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在线讯 昨天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规律作息,健康睡眠”。在昨天上午的一场义诊中,市三院心身科副主任医师沈仲夏与记者聊起了睡眠的话题。他说,生活节奏加快,紧张、焦虑的情绪让不少人睡不着、睡不好。
去年10月,一项大数据统计显示,中国人普遍面临的睡眠问题包括深睡不足、睡眠时间过短、入睡过晚等,其中入睡时间超过晚上12点的以30岁以下的年轻人居多。另一项针对“90后”年轻人的调查则显示,睡觉前,57.7%的“90后”都在玩手机,36.8%的人睡前玩手机超过50分钟。“至少50%的人多少有点睡眠问题。”沈医师说,市三院心身科门诊的病人中,大多都有睡眠障碍,以中老年为主,但年轻化趋势比较明显。对于年轻的“睡眠特困户”而言,作息紊乱的问题比较突出。作息不规律,生物钟一乱,想要好好睡一觉就比较困难了。
沈医师曾遇到过一位失眠的年轻患者,每天晚上10点半就准时就寝,但经常要翻来覆去到深夜2点才能真正入眠,睡着前不是刷微信聊天,就是在看视频、小说。白天则是精神不济,双眼里红血丝密布。
“其实睡眠是要讲究效率的,睡着的时间除以躺在床上的时间,健康人要达到90%以上。 ”沈医师说,从健康角度来说,人体每天最好睡7-8个小时。如果一个人晚上10点就寝早上6点起床,入睡却是深夜2点,睡眠效率就只有50%,这明显不是健康的睡眠状态。长此以往,不免出现反应迟缓、头痛、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情绪低落等问题。
沈医师认为,要缓解失眠,重点在养成良好的生活和睡眠习惯,起点应当是提高睡眠效率。“如果上床以后睡不着,宁可起床做些单调无味的活动,等到有睡意了再睡。这样即使睡着的时间短,但睡眠效率会提高。此后再慢慢提早入睡时间。在晚上9点到11点入睡的人,睡眠质量最高。”沈医师说,如果一时调不过来,宁可睡得少,也要准时起床。在调整作息规律的过程中,定时起床比定时入睡更重要。此外,如果前一晚睡眠不足,第二天即使比较疲累也最好不要“补觉”,否则次数多了会打乱人体生物钟。“要记住,床永远只是用来睡觉的,不是书桌,也不是电影院。不要在床上读书、看电视或者吃东西。心事再多,就寝后也请尽量放下,给自己一个安静平稳的睡眠环境。睡前半小时不要做剧烈体力锻炼和高强度的脑力活动,睡前两小时不宜过饱进餐,避免饮用咖啡、浓茶、酒精等兴奋性饮料。 ”沈医师提醒。
关于集中受理台州市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协议定点申请的公告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宜君县聚力实干打赢脱贫攻坚战
山东梆子《二春娘的心事》将首演
旬邑加强农村家宴监管确保饮食安全
7月底前,鹤壁将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白名单”
许多年轻人成"睡眠特困户" 夜深了爱刷手机的你睡得着么
东安万名干部为扶贫“补”能量
2018南通市教育机器人竞赛昨开赛 2300多名选手现场角逐
如东小洋口地区又发现一高品质温泉,出水温度达73℃,属高温度自涌式温泉
市妇联召开四届六次执委(扩大)会议 部署新一年工作
全国百名记者自驾游宁夏
湖北阳新面包车相撞事故致10死1伤 初查系超载车辆
宝鸡申新纱厂遗址发现大量珍贵物品
市民办理业务不成功 “12123”有高仿您看准了
平湖局执照换证上门服务 实现群众“零跑腿”
市文广新体局局长梅奎万到帮扶村走访
今日关注:市区形成10分钟如厕圈
庆元这个街道:“狮子+技能” 打造技能型政府标杆
市国资委召开第五期追赶超越工作推进会
人脸识别电子警察启用一周 闯红灯的行人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