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情况的报告 ———2018年1月8日在吉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刘晓彬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全市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关于全市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情况和生态环境状况
2017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国家、省关于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三个走在前列”“两大战略任务”,统筹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7.6%,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ⅱ级标准,完成省节能“双控”和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考核,生态文明主要指标稳居全省前列,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
一年来,我们着力抓好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抓好统筹协调,生态文明推进机制更加完备。一是突出顶层设计。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专门研究部署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出台了贯彻意见,提出了六个方面24项具体任务、六大生态工程、100个重点项目及33项重点制度成果清单,明确了绿色崛起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路径。二是坚持高位推动。市委统揽全局,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市人大持续推进监督,连续两年听取审议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报告;市政府统筹谋划,推动生态文明各项重大部署落地实施;市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深入开展相关调研,积极建言献策;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全市上下进一步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三是强化贯彻落实。2017年省生态文明年度工作要点确定的我市26项重点事项已完成24项,1项达到年度目标进度;市生态文明工作要点确定的68项重点工作,50项已完成或基本完成,13项达到年度目标进度;市生态文明试验区贯彻意见部署的年度24项重点改革任务,20项已出成果。
(二)着力加强改革创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日趋完善。一是生态保护立法加快推进。颁布实施了第一部实体性法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推动了水库水质保护等立法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吉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决议》,严格执行了吉泰走廊生态保护等决议,制定了“生态文明、法治护航”实施意见,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二是完善国土空间管控体系。完成了吉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吉泰走廊区域生态保护等规划编制,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区域占全市国土面积23.9%,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市)完成了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编制。三是加大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施办法,制定了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等指导性意见,签订了年度生态环保、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井冈山市成立了全省首个生态旅游法庭,创建了“生态旅游审判110”模式。四是强化环保问责追责。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意见,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审计向乡镇延伸,完成了一县五乡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工作,印发了重点区域污染物管控责任分工方案,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制度。
(三)着力推进环境治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加速整改。一是全面开展城乡环境治理。制定了大气、水、土壤等专项治理方案,深入开展了“清净整洁”“清土封尘”“三禁”等专项行动,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基本完成,淘汰(改造)燃煤锅炉264台,完成了50家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在全省率先出台覆盖市县乡三级的“河长制”工作方案,开展了以富水河和蜀水河为示范河流的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全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116.53平方公里。二是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全面完成畜禽规模养殖“三区”划定工作,制定了规范生猪养殖管理办法及建设方案,禁养区内退养率达100%。出台了镇村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意见,加大了空心村、空心房整治及危旧土坯房改造力度,全市4431个新农村建设村点“七改三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显著,所有县(市、区)通过省级考核验收。三是严肃整改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针对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细化了整改措施及时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整改的9个问题,3个已销号,其余6个正在加快整改,省环保督察组转办319个信访问题全部办结。
(四)着力发展绿色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不断夯实。一是加快发展绿色产业。首位产业和龙头企业“优惠八条”全面落实,成功组建电子信息研究院,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壮大,先进装备制造、大健康、中医药等产业加快发展。新增六大富民产业种植面积70.3万亩,“井冈蜜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28个,绿色食品累计认证数量占全省近1/4。“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战略成效显著,羊狮慕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遂川最美梯田、万安万花世界等成为旅游新亮点。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关闭退出煤矿企业3家,加大“地条钢”打击力度,全面完成去产能年度任务。加快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推进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支持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成果应用,食品、建材等传统企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三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循环养殖小区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7.3%。清洁能源加快发展,风电总装机容量超27万千瓦,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超26万千瓦。井冈山经开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加快推进,新增3家省级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
(五)着力推动绿色惠民,绿色崛起共识进一步凝聚。一是争创了一批示范试点。成功获批国家低碳城市,吉州窑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南风面获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霄山大峡谷获批国家森林公园,玉峡湖和吉湖入选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新增2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和4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基地。二是加大生态扶贫力度。遂川县省级生态扶贫试验区试点加快推进,完成生态扶贫搬迁0.89万人,全市光伏扶贫项目规模达15万千瓦,覆盖474个贫困村、1.5万贫困户,2021个生态护林员指标全部落实到建档立卡贫困户。三是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城区增绿补绿工程建设进度加快,仅中心城区建成街头游园85个。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完成人工造林29.5万亩、森林抚育32.1万亩,总投资83.9亿元的国开行国家储备林贷款项目成功落地。四是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全市新投放222辆新能源公交车、6000辆以上公共自行车,吉安市brt(快速公交)项目加快推进,低碳出行的理念逐步形成。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绿色产业发展体系还有待健全,环境容量压力加大,科技支撑和服务薄弱,绿色崛起的支撑仍然不足;二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治理能力仍然不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完整,生态环保投入总体不足,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然很大,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压力较大,秸秆禁烧、垃圾分类、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任重道远,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差距。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坚决担负职责使命,努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改进解决。
