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聚厦 为“一带一路”贡献才智加强力促“核心区”建设

  研讨会紧扣创新、开放、发展三个关键词。(厦门理工学院提供)
  (厦门日报 本报 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徐丽麟 罗喆)昨日,“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研讨会在厦门理工学院召开,“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民盟组织、高校专家等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一带一路”核心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同时,民盟中央在厦门理工学院设立的民盟“一带一路”(福建)研究院研究基地揭牌成立。
  本次研讨会以“创新、开放、发展”为主题,由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和民盟“一带一路”(福建)研究院共同主办,民盟国情研究中心支持,民盟厦门市委员会、厦门理工学院承办。
  把握历史机遇
  为发挥核心区作用出谋划策
  “一带一路”倡议发出已有五年,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福建,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研讨会紧扣福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核心区”定位和特色,探讨内容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比如,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相关高校的专家们带来了《“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创新国际科技合作,引领“一带一路”建设》等主旨报告,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机遇与困扰,对如何发挥“一带一路”核心区作用出谋划策。
  在分论坛上,与会代表分别以“一带一路”与地方发展、“一带一路”与宏观政策、“一带一路”与文化教育交流为主题,围绕“一带一路”核心区的金融创新、农业发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等议题建言。
  以厦门理工为基地
  为“一带一路”贡献才智
  此次民盟中央将本次研讨会安排在厦门理工学院,不仅是因为厦门是“海丝”支点城市,也是看中了厦门理工学院在统一战线工作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方面的特色。
  厦门理工学院校长朱文章表示,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中央“一带一路”倡议,充分运用自身的科研平台以及国际化办学、产教融合等优势,努力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工作,招收了数量众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成立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厦门发展”研究中心等多个智库平台,先后承担了有关“一带一路”的国家、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学校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及专家学者参政履职、建言献策。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2015年成立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厦门发展”研究中心着眼于推进厦门“一带一路”建设,联合中国社科院、福建省社科院、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每季度发布《推进厦门一带一路建设》智库报告,其中多篇研究报告得到省市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该中心已被纳入厦门市政府“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中仅有的两家高校智库之一。
  “我们想搭建一个平台,以厦门理工学院这样有特色的学校作为基地,集聚民盟内外和高校的智力资源,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才智。”昨日民盟“一带一路”(福建)研究院研究基地揭牌成立,福建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福建省委专职副主委刘泓说。
  民盟福建省委高教委副主任,民盟厦门理工学院总支主委郭晓珍表示,该基地将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厦门发展”研究中心等多个智库的作用,二者联动产生“1+1>2”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将吸纳民盟内外和厦门各高校的力量,主动承接国家、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关于建筑企业资质许可事项初审意见的公示(2018年6月6日至2018年6月20日)
市区首条微循环公交线路开通
高质量推进“三改一拆”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城西南又嗨了!盐城人家门口有了大公园
大连市长海县政协到东山县考察学习
专家聚厦 为“一带一路”贡献才智加强力促“核心区”建设
宁远三小:廉政教育 滋润社会一片绿
261高手角逐“最强大脑”
开展“安全用药月”公益宣传活动 提升市民安全用药意识
【“新时代·新平台·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抓住制度创新“棋眼” 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进入“一带一路”开放“快车道”
昨我市多部门联手为台胞子女就学提供“一站式”服务 20分钟办理完
潼南水务局:创新举措加强水利行业妇女工作
把这些诗词里的好品质,教给孩子
平江县全面落实“一线工作法”部署会
高考名师公开课第3讲:好风借力 直上青云
北京天坛医院在西海岸成立工作站 脑科专家定期坐诊
宁波科技卫士为五千渔船“站岗放哨”
国家医院管理专家组来汉川作辅导
民政部下发通知要求两节期间兜住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底线
恩施州楚焱工贸一产品获评“湖北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