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项民生工程落地,百姓幸福感提升


在冬天来临之前,定远县张桥镇管李村76岁的张有白心里踏实多了,自从家里的危房改造成如今的新房后,张有白就开始张罗搬家事宜,忙得不亦乐乎,“我原来的房子住了几十年,一到下雨,就担心墙倒屋塌,政府帮我危房改造后,晚上在新房里睡觉也踏实了。”2017年,我市继续实施31项民生工程,得益于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今年全市像张有白老人这样,从危房搬进新房的农家,有一万多户。
近日,记者从市民生办获悉,1至11月,我市实施的31项民生工程项目,到位资金99.62亿,拨付99.17亿,拨付率99.55%。全市工程、培训类项目综合开工率、完工率均为100%,补助类项目按序时进度发放。发展惠民生,百姓从一项项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中,感受到了温暖。
扶贫攻坚 完成农村危房改造逾万户
2015年4月,高兴勤等11名农民工,经人介绍在滁城某小区从事绿化工作。2015年7月,高兴勤和工友在乘坐拖拉机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11人受伤,其中高兴勤等7人伤势严重。11名农民工均年龄大、文化水平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如何维权难倒了众人。经过他人引导,高兴勤等11人于今年年初,来到南谯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法律维权帮助。接案后,南谯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专业律师,为11人提供法援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
2017年,在我市实施的31项民生工程中,将扶贫工作放在首位。1至11月,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6777件;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完工1517.951公里;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718户;解决了7.4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健康脱贫“351”兜底累计补偿13736人次,累计发放保障资金445.4万元;1-11月,共发放农村低保金30688.8万元,人均月补差250元,全市年人均保障标准4148元……
扶贫领域,一大批民生工程超额完成,困难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发力三农 31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完工
如今,在我市的很多村头巷尾,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白墙黑瓦的村居,绿荫环绕的小道,老人们围坐在文化宣传墙下择菜聊天,孩子们在广场上打乒乓球……一幅乡村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在今年的民生工程建设中,我市发力三农工作。1至11月,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中,完成45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以及31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在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中,更新改造小型泵站18424千瓦,加固小型水闸34座,改造中小灌区10处共16万亩,扩挖塘坝18246口,整治河沟424条,改造灌区末级渠系49万亩。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工程中,种植业投保1042万亩,午季作物赔付支出3682万元,养殖业投保65094头。
就业创业 4000名职业农民受培训
今年的5月23日,市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姚继明,应邀为天长市水产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作“青虾养殖及虾蟹混养技术”培训。在培训会上,姚继明高工就青虾育苗、商品虾养殖过程中的几个时间节点的衔接和关键技术的掌握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就虾蟹混养的水质调控、水草管理等相关问题,和水产养殖户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塘口情况,探讨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台上,专家讲得认真,台下,养殖户听得细心。
在2017年的31项民生工程中,我市就业创业领域取得不错的成果。1至11月,在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工程中,1386人接受了技能脱贫培训,15290名企业新录用人员接受技能培训,740名新技工受到了系统培养,1225名退役士兵接受培训,4000名新型职业农民接受培训。
1至11月,在就业扶持工程中,完成公益性岗位开发2916个,完成就业见习岗位开发924个。
社会保障 万人享受大病保险待遇
患大病,对普通百姓来说,经济压力巨大,有时甚至出现“因贫弃疗”的情况。南谯区的张先生,他的儿子被确诊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前后医疗费高达百余万元。不过,因为参加了城镇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最终,医保报销20多万元后,大病保险又报销了30多万元。张先生感叹,大病保险为他们家添了“保护伞”。
2017年,我市31项民生工程,社会保障领域成绩斐然。1至11月,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339.81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6.5万人。
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中,1至11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累计补偿人次8263人次,1255人享受了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待遇。
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截至11月底,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当年累计缴费人数达160.37万人,当年缴费目标任务144.2万人,当年缴费完成率111.21%。
在公共卫生服务及妇幼健康、计生扶持中,1至11月全市已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340万份,其中电子健康档案339万份;0-6岁儿童和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举办各类健康教育讲座6847次,设置宣传栏7029个。
教育文化 百余文化场馆免费开放
今年的5月18日,经过7年建设,滁州博物馆建成开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9600平方米,展厅面积4600平方米,开馆时有文物和标本15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件,国家二级文物15件,国家三级文物243件,是皖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
滁州博物馆建成开馆,只是我市今年31项民生工程中,教育文化领域的一个项目。2017年1至11月, 全市共有128个文化场馆已全部免费开放。
在教育方面,1至11月,义务教育经费拨付春季免杂费和补助公共经费27866.12万元到校,向所有城乡中小学校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向10173名贫困寄宿生打卡发放补助资金1146.2万元。
在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中,1至11月完成政府采购演出1316场,农村电影放映12709场,全市共开展体育活动1031场。
此外,我市在其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民生工程,陆续进入完工阶段。全市15个老旧小区整治任务已完成,14376套棚户区改造完工。

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 浙江赛区省级选拔赛在衢州举行
淮北市人民检察院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遗体整容38年刘瑞安的工作日常
福鼎市太姥山镇方家山村举办第五届“三月三”畲族歌会暨首届白茶故里文化节
大庙镇:扭起秧歌闹新春
31项民生工程落地,百姓幸福感提升
房子“ 短斤少两” 公摊面积是本糊涂账
“体检”水源地 呵护“放心水”
靖江在全省率先创新推进“智慧农路”建设
延寿县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专题讲座举行
中草药喂出“致富兔”——残疾村民王宗发摘掉贫困帽的故事
市委宣传部与中国日报社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来安:小镇崛起大产业
苏州高新区:推进动迁安置和小区改造 改善百姓居住条件
金洞“严阵以待”防大汛
单身交友群里扮女子骗四名男子近30万元 赃款几乎挥霍一空
蹇彪: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
李荣灿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努力使绿色成为兰州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2018年黄山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
游泳志愿者参加“横渡珠江”活动体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