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日报记者路帅
走在高明的大街上,你总会遇到身穿淡蓝色pol0衫的溢达员工,抑或是溢达员工家属。在这座只有40多万常住人口的江滨小城里,溢达员工规模曾超过3万人,约占高明常住人口的7%。
30年前,溢达从香港而来,从江边的一家合资企业做起,自此与佛山、与高明结下不解情缘。30年来风雨相守。如今的佛山正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高明也向珠西先进制造高地目标发起冲刺。
回望溢达,早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纺织行业的领军企业,连续四年入选佛山专利富豪榜,其中三年位居前三名,并成为惟一跻身“2017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强榜”的佛山企业。
“励志笃行,有所作为”(making a difference)。进入新时代,广东溢达继续坚定留在佛山,并在未来三年时间里,在高明追加9000万美元投资,用于提升企业创新实力,优化生产流程,建设现代智能物流中心。
同声同气,同甘共苦,同创精彩,这是溢达和佛山,和高明一起书写的“守望日记”。
渡西江
溢达选择高明投资
每当经过高明区沿江路和文华路的交叉口,吴杰之都会向西北角的员工生活区望几眼。28年前,大学刚毕业的吴杰之背着行囊,走上生活区二楼报到,从普通员工一路成长为溢达特纺厂副总经理。
“我是高明本地人,读高中时就知道有棉纺厂计划在沿江路建设,说是三万锭,那时不知道这具体是什么意思。”吴杰之回忆,当时各地纺织业新上项目很多,周围的罗定、开平、恩平、肇庆都有建设棉纺厂。
香港溢达与高明的故事也恰好在此时产生。
1988年,国内吸引外资的政策放宽,当时的高明县政府成功争取到棉纺厂的建设指标,在得知溢达正寻找合资伙伴后,高明全力接洽,最后双方一拍即合。由香港溢达集团与高明棉纺厂等合资,建立高丰纺织染联合企业有限公司(广东溢达的前身)。
当年7月,来自明城的邓雪清从广东省纺织工业学校(省职院)染整专业毕业,与湖南省纺织专科学校织造专业毕业的佘群慧等4名学生一起分配到当时还只是一个筹建办公室的高丰,加上其他员工,仅9个人,都是身兼数职。
当时的高明刚刚开城4年,荷城只有沧江路一条主路以及文昌路,去广州、去南海都需要乘坐渡船过西江。“我和几个朋友坐渡船到对岸散步,一时忘记了时间,错过了末班船。”佘群慧说,当时既没有手机、bb机,也没带钱,只好散步散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才坐船回高明上班。
1991年11月28日,高丰纺织染联合企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邓雪清被安排进了梭织布厂后整理车间,成为当时该车间的两名女员工之一。“当时全部工人加起来才几百人,我们后整理车间总共才10来人。”时光荏苒,如今邓雪清已是溢达梭织布厂后整理车间主任,佘群慧是梭织布厂产品开发和技术部高级经理。
向东看
溢达打开发展窗口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溢达确定合资建设高丰后,酝酿5年之久的高明大桥,于次年4月正式破土动工,并于1991年11月28日正式通车,与高丰纺织染的正式投产是同一天。天堑变通途,不仅打开了高明向东的发展窗口,更为溢达等企业引进了人才。
卓越工程部(设备自动化研发)副总监张润明就是其中的代表。“1994年3月1日,我在报纸新闻上看到溢达在招聘管理培训生,而且不限专业,又有出国学习的机会,我就想过来尝试一下。”当时张润明已在广州一国营汽车厂有稳定工作,但渴望更大发展平台的他还是毅然入职溢达。
从初级班到中级班再到高级班,张润明边学边干,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包容创新的工作氛围。时至今日,自动化仍是他的主攻方向,研发成果也让他成为集团专利最多的几个人之一。
员工的迅速成长,离不开溢达掌舵人超前的理念。1995年,秉承着祖辈“实业兴国”的企业家精神,杨敏德出任溢达集团董事长。此时溢达在高明投资已初见成效,杨敏德决定将马来西亚的针织布厂搬回高明,将所有的面料生产集中在高明。1996年,溢达收购国有股份,由合资变成了独资,成为当时高明最大的外商独资企业。
此后,溢达在高明的投资力度不减:1996年,东方针织有限公司从马来西亚槟城迁至高明;1997年,高明日登包装有限公司开始营运;1998年,在高明建立杨梅制衣a 厂和b厂;2000年,在高明成立溢达集团研究开发中心……
2004年,溢达进行了成立以来的最大单笔投资:投入1.5亿美元兴建广东溢达梭织布新厂,将位于高明的梭织面料的产能每月扩大500万码,争做行业的领头羊。
