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精神礼赞——献给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


新华社记者
我们追问历史:
是谁点燃革命的星火,高擎信仰的旗帜,感召民族的奋起?
我们探问未来:
新时代,新征程,该怎样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浩然天地间,习近平总书记的号令震撼时空:
“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风雨兼程,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开辟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复兴之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柱中流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时代英雄,依然在中华大地书写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在人民心中铸就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为什么我们的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令人仰望、催人奋进?因为坚如磐石的信仰,点燃了他们的精神,如熊熊烈火生生不息
“塌方在什么位置?有没有人受伤?有没有车受阻?”手机那边的应答还没结束,屋里的人已经跨出办公室。
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的党支部书记达娃一米七八,大步流星。如果不注意他肿胀的关节,谁也瞧不出他长年在玉麦患上了严重的风湿。
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曲折陡峭的土路向下,标注边境线的玉麦就在山谷中间。这里一年200多天笼罩在雨雪之中。路,就是9户31名藏族村民和300多头牦牛的生命线。
从7年前到任的第一天开始,达娃的人生就和玉麦的路绑在一起。大雪封山,县里派人把达娃送到日拉雪山山顶,他就徒步向山下的玉麦乡行进。
“雪足有四五十厘米深,稍有不慎就再也出不去。”30岁的达娃心里沉甸甸的,他对自己重重地说,“一定要修一条水泥路。”
一年又一年,玉麦的路越修越长,边境小康示范乡建设如火如荼。达娃常对乡亲们说,以前你们只在新闻里听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这条“路”也通到咱家门口了!
极端天气,玉麦的路断了又修,修了又断。达娃的家里放着对讲机和手电,有情况随时就出发。
“路在人就在,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的坐标。”达娃说:“过去是路在脚下,现在是路在心里。”
坚定不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用双脚走出的信仰之路!
始终有人不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可以为着主义,抛家舍业、慷慨捐躯?
“因为信仰和信仰铸就的精神。信仰,是你相信你从来没有看见过的,而信仰的回报是看见你所相信的。”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匡胜说,我们的前辈没有看见过共产主义,但他们愿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今天不断崛起的中国,就是这个信仰的回报。
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仰,他们可以在血雨腥风中点燃革命的火种,在敌人的绞刑架前笑对死亡。
正是有了这样一种精神,他们可以前赴后继、舍己为公,在祖国的广袤大地,播撒信仰的力量。
有人难免疑惑:时代变迁,那精神的火炬能否恒久照耀前行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给出了答案。
“当代新愚公”李保国,每年在山里“务农”超过200天,把农业富民的论文写在大地上;
“樵夫”廖俊波一生为民披荆斩棘,用48年人生写就当代“焦裕禄精神”;
复旦大学植物学家钟扬16年如一日地跋涉在青藏高原,换来4000万颗种子的国家宝藏……
大海的辽阔,是因为每一涓滴的汇聚;高山的巍峨,是因为每一块坚石的挺立。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用信仰举起精神的火炬,用实干在人民心中树起永恒的丰碑。
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总有这样一群人,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因为改革创新的精神,融入他们的血液,如滚滚海潮澎湃向前
中国西南,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汹涌奔流的雅砻江在这里遭遇海拔4193米的锦屏山,肖梦蛟参与的暗物质研究实验就隐藏在江与山相拥的臂弯深处。
锦屏山隧道中部距离山顶2400多米的地方,厚厚的岩层为科学家提供了国际上宇宙射线通量最小的地下实验环境。几年前,肖梦蛟成为“panda x”项目一期现场负责人,带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完成相关设备的组装、调试。
初建阶段,肖梦蛟每天与工程人员同进同出,由于隧道里没有厕所,大家都尽可能少吃少喝。
狭窄的实验室没有降温措施,无数台设备连续散热,好似巨大的蒸笼。团队成员穿着的洁净服密不透气,记不清有多少次热到虚脱。
仪器试运行需要24小时监测。一旦报告异常,还要连夜检查测试。整整一年,除了两次出差开会,肖梦蛟340多天没有远离隧道空间,成了不折不扣的“山底洞人”。
与世隔绝,一切从零开始。每天都会遇到不重样的困难,睡眠时间常常不足5小时。
一年间,这个身高超过一米七的小伙子瘦得只剩90斤。原本是马拉松半专业选手的他患上严重的肝功能损伤。
问他:以身体为代价,值得吗?
“虽然有点儿后怕,但从暗物质研究的角度讲,我也算是少数几个持有‘原始股’的中国人啊!”这个有着8年党龄的青年毫不掩饰心中的骄傲。
从籍籍无名到世界一流,“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cjpl)”已成为该领域世界公认三大领先实验团队之一。有外国媒体称,中国科学家成为了“最有可能发现暗物质”的一分子。
时空穿梭,从在漫漫长夜中寻到马克思主义的火种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目光,总是望向未来,他们的体内,永远涌动着变革创新的因子。
掀起历史巨澜的改革开放,正是有了无数时代先锋的敢闯敢试,才成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院务委员、科研部主任刘靖北说,在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革命精神不断被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不断与人民的价值追求同频共振。
为什么我们的时代,总有这样一群人,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因为伟大的事业,激扬他们的斗志,如苍茫大地坚韧无比
16年前,李云生放弃自办的省内第一家驾校,揣着四五十万元积蓄回乡种树。
李云生所在的山西右玉县距离毛乌素沙漠不足100公里,漫天黄沙填满了几代人的记忆,也左右着马头山村的命运。
有人不信命。党员干部带头上了山,发动大家植树造林。他们就像耐旱抗寒的小白杨,“风里来、沙里去”。
可是,年复一年,家门口的马头山依旧满目枯黄。全村人都搬下山去,只有李云生留下来,承包山头,植树造林。
树苗的成活率只有三到五成,“种树比养娃还难”。李云生一家不仅赔光了家产,还四处举债。面对家人的责难,他依然痴心不改。
十年,一个人,一座山,好几百万株树种活了!
