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间的新村新生活
石棉王岗坪一带森林茂盛 雅安日报/雅安新闻网记者 郝立艺 摄
市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雅安日报/雅安新闻网记者 郝立艺 摄
春回雅安,万物勃发。
在草长莺飞的四月,石棉县新棉镇城北村先前被烈火炙烤的大地,又能看见鹅黄色的嫩草芽儿满山坡,灰烬里补栽的小杉树也在护林人的照料下茁壮成长。直到失火地再次绿满山岗,宿某的责任才算尽了。
一年前,宿某因焚烧杂草引发森林火灾,被判刑并补植复绿。在那一片片翠绿中,我们看到了司法力量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中的探索和创新,不仅震慑破坏环境资源犯罪,还着眼生态修复。那一株株树苗也时刻警醒人们,要加强森林防火意识和环保意识,加速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雅安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山水林田湖草的“命运共同体”初具规模,到绿色发展振兴理念融入生产生活,再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实现良性互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高度,美丽中国新图景徐徐展开。
从“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大机遇,做好生态文明示范大文章,为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而奋斗”,到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发展目标的定位;从大力实施生态富民行动计划,推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到坚定走“绿而美、绿变金”的发展振兴之路,把雅安建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地方……
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以及在雅视察时作出的“雅安本来就有绿色生态优势”“要突出绿色发展振兴”等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推动中央和省委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在雅安落地落实,推进雅安“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
越走越宽的绿色发展振兴之路,也是法治保障绿色发展振兴的过程。在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中,我市始终把依法治市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任务和系统工程来抓,把雅安建设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
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绿色发展振兴始终
挖掘机不停地挥舞臂膀,推土机来来回回推土,汽车的马达轰鸣声不断,工人们各司其职地忙碌,激扬起荥经(力兴)高端制造业及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的澎湃活力和昂扬斗志。工地的尽头,荥经县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同志又一次主动深入产业园,对接项目代办服务和建设工作,为下一步顺利施工提供有力保障。
上个月底,随着全省2018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的举行,荥经分会场集中开工荥经(力兴)高端制造业及循环经济产业园在内的5个重大项目。从1月下旬项目签约到3月底项目上马,短短两个月时间,荥经(力兴)高端制造业及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快速落地,预示着荥经循环经济的大发展大未来,也折射出荥经抓好项目落地建设的高速度高效率。
项目是经济工作中的提纲挈领。坚持把项目工作作为推动雅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市委把2018年确定为全市“项目攻坚年”,鲜明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的工作导向,以项目大投资带动经济大发展。还明确要在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的基础上,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对重大项目提供全程代办服务,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最优质最便捷的政务环境,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高发展效率。荥经县行政审批局的挂牌成立可以作证。去年10月,省政府就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方案予以批复,确定荥经、汉源和石棉在内的31个试点县(市、区)设立行政审批局。荥经行政审批局整合全县21个部门156项行政审批事项,实施“一章制审批、一门式办理、一条龙服务”,进一步打通便民便企“最后一公里”。
强化法治雅安建设,保障发展环境。雅安大地上的新村新貌、新城新业、新园区均可作证。灾后重建任务重、时间紧,如何确保规范有序、顺利进行,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三年基本完成”的雅安,又如何科学高效推进“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
坚持法治服务中心大局,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重要工作安排,把依法治市工作贯穿美丽雅安、生态强市建设各个领域,建立法治保障中心、服务大局的长效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以法治思维图善治,我市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脱贫攻坚、灾后重建、党风廉政、乡村治理等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为突破口,找准成因标本兼治,瞄准节点对症施策,使法治雅安建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行稳致远。
从建立“4+5”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形成了党委统筹抓总、部门各司其职、决策与执行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到建立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权力边界明晰的地方立法体制;从聚焦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到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狠抓公正权威高效司法建设,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
从穿越灾难到跨越发展的峥嵘岁月,随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有力推进,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雅安发展肌理;站在“五年整体跨越”迈向“七年同步小康”的历史关口,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然是拓宽绿色发展振兴大道的关键基石。
以法治鲜明绿色发展振兴的“红杠杠”
随着4月1日环境保护税法进入首个征期,我市一张张环保税税票相继出炉。人们欣喜不已,这不仅有利于解决排污费制度存在的执法刚性不足、地方政府干预等问题,提高纳税人环保意识和遵从度,强化企业治污减排的责任,还有利于构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绿色税制体系,规范政府分配秩序,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强化预算约束。
特别是在我市被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等政策背景下,全市上下正强化资源转化,把雅安得天独厚的生态、区位等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把资源优势变为资本优势,把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速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要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切实贯彻落实省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振兴战略部署,持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保护生态环境,让雅安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成效。3月28日,市环保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对2017年我市环境质量状况和2018年1、2月份环境质量状况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了通报。2017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天数为365天,有效监测天数为365天,有效监测天数内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达标天数为300天,其中优87天,良213天。
