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老人生活有雅韵 爱上琴棋书画乐在其中

导读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西府老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有人学习舞蹈曲艺,有人痴迷摄影收藏,有人喜欢探访山水,尤其是爱好琴棋书画的老人数不胜数。一个个文雅的爱好,使西府老人的晚年生活有情趣、有品味、有雅韵。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探寻西府老人的爱好,走近他们的文化生活。琴 弹奏雅乐美夕阳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顺着美妙的琴声和吟唱声,我们来到宝鸡华厦老年大学电子琴室门口,一位清瘦的老人正在辅导十余位电子琴爱好者弹奏《枉凝眉》,大伙沉浸在优美的琴声中,怡然自乐。这位老人叫易喜林,今年66岁,他不仅自己擅长、喜爱弹琴,而且辅导了我市千余名电子琴爱好者。
易喜林是陕西凌云电器有限公司的一名退休职工,他自小喜好弹琴,上世纪80年代,曾在几十个大中城市举办个人电子琴讲座。退休以后,易喜林积极参加厂里和社区组织的各项文艺演出,琴声使他的晚年生活雅韵十足。独乐不如众乐,2007年,易喜林成为宝鸡华厦老年大学的电子琴教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员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他们学琴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美好一些,很单纯。当我看到一些老人因为学会弹奏一首新曲子而高兴得手舞足蹈时,我感到充实和快乐。”易喜林说。在教琴过程中,易喜林根据老年人的学习特点,总结出了一套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有的老年人健忘,他就用手机录下弹琴的视频,发送给学员,让其可以随时温习;有的老人接受新知识慢,易喜林就不厌其烦,手把手教学员弹琴,直到对方学会为止;有的老人性格内向孤僻,易喜林便联络组织学员去参加学校和社会上的演出,增加他们的社会生活参与度和生活热情;有的老人身体不便,易喜林学会用手机微信,通过微信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
易喜林给老人们教琴的思路很简单,不必照本宣科,老人喜欢听什么曲子,就教什么曲子。有人看了热播剧《红高粱》,想学主题曲《九儿》,易喜林即刻整理出电子琴曲谱,弹奏熟练后教给学员,此外他还教习了《枉凝眉》《卷珠帘》等诸多教材上没有的曲目。易喜林这种赶时尚的教学方法,使教室门口围满了听琴的老人。
11年的时间里,易喜林不知不觉间教导了1000余名爱好电子琴的老人,许多人慕名前来学琴,甚至有老人从凤县、陇县等地赶来找他学琴,易喜林看到不少老人在学琴过程中,变得开朗乐观,变得优雅有趣,教琴的劲头就更足了。易喜林也多次被华厦老年大学授予优秀教师奖和突出贡献奖。对易喜林来说,弹琴带给他最美的东西,不是各种奖项,而是老人脸上的笑容。
棋 与棋为友六十年
“来,杀两盘!”西府人爱下象棋,尤其是西府老汉,一个棋盘,一盘棋子,能消磨掉一整天的时间。
今年68岁的樊志勇是个铁杆棋迷,说起与棋有关的故事,他兴致勃勃。樊志勇小时候住在市区中山路,父亲爱下棋,耳濡目染,小小年纪的他便爱上了在棋盘上厮杀的感觉。樊志勇家有户邻居姓赵,小赵和老赵父子俩的棋艺都非常了得,看小赵和老赵下棋,成了樊志勇童年生活的一大乐事。那时一副象棋五分钱,樊志勇省下一顿早餐费,买到属于自己的第一副象棋。西府人爱下象棋,但大多是自学,很少有人专门去学,看着看着,下着下着,输输赢赢间,棋艺就长进了。樊志勇正是在这样浓郁的氛围中,体味到了下棋的乐趣,棋艺日渐精湛,成长为我市棋手中的佼佼者、国家二级象棋裁判,在宁波、桂林等多地担当象棋裁判,曾多次参加各种棋类比赛,获业余一级棋士等殊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樊志勇把下棋的爱好坚持了60年,除过象棋,还有围棋、国际象棋等,樊志勇都能从容地下两盘。从钢管厂退休后,棋更是成为樊志勇的“挚友”,他常到市图书馆借阅书籍,学习与棋有关的专业知识。在与棋友切磋过程中,樊志勇发现宝鸡棋友虽多,但比较零散,便和几位热心棋友组建起智力运动协会等,将棋友们联络在一起,组织各类棋艺比赛和活动,连家里都堆满了棋友和协会存放的各种棋具。近期,他正在准备申请举办一次我市象棋大赛,别人问他这样跑来跑去、费时费力,图什么?樊志勇说:“老年棋友聚在一起下棋不寂寞,经常参加活动和比赛,生活更有滋味、更阳光。”
书 左手挥毫写意趣
我市老年书法爱好者数量众多,十分普遍,书法在西府老人文化生活中的分量不轻。为何西府老人喜欢晚年研究书法呢?宝鸡不仅有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碑,而且正在积极打造中国书法城,市民学习书法的氛围浓厚,许多西府老人在学习、研究书法中找到了乐趣。
