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古稀老人用大鼓唱响新生活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利利 通讯员 刘颖竹
他右手击书鼓、左手持云板,唱着湖北大鼓,头发斑白,但声如洪钟……对于咸安区南大街社区70岁的戚德亨来说,这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他钟情于湖北大鼓60载,就是想用铿锵有力的声调,吟唱出党的富民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从小痴迷湖北大鼓
4月26日上午,记者在南大街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戚爹爹家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远远的就有一种通透的声音传来,那婉转铿锵的唱腔,那时快时慢的鼓声和清脆的云板声,“湖北大鼓”独有的魅力被定格在房间里。
  记者见到戚爹爹的时候,他正坐屋前,忘我地享受着湖北大鼓带给他的乐趣。戚爹爹告诉记者,湖北大鼓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打鼓京腔”等,是一种流行于孝感、黄冈和武汉一带的传统说唱艺术。1950年定名湖北大鼓后,在湖北省内广泛流传。
  戚爹爹结缘湖北大鼓,要从他8岁说起。“我二哥是楚戏演员,也会打鼓。”戚爹爹说,每次二哥在台上表演,他就在台下如痴如醉的观看。慢慢地,二哥见他喜欢,就教他练起了湖北大鼓。
  自从学习湖北大鼓后,戚爹爹可是犯了不少“傻劲”。14岁时,他将鼓打破了,就拿着去补,结果走路无聊时敲了起来,一时痴迷,人走到水田里面去了……
  凭着对湖北大鼓的痴迷和好学,戚爹爹在13岁时,就能带着湖北大鼓曲目《戏姑探妹》登台表演,受到了乡里乡亲的欢迎。
传承湖北大鼓艺术
然而,戚爹爹18岁参加工作后,他的湖北大鼓技艺一度搁浅。“受当时的条件所致,只能将湖北大鼓梦深藏心底。”戚爹爹说,尽管条件不允许登台打鼓,但是他每天回家,还是会锁好门窗,悄悄地敲上两下。
  上世纪80年代,文艺活动放开,广播里每天播放湖北大鼓前辈张明智表演的曲目,又一下子点燃了戚爹爹埋藏心底的艺术细胞。戚爹爹回家重新拿起大鼓开始练习,模仿张明智的唱腔。
  戚爹爹55岁时,有文艺界的朋友鼓励并邀请他重新登台唱响湖北大鼓。这正好合了戚爹爹的意,他想唱大鼓书,将快乐与他人分享。于是,戚爹爹和朋友们组建了文化团,在洪湖、黄冈等地参加演出。
  为此,戚爹爹还把鼓书进行了“改良”,他将身边遇到的各种事情编写成唱词,述说生活的变化,例如《向阳农家十不愁》说的是向阳湖镇的变化。还有根据身边事编写的,比如《恩人帮我戒了毒》《老夫少妻》《好纪检袁志坚》等。
  “根据时事,我会编写一些反映当前热点的唱词。”戚爹爹说,世上难事千百件,唯有说书最难学。而湖北大鼓在音调唱腔方面与现代音乐的唱法有很大不同,每个音的音调都不是很好掌握,要学好这项技艺不仅需要很好的天赋,更要有足够的恒心。
  如今,戚爹爹最大的心愿是能寻觅到好的苗子,将湖北大鼓越敲越响。

三亚多个景区首次亮相好莱坞大片
村改厕,15万余户村民生活得改善
青神:宜宾市党政代表团莅临青神县考察竹编产业
凌晨轿车撞护栏 差点被钢管爆头
海口警方强化国庆期间社会面防控 日投两千余名警力服务市民游客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古稀老人用大鼓唱响新生活
金乡启瑞丝公司: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加速跑”
网络名人齐聚宿迁点赞“最美春色”
司机被卡车内 交警消防联手救助
龙岩高速东环线东城段依法拆违保障征迁工作有效推进
“吉林版叔侄冤案”将再审 五大问题时隔20年未查清
“旅游+报业”催生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
【市城管局】市规划监察支队一大队规范户外广告管理提升城市形象
晋江新增20所学校向公众开放运动场所
周建新局长一行调研秀州中学
峰江:治污消劣打出“组合拳”
黑龙江省第六届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博览会暨哈尔滨世界农业博览会胜利闭幕
宜阳县七彩花海生态园:改善环境惠民生
岳塘区多名村干部“挨板子”
崇左举办第十四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