是搬离一座荒山,还是种下一片青山?是向贫瘠的土地低头,还是向贫困的堡垒宣战?
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新时代,在三大攻坚战的主战场,还有很多像李云生这样的共产党员,以生命去攻克艰难堡垒,用热血去浇筑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是胸怀伟大理想的革命者。”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曲青山说,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途上,还有很多必须跨过的“娄山关”“腊子口”,缺失了革命精神,我们党就担负不起这个使命,无法完成既定的历史任务。
为什么我们的民族,总有这样一群人,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因为心底无私天地宽,千千万万个平凡普通的共产党人挺起坚实脊梁,如绵延群山巍峨耸立
浙江嘉善,富庶水乡,是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天然的优势、政策的支持,曾让这里的人们安于现状。
然而,城市建设老旧、环境问题突出、经济结构老化……这些隐藏的问题与危机却步步逼近、日益凸显。
“100天以后,还大家一个清新整洁的嘉善。”2016年春,女县委书记许晴向省委立下军令状。
在全县党员干部动员大会上,这个戴着金丝眼镜的女干部,铿锵有力地擂响战鼓:“我是班长,也是第一责任人,如果完不成任务,甘愿摘掉乌纱帽!”
企业征迁、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100个日日夜夜,嘉善县各个乡镇纷纷挂起了一张张作战图、时间表。
球鞋、草帽、t恤、休闲裤……经常搞突击检查的许晴混在人群中。她一张嘴就点到要害,弄得下面的干部不敢有半点懈怠。
有一次,干窑镇修关帝庙桥,许晴又一次“无约而至”。忙活大半天,才有人发现她正站在几个大型水泥罐中间,向工人们了解着情况。镇干部想留她吃顿盒饭,她却挥挥手,匆忙赶去下一个工地了。
如今的嘉善,旧貌换新颜,老百姓竖起大拇指。
一场实打实的自我革命,锻造一支响当当的铁军。
一群敢担当的共产党人,无愧新时代赋予的使命。
当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苦难的历史渐行渐远,中国共产党人仍在思考——
在迎来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该有怎样的担当?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的今天,时代的答卷人应有怎样的作为?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进优秀的看家法宝、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不断发展壮大走向胜利的政治优势!”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邱小云说,“在迎接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忘记了使命,缺少了担当,是不行的!”
那些坚毅咬紧的牙关,那些义无反顾的眼神,那些负重前行的背影……中国共产党人担当有为的精神底色,映照在党旗上,印刻在民心中。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在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壮阔历程中,始终顶天立地、砥柱中流?因为他们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如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辉耀苍穹
日出东方,当第一缕晨曦播洒在伶仃洋上,55公里长的港珠澳大桥,宛如一道跨海长虹,跃出海面、雄伟壮观。
这项“超级工程”的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和“大桥”打了一辈子交道,港珠澳大桥无疑是他40年职业生涯中“最难的挑战”。
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深埋沉管隧道,由33节180米长的沉管对接而成。每节沉管重达8万吨,在海底深处对接,误差只能是几厘米,相当于将一艘艘航空母舰连接起来。
这是外国对华封锁的技术。到国外考察沉管设备时,外方只允许他们在几百米外“匆匆看一眼”;洽谈安装合作时,外方竟开出1亿多欧元的高价,且仅仅提供咨询。
从0到1,是千百次的论证和试验。林鸣和同事们不退缩、不放弃:“核心技术买不回也求不来,我们中国人必须靠自己!”
2013年5月2日,第一节沉管下海了!
2013年5月6日10时,不眠不休96个小时后,世界最大的沉管圆满完成了与西人工岛的“海底初吻”。
那一刻,大家紧紧拥抱,泪水和着汗水,在阳光下肆意流淌。
几年来,他们没有叫过苦、喊过累,更没有泄过气,认过输。有人几年不回家,孩子不肯叫爸爸;有人晒脱了形,爹妈都认不出……
伟大的事业纵然有千难万险,也阻挡不了奋斗者豪迈的脚步。在广袤的中国大地,正是无数这样的英雄,用他们的奋斗,托起祖国的腾飞。
近一个世纪以前,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寻梦追梦,沧海桑田。当中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呼唤革命精神。
闯关夺隘,山水迢迢。当中华民族踏上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不懈奋斗。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赶考路上,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风华正茂、豪情满怀。
(据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重阳赏菊
公积金助新市民“住有所居”
杭州市60余支“文艺轻骑兵”新春送文化进万家
上虞区首家康复医院启用
市政维护九中段人行道改造便利学生出行
永不褪色的精神礼赞——献给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
平远东石镇6000多亩花生丰收,预计产值超5000万元
中国男篮红、蓝队合并中国篮协拟聘李楠担任主教练
张国清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调研:发挥行业领军优势 助推智能产业发展
平昌县查获一批不合格服装
上海市宁德商会至宁德市进行考察
宁波这96个事业编岗位招聘 有适合你的吗?
【区老科协】城中区领导看望我区参加重阳节汇演排练老科协会员
滨州市举行经典诵读活动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牢记历史 警钟长鸣
中国赴非游客年均增幅超4成 埃及、摩洛哥等受青睐
沙流河镇四措并举,狠抓秸秆禁烧工作
当涂:创新工作方法,细化工作措施,大陇镇推动作风、效能“提档加速”
封丘县:夯实金银花产业发展之路
故宫讲坛走进景德镇第五讲《宫殿之意——紫禁城建筑的文化内涵》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