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牵线搭桥,台湾老兵后人杨宗龙找到开封亲人两岸亲人有望中秋团聚


杨素丽(杨宗龙堂妹)和母亲罗继玲
《汴梁晚报》的报道真是立竿见影。5月9日,本报联合《上党晚报》为台湾的杨宗龙先生寻找大陆唱豫剧的姑姑杨明霞的消息在《汴梁晚报》、开封网及汴梁晚报官方微信进行了发布。5月10日一大早,家住我市三教堂附近的杨素丽与本报联系,称自己是杨宗龙的堂妹。
昨日,杨宗龙寻人消息中提到的堂弟杨方程、杨树林及杨宗龙在尉氏县、通许县的亲人相继给记者打来“认亲”电话。本报牵线搭桥,使杨宗龙在家乡的亲人通过建立微信群热聊起来。
杨宗龙大姑杨光荣
姑姑杨明霞已去世
但老家还有很多亲人
现年53岁的杨宗龙家住台湾新北市中和区华新街,他的父亲杨光明1949年随国民党部队到台湾,2014年离世。父亲临终前交代,一定要找到他在大陆的妹妹杨明霞及家乡的亲人。为完成杨宗龙父亲的遗愿,5月9日,本报联合《上党晚报》为他寻找亲人。
5月10日一大早,本报记者的手机响个不停。打来电话的有杨宗龙开封的堂妹杨素丽、尉氏的堂弟杨方程、远在厦门的堂弟杨树林及他在通许县、尉氏县的亲人和热心读者。通过《汴梁晚报》、开封网以及汴梁晚报官方微信看到信息后,他们不约而同地联系本报记者。经过记者进一步核实,他们提供的信息大都可靠。
原来,杨宗龙的父亲杨光明是开封市通许县杨庄村人,1925年出生。杨光明13岁因饥荒离家,长大后当兵,1949年去了台湾,1988年至1989年间曾回河南老家探亲一次。杨光明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其中一个弟弟送人后改姓朱,另一个叫杨明清。两个妹妹,一个名叫杨明霞,一个名叫杨明荣。杨宗龙要找的二姑杨明霞已于6年前去世,但他的二姑父张喜民以及大姑杨明荣健在。另外,杨宗龙的叔叔杨明清于2005年去世。不过,他父亲回老家探亲时曾见过杨明清老人和老人的儿女杨素丽、杨方程、杨树林。
杨宗龙儿子
堂妹杨素丽
追忆血脉亲情
“我是杨宗龙的堂妹,他父亲回老家那年,是我去新郑机场接机的,后来我们一直通过电话联系。可惜的是,我们仅有台湾那边的座机电话号码,1999年台湾发生大地震后,这个电话号码就打不通了,双方失去了联系。”昨日8时,最先打来电话的杨素丽激动地表示,她单位订有《汴梁晚报》,她看到报纸赶紧打来电话,真没想到还能和台湾的亲人失而复联,太不可思议了。
随后,记者牵线搭桥,使台湾的杨宗龙与杨素丽通过微信取得了联系。“我们一打开视频聊天,台湾的堂哥就问我父亲还在吗,母亲还好吗?我接着就问他,我大娘身体怎么样?他的哥哥杨宗华、身体轻微残疾的妹妹现在都好吗?”杨素丽十分感慨地告诉记者,血缘真的很神奇,虽说他们兄妹两个从没见过面,但互相看了一眼,他们就确认彼此是亲人。通过互相发照片,他们都发现,弟弟杨树林的儿子和杨宗龙的儿子长得就像双胞胎。
杨素丽回忆道:“我还记得,大伯和大娘从台湾回来时,在机场和我父亲一见面就相拥而泣。回来的第一晚,两位老人一宿没睡,躺在床上一直聊到天亮,仿佛有说不完的话。第二天一早,大伯就到我爷爷、奶奶的坟前去祭拜了,他临走时还说,等自己百年之后一定要葬至故乡,认祖归宗。”
杨宗龙堂弟杨方程
杨宗龙要带家人
回老家看看
5月10日上午,通过微信语音聊天,台湾的杨宗龙哽咽地向记者表示:“谢谢你,谢谢汴梁晚报帮我找到亲人。我虽然没有到过开封,但我从小一直听父亲说,开封是我的老家,开封有豫剧,有河南坠子。通过和家人聊天,我才知道,是我记错了。我姑姑杨明霞不唱豫剧,我叔叔杨明清是唱河南坠子的,我婶婶罗继玲还是河南坠子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呢!虽然我从没见过开封的亲人,但我很想念他们,很想念家乡,真想回去听婶婶好好唱上一曲家乡戏。”
杨宗龙告诉记者,他计划今年中秋节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回开封老家看一看,和家乡的亲人团聚,完成父亲生前的遗愿。现在,他和在大陆的亲人建了一个微信群,名叫“杨氏家族”,群里目前已有近10位亲人了,大家在群里讲家人的状况,老家这些年的发展,让他对故乡有了更深的了解,他期待着和家乡亲人团聚的日子。
杨宗龙堂弟杨树林和儿子

双龙航空港经济区龙洞社区“新时代市民讲习所” 社会工作大讲堂开讲
实验小学:“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平安校园行”
我市首家阅读驿站正式“亮相”
哈密瓜助力贫困村脱贫
蚌埠市千名困难职工受捐助
晚报牵线搭桥,台湾老兵后人杨宗龙找到开封亲人两岸亲人有望中秋团聚
街道的“六一”讲创意
11位政协委员亮相“委员通道”
贯彻落实两个条例 建设最具魅力山城
今日起,蟠龙路全路段禁止停放任何车辆
买世界杯彩票屡不中找“竞猜推荐师”被骗财
“我是光荣户”
中共西安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举行
云州区开展送法下乡活动
蓝山检察院护航项目建设
鹰潭交警开展“缅怀·致敬·前行”主题教育活动
海州民主路 南城东大街 连云港老街
宣传栏刚建成不久,为何又要拆
固镇县司法局圆满完成2017年度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板桥街道为环卫工人送去夏日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