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辑寄语
田应明
劳动,是指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可以说,人类一切美好的成就和理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物质层面如此,精神层面如此,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概莫例外。
劳动节,这一源于十九世纪芝加哥工人为争取实现每天八小时工作制举行大罢工而诞生的节日,自它存在之日起,就一直闪烁着美好人性的光芒,崇高而伟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世界、全人类正一步步地走向盛景。因为劳动,蛮荒无序、险象丛生的环境变得天蓝地净、舒适安宁;因为劳动,茹毛饮血、弱小无助的人类成为世界主宰、万世流芳!回想来时之路,我们确要由衷感谢头顶的星空,感谢脚下的大地,感谢造化的神奇,让春夏秋冬清晰地轮回,而更要骄傲的,是人类自觉的劳动意识,它使我们永不停歇,日臻完美。
在劳动中,大家挥洒汗水,遇挫弥坚;在劳动中,彼此相扶相助,携手前行。今天,我们又迎来了这个弥足珍贵的节日,因为我们知道,有了它的伴随,一切的美好就会如影随形。
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节日,团结报社的记者们深入到全州各个火热的劳动现场中,以自己的劳动状态去用心对应多样的劳动状态,在本质上,我认为这是完全令人称道的一致。同时,本报以连版的形式将我社记者们采集到的内容推出,目的是想以这样的方式为劳动节欢呼、向劳动者致敬。
劳动,让美好更近。对此,我笃信不疑。
4月27日拍摄的湘西机场建设现场。杨贤清 摄
4月27日拍摄的湘西机场建设工地。杨贤清 摄
4月27日拍摄的湘西机场工地管理者郭丰在指导施工。 如果组织不当,这边的路挖断了,那边的机器还没有出来,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郭丰说到。杨贤清 摄
湘西飞机场工地管理者郭丰:但愿老天少下雨
文/欧阳仕君
“冬天怕冰冻,平常怕下雨。”最近的湘西,隔三差五就下一场雨,令郭丰特别着急。
他是湘西民用机场试验段工程的生产副经理,无时无刻不担心着工程进度。“土石方工程最怕雨,路面打滑山上的料就下不来。”他说的料,是土石方。
湘西民用机场试验段建成之后是机场的生活区及生活附属区,面积约有1000万平方米,每天要处理10万方的土石方。如果因为雨季影响工期,对整个机场建设也会有较大影响。
正常作业的情况下,郭丰要管理3个土石方队,2个强夯队。他算了一下,接近300号人、300台机器。施工组织安排是重大考验,如果组织不当,这边的路挖断了,那边的机器还没有出来,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按照合同,6月份试验段就得完工,郭丰最大的愿望是:“愿老天少下点雨吧。”
4月28日拍摄的湘西高铁站建设工地。杨贤清 摄
4月28日拍摄的湘西高铁站建设现场。杨贤清 摄
湘西高铁工地工程师薛昌汭在与同事按图纸组织施工。那一段建桥,那一段修隧,那一段需要填实路基,薛昌汭需要全面把控施工。杨贤清 摄
湘西高铁工地工程师薛昌汭: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
文/欧阳仕君
“是整个中铁上海局所承接的工程中,条件最艰苦的项目。”这个共识,是中铁上海局张吉怀铁路七标一分部三队对他们所承接的张吉怀高铁吉首标段的判断。中铁上海局张吉怀铁路一分部三队管段总长7.6公里,涵盖万溶江特大桥、立新村隧道等八桥五隧,以及吉首东站站场工程。
“第一天到这里的时候,脑袋都懵了!”该项目队总工程师薛昌汭说。
这个标段,却对薛昌汭意义非凡。这是他担任总工程师的第一个项目,也是他第一次进入山区作业。连绵的群山、无处不在的岩溶地质、匮乏的路网,令习惯了平原和城市作业环境的薛昌汭一时手足无措。
“平原的工程好做,一马平川,大临设施选址修建较为简单,到山区就不一样了,有桥有隧还有路基,全部要统一规划,做到永临结合。”即使最简单的施工便道问题,在这里都成了难题。
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薛昌汭用上了百倍的心思,自去年9月份来湘西,他几乎每天都要加班。虽然知道附近有不少风景名胜,他也没有时间去看看,“哪里都没有去过,乾州古城是距离项目最近的景区,也只是路过。”
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这半年,薛昌汭自认为各方面能力,尤其是施工组织能力提高不少。他深有感触地说:“把这个工程干完了,公司人才培养也到位了,以后遇到什么工程都不怕了。”
4月17日拍摄的凤凰古城文化旅游转型示范工程 “南华里”建设现场。杨贤清 摄
塔吊司机刘强在作业。杨贤清 摄
塔吊司机刘强:欣赏凤凰夜景,是塔吊上最快乐的时光
