泰州市农业委员会关于评选推荐2017年度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监管站和先进个人的通知
全国首家“妇幼健康书屋”落户志丹县
产业集聚发展带来福音 家门口就业告别背井离乡
石家庄市巡视巡察整改暨“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整改“回头看”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召开
政协周口市川汇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胜利召开
老年人打乒乓球太吵 小区业主要求拆除违建公共球棚
[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启动2018年国有企业巡察工作
王胜主持召开市政府六届二十二次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减证便民”及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常态化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