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令顺:为合肥这座城市筑起“安全堡垒”

  合肥在线讯(记者 王旭)在城市化加快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故障率频发的背景下,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是城市公共安全技术领域的重要任务。
  在合肥,有一个人带领着一个团队正在从事这项工作。他就是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研究员许令顺。
  许令顺主要从事城市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安全运行监测相关的研究和建设工作。承担了科技部十三五重大研发计划、国家973子课题、科技部02专项等项目。完成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二期设计。
  “2015年8月,我们团队开展了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项目一期的建设工作。2016年12月,项目顺利验收。目前,系统运行良好,成功预测了5起燃气泄漏事故和2起供水漏水事故。”许令顺向记者介绍,去年3月,项目二期全面开展,建设范围覆盖了合肥市主要的燃气管网、供水管网、排水管网和热力管网。技术成果已经在省内的合肥、淮北和马鞍山以及省外的乌鲁木齐、福州和佛山等城市安全管理中得到应用。
  据介绍,我市已建成51座桥梁、822公里燃气管网、739公里供水管网、254公里排水管网、201公里热力管网等检测管廊,检测里程超过2200公里。
  在监测中心,记者可以从演示屏幕上看到布控点的实时监控画面。“我们这里和公安、交警、供水、燃气等单位实现了互联互通。遇到紧急状况时,这些合作单位就可以第一时间获取预警信息,及时派遣工作人员前往一线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许令顺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系列模型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用于对监测数据的分析。
  许令顺告诉记者,通过监测数据的变化,将有效实现对燃气、供水、路面塌陷等风险预警和危害范围预测的功能。每天采集数据多达50亿条。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集成,不仅可以实现应用软件系统快速、可靠运行,而且可以用三维可视化直观展示。
  以监测城市生命线的运行状态、异常状况和风险隐患为目标,许令顺和他的团队突破了监测设备运行环境复杂、供电困难、信号传输不稳定的技术难题,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创新了城市管理模式。这项技术成果获得了安徽省经信委的首台套重大装备认证和清华大学年度十大创新产业荣誉。

厦门今起进入休渔期 预计贝类将填补一部分市场需求
关于2017年1-9月份全市商务运行情况的通报
南通与苏州间再添一条过江通道!从这里跨过长江…双向六车道!
2017年东兴市经济社会取得良好成绩
乾州派出所迅速抓获“香烟大盗” 追回被盗各类高档香烟50余条
许令顺:为合肥这座城市筑起“安全堡垒”
知识讲座进社区,增强居民健康意识
市园林局机关党支部第一党小组召开专题学习会议
永康年轻干部攻坚一线淬炼成长
市食药安委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 王诚出席
十届赤坎区纪委三次全会召开
郊区卫计局开展卫生监督工作培训
我县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第二阶段行动
荷兰老首相科克逝世享年80岁 曾因“紫色内阁”创纪录
绍兴饭店绍兴饭店改扩建项目-地毯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CGSHZJ-2017-N001494)
孝昌渔业春投春放如火如荼
市政协党组传达学习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第119次常委会议精神
晋城市青少年成长基金启动仪式举行
争创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市 南通率先出台高标准农路管养意见
广州市统计局深入开展覆盖全市各区基层统计基础规范化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