今年70岁的武安成是岐山青化人,他已经坚持练习书法42年,而且是用左手。武安成用左手写字,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搞怪耍酷,而是出自对书法的热爱。1976年,武安成在青化生产大队修机井时,不慎将右手夹进齿轮里,自此,喜欢写字读书的他,右手再也不能翻书握笔了。但是,武安成又格外喜欢书法,不想放弃,右手不行,就用左手。武安成回忆:“刚开始,用左手吃饭,连筷子都捏不住,更别说用左手握毛笔了,很难。”练字初期的艰辛,没有让他退缩,出自对书法的热爱,武安成克服种种困难,每天艰苦练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道酬勤。从最开始的左手拿不住笔,到后来的流利书写,再到书艺精进,武安成靠自学和毅力,在书法道路上越走越远,书法作品有大气豪迈的风格,登门求字的人络绎不绝。武安成书法作品曾获陕西省首届残疾人艺术作品展精品奖、宝鸡市残疾人作品展优秀奖、岐山县残疾人艺术作品展一等奖,他成为岐山县颇有名气的左臂书法家。
学书道路上的进步、书法爱好者的鼓励,让武安成的晚年生活更充实、更精彩。如今,岐山县残疾人文化产业园是武安成的另一个家,他在这里与一些爱好文艺、民间美术的乡党一起,谈谈书画,说说脸谱,生活过得快乐而文雅。其实,现在很多西府老人和武安成一样,不喜欢打牌逗鸟,偏爱写写画画,这正展现了西府老人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以及他们身上优雅乐观的精神面貌。
画 石头画上展才艺
我市有众多奇石收藏爱好者,其中有一位奇石收藏爱好者喜欢在石头上作画。长得像“人身”的石头,他就会画上头像表情;长得像动物的石头,他根据形态画出动物模样。经过他的巧手,石头变得十分漂亮。10月9日,笔者见到了这位能让石头“开口说话”的庞利存老人。
今年63岁的庞利存画石头画已经有十几年了。起初,家住岐山蔡家坡的庞利存闲暇时在渭河边散步,看到河滩里有不少奇形怪状的石头,便开始收藏这些奇石、象形石;后来,他看到一些石头表面平整、色彩单一,而自己年轻时在单位负责宣传,喜欢绘画,何不发挥自己专长,用这些石头做“画布”呢?于是,他就开始在石头上作画。笔者在庞利存家看到,他家的每个房间都摆满了石头,“麻雀”“老虎”“牡丹”……各种造型的石头经过他的一双巧手,变成了一幅幅画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庞利存说,在石头上作画不容易,习惯了在纸张和画布上作画的人,提笔在石头上画,不是线条画偏,就是色彩调不准。庞利存学习了不少技法和辨别石头种类的能力,慢慢地,他创作出来的石头画有模有样。由于他创作的石头画形态逼真,让很多人爱不释手,不少奇石爱好者看到后,都非常喜欢,常常一件作品还没完成,就已经被预约要走了。大家对石头画的喜爱,鼓励了庞利存继续创作。
十几年来,庞利存一共创作了几百件石头画。这些画主要以花鸟、人物等内容为主,特别是这几年,他将西府传统民俗融入石头画中,如脸谱、民俗等内容。由于是在石头上作画,石头天然形成的纹理、色彩、形状和画面的内容相映成趣。比如,石头上的起伏,就如同水波,经过他的巧手,河水、荷花、小鱼,让人一眼望去感觉池水在动、鱼儿在戏水。庞利存说,他要感谢这些石头,是这些石头让他找到了晚年生活的乐趣。(宝鸡日报)
编辑:王可

清明节期间尚志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德志深入乡镇检查春季森林防火工作
2018年春节期间福建首例器官捐赠仪式在南安举行
友谊县召开“龙防云”社会信息员建设推进会
珠海市高校毕业生“六送”服务(送政策送指导进高校)采购公告
内黄县公安局执行警务室揭牌
宝鸡老人生活有雅韵 爱上琴棋书画乐在其中
羊凤小学:爱心点燃希望,真情传递温暖
我市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
莒县开展学校食堂管理安全专项治理
2018年杭州市星级讲解员大赛落幕 45位讲解员抽题讲述文物掌故
雷厉风行成就“速感之城”
红袖章志愿者深入小区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
市土地收储中心小年督导包保点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
随手拍|潮州总河长刘小涛邀你做拍档,一起来治水!
虹梅街道统筹协调着力优化漕开发园区营商环境
相城召开2018年实事工程、重点项目工作会议
面对面问政实打实破难
注意!宁夏警方发出“龙绥国际”诈骗预警
我市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出访越南取得丰硕成果
北滘五项专项扶持资金项目接受申报,总扶持资金超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