文/欧阳仕君 周胜军
刘强从事着一份孤单的工作。
他工作在5层楼房之上——40米高的塔吊上。同一个地上,有两台塔吊,两者相距百米以上。而他与其他工人的距离,横向相距至少10米,纵向相差一个楼层以上。
他所在的工地,是文旅项目南华里,这是凤凰古城文化旅游转型示范工程。工地上,其他体力劳动者常天南海北地聊天,以消除疲乏。刘强与他们的联系则靠一台对讲机,而且只在工作需要的时候才用。
每当感到疲乏的时候,他会走到仓外的阳台上伸展手脚。阳台,是仅容两个人站立的狭小空间。通常要在局促的塔吊操作仓工作一个小时以上,他才会选择这样做。站在阳台上,是他工作中最轻松的时刻。他说,最快乐的时候,是夜幕即将降临,沱江两岸的灯火已经开启,而他一天的工作也即将接近尾声。这个时候,他站在阳台上望向沱江方向,“凤凰的夜景真美”。
4月27日拍摄的矮寨悬崖栈道,游人络绎不绝。杨贤清 摄
4月27日拍摄的矮寨悬崖栈道下,通往德夯景区的旅游公路似一条银白色的丝带,飘在绿水青山间。杨贤清 摄
4月27日拍摄的矮寨悬崖栈道安全员石立明在悬崖栈道上巡逻。石立明时时提醒着拍照的游客拿好手机,山里已经有好几部手机了,石立明跟游客笑着说到。杨贤清 摄
矮寨悬崖栈道安全员石立明:游客眼中的风景
文/欧阳仕君
站在500米高的悬崖栈道上,安全员石立明并不太留意眼前险绝秀丽的天地奇观。从栈道上看过去的矮寨风光,与平常并没有多少不同。这是他从小看到大的风光。
1500米的栈道上目前有17名安全员,大多来自山下,与石立明同一社区就有四五个。安全员工资不高,但上下班有班车接送,一日三餐由公司安排,加班有加班费,误了班车还有10元钱车费补贴,“大公司、规范。”石立明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此前,他以打零工为生。
安全员需要一定的体力,8小时的工作时间内一直在栈道上巡逻,累了就轮流休息10来分钟。巡逻中,他们的主要工作有三件事:劝止游客吸烟,防止小孩爬上护栏,提醒老人防滑。
每天,看到数量庞大的游人涌向栈道,石立明就很高兴:“早几年就这么搞,我们早富起来了!”
弟弟石立岗跟石立明一样,也在景区工作,在矮寨特大悬索桥做保安 。栈道开通以后,矮寨奇观景区的游客量出现了数量级的变化。这两兄弟感受都非常明显。他们意识到,家乡的发展已与景区融为一体。
当穿着制服的石立民认真工作时,他也成了游客眼中的风景,成了“长枪短炮”追逐的对象。不过,他可能还没有意识到。
4月24日拍摄的吉首影视大厦酒店前台屈邵辉在为客人办理入住登记。杨贤清 摄
酒店前台屈邵辉:成为自己人生的一道风景
文/阙志明 欧阳仕君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每当客人走进影视大厦酒店,通常第一个打招呼的都是酒店前台屈邵辉。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她面部不时露出一丝谨慎。
她才19岁,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工作不到一年。
“屈邵辉就像一张白纸,需要很多锻炼,但已经很不错了。”部门主管说。
屈邵辉身高一米七,本地女孩中少有。“我们选她作前台,不仅是看她的身高,更是看重她的工作态度和品质。”站到前台之前,屈邵辉在客房部做过一个月。正是在客房部表现出来的自律和认真,让她脱颖而出,从而走到前台。前台是整个酒店的“中枢神经”,需要极强的协调沟通能力,更需要细致认真的态度和诚实守信的品格。
前台的背后有一把木椅,屈少辉只有在办理收银手续时才会坐下几十秒,而后又会迅速保持站立和微笑的姿态。这样的站立,已成为她人生的一道风景。
常德康复医院开展“学雷锋 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
乐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召开“一窗受理”工作部署暨业务培训会
为上饶3名学生扶起路边老太点赞!校方将通报表扬
贵阳白云区“数智小区”亮点多
奋斗新时代点亮太原城我市举行“时代新人”大会
劳动,让美好更近
市中心医院被评为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
利州区规划国有建设用地确保土地高效利用
聊城市首届十佳文明驾驶员、站务员接受表彰
“和捍东一起学雷锋”被命名为嘉兴市首批示范性机关服务品牌
重庆九龙坡、巴南等地事业单位公招64人 部分岗位本周可报名
意大利政府宣布北部灾区实施12个月紧急状态
赣版书籍亮相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
梧州一团伙涉74起刑案 放高利贷获利1亿多元
走出培训误区 回归教育本真
佛冈县今年将启动多项青少年教育活动
万里走单骑 宣传无偿献血
天长利用废弃农作物作燃料发电
卢龙县交通局:保证高考期间学生运输安全
合肥男生收到安徽首封高考录取通知书 来自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