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凌云扬表示,2017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33,在全省排在中上游水平。这与有序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大力开展环境执法、全面加强环境监管等工作密不可分。下一步,市环保局将继续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维护环境安全为抓手,为美丽雅安、生态强市建设提供有力的环境保障。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在依法推进绿色发展振兴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奖罚分明、形成机制,既引导群众守住法律底线不闯禁区,又从严从重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让全民守法、遇事找法、办事循法蔚然成风,让违法乱纪、失信悖德寸步难行。
事实也是如此。去年8月,省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在宜宾、乐山、雅安3市,开展对部分重大环境资源犯罪案件提级管辖试点,试点期限两年。这意味着我市法院将对重大生态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非法采矿罪,破坏性采矿罪,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在必要时提级管辖。
随着同年8月22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张某犯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我市审理的首例涉环境资源犯罪提级管辖案件),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并补种红豆杉树苗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强有力地表明司法机关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零容忍”态度,也引导全社会提高对保护环境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引导民众自觉遵守保护环境资源的各项法律法规,在全社会建立环境保护靠大家,司法护航绿色发展振兴的社会共识。
让法治成为推进发展、保障发展的重要力量
春天,名山区以一杯蒙顶山茶敬献八方游客;名山区人民法院则以一套“法治大菜单”服务茶农、茶商、茶客。
通过上门服务、现场释法等方式,向茶农、茶企、茶商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引导其在茶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防范法律风险,从源头上减少涉茶纠纷的产生;
依托辖区“茶产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邀请调解、委托调解等方式,加大对涉茶纠纷的调处力度;
采取预约立案、网上立案等方式,提高立案效率,为涉茶纠纷诉讼开辟快捷、便利的“绿色通道”;
在茶叶主产区和核心交易区设立流动巡回审判点,就地受理、调处、审理涉茶纠纷案件,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
……
结合名山区茶产业发展实际,以及当前春茶采制的黄金时节,名山区法院立足审执职能,多措施发挥司法能动性,为名山区茶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这只是我市法治护航发展的一个缩影。
贫困是整体跨越的短板。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发挥法治在助推精准扶贫、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重要作用,我市继续深入在全市脱贫攻坚战中深入开展法治扶贫“五个一”活动。帮助贫困村聘请一位法律顾问,帮助贫困村培养一批法律明白人,帮助贫困村完善一个村规民约,帮助贫困村群众掌握一套维权方法,助贫困村化解一批矛盾纠纷。
随着法治扶贫“五个一”在全市范围铺开,贫困村有了法律顾问,承担了贫困村普法宣讲、重大决策和管理工作的法律审查事项、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收集社情民情等工作;村内有了看得懂法律、讲得出道理、用得来政策的法律明白人;有了完善的村规民约,群众依法自治的水平提高了,为脱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而今,法治的春风不仅在雅安贫困村劲吹,法治扶贫“五个一”也作为法治雅安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在全省范围推广学习,将雅安依法治贫、靠法脱贫的希望播撒,为更多贫困村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法治保障。
在“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历史关键期,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提出“1485”总体发展思路,坚定走“绿而美、绿边金”的绿色发展振兴之路,巩固提升重建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大力实施绿美生态、飞地经济、全域旅游、千亿产业、东进融入、交通通达、五美乡村、民生福祉“八大行动”,加快雅安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与此同时,市委也明确要深化依法治市实践。坚持法治雅安、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用法律守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法治和德治有机结合,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努力构建法治良序;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常态化,深化“法律七进”和基层法治示范创建活动,打造法治雅安品牌……
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多年的法治实践也告诉我们,只有厚植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形成人人尊法知法、全民守法用法,法治建设才会形神兼具行稳致远,法治推进发展、保障发展的力量才会更加澎湃。
让我们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积极投身法治实践,不断推进法治实践,让法治成为绿色发展振兴的鲜明底色、整体跨越的不竭动力,着力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为决胜“五年整体跨越”,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雅安日报/雅安新闻网记者 唐小未
灵璧县农委部署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拼酒致反目男子当街持刀逞凶 特勤队员空手制服
青岛市首届建筑创意设计技能选拔赛成功举办
共建共治共享——市两湖一库管理局联合属地村委共同保护百花湖
国家生态环境部督查组到安居区开展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督查
雅安:让法治成为绿色发展振兴的底色
我市9部门收看全国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
省政府质量工作核查组莅同
我市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进会
芜湖菜市场的“标准化”之路
我市省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旅游惠民活动受市民追捧 春节期间宝塔山公园游客翻了两番多
2017院士专家东营行活动举行
文在寅政府首次就“文化界黑名单”向国民道歉
市安委会办公室2018年度第一次主任办公会议召开
新余一中曹华老师荣获第十五届全省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福州机场来莆推介新航季
[金牛区]深化产业帮扶 全面精准扶贫
吴桂华:责任落到实处,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去年的防晒霜或许该扔了 快查查瓶身上的开盖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