可以说,溢达的每一步,都踩对了时代节点。梭织面料扩充的产能很快被填满,制衣产能的扩充也得以推动,令溢达的销售在随后的几年翻了一番。如今,溢达还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再发现
溢达追投9000万美元
翻开溢达管理人员的履历,毕业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的高材生占据多数,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家传统概念里的纺织企业。
很早以前,杨敏德就意识到要在纺织服装这种传统行业中保持竞争力,必须要依靠先进的科技,而先进的科技应用和流程改善,需要知识面广的人才。所以溢达总是不拘一格、不遗余力地吸引更多的年轻优秀人才加入。通过提供系统的培训和轮岗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很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推动企业和行业向前发展。
“我是2011年作为管理培训生进入溢达,我来之前已经有几位99届毕业的清华师兄入职溢达。”年仅29岁,现任溢达杨梅制衣厂针织副总经理的蔡崴说,当时毕业前他手中拿着北上广深佛五份offer,当同学都向金融行业发展时,他却选择进入传统纺织行业。“因为我认同这家企业正在做的事。”蔡崴说。
溢达,一直被称为传统行业中“不传统”的企业。它的“不传统”体现在:依靠创新驱动,溢达制衣梭织自动化覆盖率已达77%,针织自动化覆盖率也达到39%,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05年~2017年,溢达全球生产能源单耗降低了49%,水资源单耗降低了67%,相当于节省了超过1500万吨水。
早在2001年,溢达集团就在高明举办第一届可持续发展论坛,此后逐渐发展成如今的“十如对话”,成为溢达在环保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品牌活动。今年11月15日~17日,溢达集团将围绕“工业4.0:和谐工作”这一主题,与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们共同探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这些行为都暗合了溢达“励志笃行,有所作为”的企业愿景,以及“道德操守(ethics)、环境意识(envi-ronment)、开拓求新(explo-ration)、卓越理念(excel-lence)、学习精神(educa-tion)”的5e企业文化。
未来三年,溢达将在高明追加9000万美元投资,继续提升企业创新实力,优化生产流程,建设现代智能物流中心,改善办公环境,提供优质就业,让企业发展更稳健,让员工成长更有前景,也为佛山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贡献“溢达智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佛山新闻网无关。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陈丰吴彦祖"现身!"水上格兰披治"火力全开!叠滘水乡文化节明天启动!
进车库的难题解决了
淮北市气象台2018年01月09日21时00分确认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唐山市民宗局认真学习全国民委委员会议和民委主任会议精神
截至14时15分左右 琼山大道琼山小转盘路段积水20cm
一家企业与一座城的“守望日记”
市委督查组督查考核擂台赛落实情况
桐乡市召开全市中小学兼职法治副校长工作会议
临沂平邑美在哪?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三次造访平邑
桂林市这些重中之重的项目进度令人欣喜,下半年还要这样做
自治区副主席丁向群到桂林市调研时强调:持续改善人居环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盐城这位摄影家获江苏省摄影最高奖项 他的作品美翻了!
东安县南桥中心小学简介
仙游县:为高龄非遗传承人做口述档案
南京公司书写细胞治疗行业传奇
我省修订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办法 营利性民办学校 不能开办小学初中
北京市将建百个市民终身学习基地
大名县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安全生产工作
市领导与市政协港澳委员和特约人士座谈
龙岗区第十届双十佳文明公交服务之星和精品线路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