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湾镇一中:寻移民足迹 传移民精神

  南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 尚贝)10月16日,盛湾镇一中全体师生、段分管副校长、级段主任、政教处德育处全体人员、团委一行1100余人,来到淅川县盛湾镇鱼关村南水北调移民教育基地,开展以“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移民精神”为主题的红色远足活动。
上午八时,全体师生整装待发。飘扬的旗帜,整齐的队伍,欢快的步伐,盛湾镇一中的师生们满怀期待。经过长达两个多小时、徒步十几公里的山路,师生们到达移民丰碑前整顿集合。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淅川党史,学习淅川革命党人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在移民丰碑前,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馆长刘海波向师生们讲述了一系列的革命党史:讲到淅川红四方面军西征途径淅川,战士们坚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原则,不随意收取群众一针一线;讲到宋湾农民起义,为民众们守护家园、奋起反抗的精神而感慨;讲起革命英雄吴怀民的故事,震撼于英雄前辈们的光辉形象……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共地下党员周尚杰、黄正夏、马水平等人在宋湾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反动派为了破坏革命运动,相继捕杀了大批的共产党员与先进人士,激起了群众们的无比愤慨。在党员周尚杰、马水平等人的带领下,数千名农民手持步枪、土枪、长矛、大刀举行起义。后遭到反动派的镇压,起义失败,大批共产党员与先进人士被反动派杀害。听着自己家乡曾经的斗争史,学生们格外认真,因群众们奋起抗争、不怕牺牲、守护家园、热爱祖国的情怀所感动,纷纷表达对革命先烈们的敬仰之情,也希望能够有更多机会进一步了解淅川党史,学习革命精神。
在移民丰碑群中,16.5万淅川移民的名字按照地理位置、村组顺序、家庭成员依次镌刻在56座石碑上,每个乡镇的移民丰碑组成一个碑群、每个村组的移民刻在一座碑上、每家每户的姓名刻在一起……穿梭在丰碑群中,师生们纷纷前去寻找自己亲人的名字,感慨于工程的浩大。
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盛湾镇一中的学生们排着队伍有序进入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进行参观与学习。北国水源、淅川民俗、南水北调、饮水思源,博物馆的每一个部分都吸引着学生们前去观看。“这是什么?”“我见过这个铁锁!”“快看,快看,这个油灯我爷爷家都有!”……一进博物馆,学生们就开始讨论馆内的文物。参观期间,学生们认真观看南水北调相关视频,翻阅移民书籍,仔细阅读移民搬迁数据及资料,了解移民历史与丹淅流域文化,学习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伟大精神。
为了能让同学们对南水北调以及移民搬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全体师生的配合下,举行了以“弘扬移民精神”为主题的朗诵比赛。首先由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刘海波馆长向大家讲述了淅川大移民的历史,让同学们对南水北调有了更多的了解,对移民“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移民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随后,盛湾镇一中全体师生开始进行朗诵比赛:杜圳武老师诵读《南水北调移民碑记》、九三班马良同学带领全体学生诵读《渠首赋》、各班选手进行“弘扬移民精神”朗诵比赛……一位位老师、学生带着激昂的语调表达着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赞叹,歌颂着舍家为国的移民,体会并学习着“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移民精神。为了表示对移民老乡们以及移民搬迁地--鱼关的敬仰之情,盛湾镇一中的学生们在老师们的指挥下,穿着统一服装、迈着整齐的步伐,有序地摆出了“鱼关”两字,场面非常震撼。
至此,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既锻炼了学生们的意志,又让同学们学习到了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搬迁以及淅川党史等一系列的知识,体会到革命人士奋起反抗与移民大爱报国的精神,可谓是收获满满,师生们纷纷表示非常感动,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前来学习。

我市集中开展“七一”专题“支部主题党日”
市图书馆文化馆举行理事会成立大会暨城市书房开放
桂林市首创最大的公寓式安置项目于下半年建成封顶
德阳市党章知识竞赛决赛举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
盛湾镇一中:寻移民足迹 传移民精神
第二届中国汉麻发展·孙吴论坛在黑河开幕
援建进行时:情系光明 爱撒援疆(中)
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齐明砾到临泉县督查“互联网+政务服务”暨“最多跑一次”工作推进情况
《建筑垃圾管理条例》落实咋样?5月启动全面大检查!
市旅游局:全市旅游项目现场推进会在赣榆区召开
乡镇管理 兰溪用上了“智慧城管”
桃源县杨溪桥中学: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综合课
城区三高中分配生招生办法出台 分配生比例为70%
捐肾救子追踪:换肾手术进入申报程序
新田民警中秋节前收到“特殊礼物”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电梯维护保养项目招标公告
周霁张家胜与国开行湖北分行行长梁庆凯座谈 探索航运金融 促进要素集聚
宜春棚改:群众得利 古城添韵
交警排查非法营运车确保道路运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