二、下步工作打算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起步之年,也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关键之年。按照全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一年开好局、两年有变化、四年见成效”的发展目标,今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强市战略,以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为抓手,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建设空气清新、河水清澈、大地清洁的美丽家园,努力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前列。
今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是: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0%以上,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万元gdp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下降3%和4.8%,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6.9%,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1%,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生态立法、生态扶贫、垃圾分类、生态化养殖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吉安特色和影响力的生态文明改革成果。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提升绿色发展水平。聚焦“1+4”产业,加快推进益丰泰tftlcd面板、欧司朗照明、立讯射频等项目建设,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点、线、面、体”全链发展。实施“制造业50强培育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统筹推进生物医药大健康、通航、军民融合等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抓好吉水进士文化等旅游集聚区建设,推动吉州窑等景区争创5a级景区。实施“旅游+文化”工程,推动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提升六大特色富民产业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深化井冈蜜柚“6611工程”,新增六大富民产业种植面积40万亩,。建设一批三产融合田园综合体,打造“稻虾共生”等综合种养基地2万亩以上,促进产品和产业双环保。全面淘汰小规模生猪养殖,打造30个以上生态循环养殖小区样板,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继续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过剩产能,关闭退出8家煤矿,完成43万吨煤矿去产能任务,推进一批清洁化生产、循环化改造、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建设。
(二)抓好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坚决做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健全环境信息平台,全面监测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指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持续开展城市“四尘”“三烟”“三气”专项治理,深入推进“降坡封尘”“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烟花爆竹”“三禁”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深入开展“清河护河”行动,打造“河长制”升级版,全面消灭黑臭水体,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实现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推动中心城区备用水源项目开工建设,保障群众用水安全。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程,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开展土壤修复工程,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持农药化肥使用“零增长”。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推进中心城区和井冈山市垃圾分类工作,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民建房“两违”整治等专项行动,全面推行农村垃圾第三方治理,所有中心乡镇实现标准化垃圾压缩站全覆盖。推进殡葬改革,加快建设公益生态墓园。完成县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规划,加快中心城区垃圾焚烧发电、樟山垃圾填埋场扩容和危废处置中心、螺子山污泥粪便处理厂等项目建设。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与建养工程。严格生态空间开发与管控,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管控要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管理,严格“两高一资”类项目审批,所有县(市、区)严禁引入危险废弃物再生利用项目。加强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保护,完成人工造林22万亩、低效林改造19.6万亩、森林抚育25万亩,抓好国开行贷款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推进“城市双修”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河东滨江生态公园及街头小游园、公共绿地建设进度,对破坏的山体、污染的土壤及河流、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加强农村原生态保护,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美丽示范乡镇、示范村和示范庭院。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推进赣江水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工程,保障重要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的生态安全,打造赣江最美岸线。
(四)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推进2017年的24项制度落地实施,抓好2018年确定的7项制度改革。加快水库水质保护、城市绿地管理等立法工作,制定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规定。完成全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细化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实行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常态审计制度,引导广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扎实推进试点示范,推动井冈山经开区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园区,争创国家和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推进省级生态扶贫试验区建设,创建一批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区)和示范基地。完善环保监管制度体系,组建吉安市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完成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建立环境保护统一监管和综合执法机制。开展生态护法行动,协调设立生态法庭,加大环境资源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依托中科院泰和千烟洲试验站,组建吉安生态环境研究院。探索利用市场化机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推行环境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
(五)抓好生态文化建设。实施绿色生活引导工程,深入开展节水、节电、节气等专项行动,探索推进有利于生态环保的管理制度。倡导绿色出行,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力争实现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率达到20%,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0%。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行动。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活动和知识普及活动,让群众成为生态文明的主导者、建设者,共享生态文明成果。
各位代表!让吉安的天常蓝、水长清、地永绿,事关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事关子孙后代的长远幸福。我们将牢牢把握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历史机遇,认真执行本次大会各项决议,锐意进取,善谋实干,全力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三个走在前列”“两大战略任务”作出更大的贡献!

刘革安会见峰会参会客人
领航新征程 护航新行动
何中伟到白泉开展接待代表活动
银行系"类货基"产品崛起 成货币基金最强力竞争者
祁剧《目连救母》来怀传播交流
吉安市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情况的报告 ———2018年1月8日在吉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上海持续优化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级 下载速率保持国内领先
我市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温国辉会见日本京都大学创新投资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追赶超越提质量 帮扶办学结硕果
宁远县公安局:粗心大意遗失钱包 民警迅速找回获赠锦旗
[大邑县]大邑县与阳关控股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端州路灯亮化工程点亮街巷
多次滋事不悔改蕲春酒鬼再被刑拘
宁远为乡村医生发放补助金100万元
菲调查地方官员接连遇害案 警方:民众无需担心
【市公安局】王泽劲同志就城区道路文明畅通提升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扶贫先扶智 把希望带给每一个贫困孩子
刘家营乡三举措加强散乱污企业治理
3月1日电车7路恢复运营 连通汉阳动物园路与车家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