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添“新翼”——怀化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纪实之三


“将高科技产业与脱贫攻坚结合,发挥科技引领的力量,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正是目前怀化努力的方向,用科技促脱贫,怀化走在了武陵山片区的前列。”这是科技部专家对怀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创国家级高新区进行评审时的评价。
一个是显得“高大上”的“科学技术”,一个是需要“下苦功”的“脱贫攻坚”,怀化用了怎样的“秘方”将二者结合,能够让科技部专家为之点赞?
带着疑问,记者走进怀化高新区,以期解开脱贫攻坚路上的“科技密码”。
科技“接地气”——添“就业之翼”
在怀化高新区的湖南乔伟生态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来自中方县的贫困户阳邵武正在生产线上制作一种叫做“儿童房无醛板”的板材,作为一名普通的操作工人,如今他一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
同时,园区有的高新企业将生产车间直接开在了村里,贫困户可以实现“家门口”就业。
操作难度不高但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公司的招工倾向园区周边的贫困户,扶贫“接了地气”,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贫困户有活儿干,解决了低收入的问题,一举两得。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高新技术的发展是“扶优扶强”,而脱贫攻坚的关键是“扶贫扶弱”,两者如何联系,最关键的纽带就是企业。怀化高新区企业的发展,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增加就业。
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现有员工1200余人,用工缺口尚有500余人,二期投产后可新增就业1000余人,扣除“五险一金”后,人均工资可达3200元左右;湖南海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季节性生产,可为1500余名农村冬季赋闲劳动力就业创收,人均月工资达2000多元……
如今怀化高新区的注册企业有210家,开工投产企业82家,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7000余个,各个县(市、区)工业园都有很多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企业,辐射周边地区、解决贫困户就业的能力可见一斑。
“宝贝”大升级——展“技术”之翼
橘子、梨子、黄桃等水果,如果应季销售,需要面对的问题一是容易遇到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收入,二是不易保存,没有冷链物流的保证,就会坏掉从而降低实际销量。但如果将这些水果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加工,价格和销量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产品的附加值也随之升高。
怀化高新区海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年产3万吨“茹果”牌系列果蔬清真食品罐头及果干,做的就是这样的“升级”处理,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目前国内市场营销网络遍布20多个省市自治区。
“这几年,海联食品跟我们种植户签订了收购合同,柑橘销售的问题解决了,现在我在海联食品厂生产线工作,每月还能拿到几千元工资,心里很满足。”怀化高新区海联食品罐头厂工人、中方县桐木镇柑橘种植户潘利丽高兴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海联食品有限公司大力实施产业扶贫计划,在产业扶贫的路上,已经让周边乡镇的106户贫困户脱贫直奔“小康”路。
传统农业卖原始农产品,而现代农业卖的是附加值,附加值从何而来,靠的就是科学技术。
“北有柑橘南有梅,西有黄牛东有鹅”,怀化作为农业大市、“百果之乡”,可谓遍地是“宝”。“宝贝”如何升级,就是在农业发展上一直坚持走“名、优、特、科、高”产业发展之路,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等产业,加快精准脱贫步伐,从而助推农业发展方式变革,助推农业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作为林业大市、中药材之乡、水果之乡的怀化,分别与林纸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绿色食品产业深度融合,怀化“宝贝”升级的计划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且各具特色。
未来“飞更高”——生“多彩”之翼
“园区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怀化高新区负责人侯小平说,“想要飞得更稳、更高、更远,还得想更多的办法。”
产业助推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也是近年来全国贫困地区正在大力实践的一种新型扶贫方式。农业向绿色、生态方向发展已是必然,“绿色”“生态”如何落地,怀化高新区正在下一盘“大棋”。
高新技术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和医药加工产业园“三园同建”,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如今,以骏泰科技为主的林纸产业,以正清制药、天骑科技、龙源药业等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娃哈哈”“汇源”“海联食品”等全国驰名品牌为核心的绿色食品产业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已初步形成。
在中方县桐木镇,有着上万亩的葡萄、蜜橘基地,到了丰收的季节,农户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因为早就与海联公司签了收购合同。
立足“三农”的产业扶贫计划,已经成为园区众多企业的主要扶贫模式。发展产业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实行保底价收购农产品,农民增了收,贫困户脱了贫。
目前,园区依托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10家农业龙头企业,围绕油茶、超级稻、苗木、蔬菜等产业已经建立了20余个现代农业基地。
派出企业的技术员、农业科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的技术指导,组织大型的技能培训,让贫困户掌握实用技术,怀化高新区为实现真正的“造血式”脱贫正不懈努力。
“培育壮大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聚集区建设升级、解决贫困县农业支柱产业科技支撑、为农业产业扶贫提供科技人才等方式,是我们科技促脱贫的主要方式。”市科技局副局长陈涛说。
就业解决一批、技术升级引领一批、建设基地吸纳一批、开展培训带动一批,怀化高新区助力脱贫攻坚的“科技之翼”显得“五彩斑斓”。
此前,整个武陵山片区内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尚属空白,怀化立足独特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把怀化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在湘鄂渝黔桂五省边区和武陵山片区打造出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地,对于进一步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促进五省边区和武陵山片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创新的时代赋予了怀化高新区神圣的使命,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布局湖南“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大格局,以“一极两带”和“一个中心、四个怀化”为引领,怀化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多样的园区建设给了脱贫攻坚更多的可能。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搭建对接平台,助推精准扶贫;完善创业平台,引导返乡创业;坚持定向培养,拓宽就业渠道……怀化高新区正在成为整个怀化乃至整个武陵山片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引擎”与“加速器”。(记者 朱帅 通讯员 吴湘怀 戴欣)
【 相关链接 】
追“高”逐“新”成大业——怀化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纪实之二
筑梦“国家队”——怀化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纪实之一
怀化日报评论员|升级即开局 风起再扬帆

深圳北站迎客流返程高峰 开设绿色通道方便旅客换乘地铁
老人大年初一走失 沁水交警辗转将其送回家
推动全球创新 应对世界挑战——迄今最大规模“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在即
张兆江在通州区调研“三农”工作 要求:聚焦重点 追赶超越 高质量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云霄火田镇:做足“水”功夫,祛“绿魔”,修水利
脱贫攻坚添“新翼”——怀化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纪实之三
乐至 :荣获“中国宜居乡村典范县”称号
保持原生态建设整合资源灵活发展
中秋假期第一天 贵州有17个景区游客接待量过万
我市今年计划实施105个重点项目
黄冈市启动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
文化和旅游部提示:广大游客汛期开展山地旅游要时刻绷紧安全弦
2018江西省暨鹰潭市科技活动周举行
赵虎镇网格员全天巡查麦收火灾“零事故”
铁路:省内车票较宽裕;航空:热门航线有余票
五通桥区举办庆祝建党97周年文艺演出
中原银行开封大梁支行积极开展外拓营销
宿迁“金牌放映员”谷亚庭组建文艺宣传队义务演出
望都县关工委和爱心人士邝秀兰资助贫困学生
诸暨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