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春节的喜庆还没有过去,花灯盈盈、阖家团圆、热闹非凡的元宵节又悄然而至。
正月十五日是农历新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个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在我的童年时代,故乡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张灯结彩,挂起了大红灯笼以示庆祝。等到灯火阑珊之时,全家人就围坐在餐桌旁,温馨地一起吃汤圆、话未来。汤圆甜甜的味道,犹如亲情的温暖,溢满在每个人的心中。
我的记忆中,在那个清贫的年代,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每逢元宵佳节,一碗热腾腾的汤圆还是少不了的。过了大年初一,母亲便早早地准备好了糯米,提前把糯米用清水浸泡,待米软胀后装入袋子挂上一宿,让水滤干,拿到最原始的石磨上碾成粉,摊在凉席上晒过三五天后用布袋收好。到了元宵节这天,母亲就用一部分米粉制作汤圆。她先把木盆里的米粉加入适量暖水,用手搅和,形成一个硕大的粉团,接着将粉团切成一个个长方形的粉条,再切成见方的小丁。然后把小丁放在手掌中间搓,搓成浑圆形,把圆子中间捏得凹下去,以便装馅。馅多种多样,有红砂糖的,有桂花糖的,有红枣的,有黑芝麻的,当然也有实心的米粉圆子。母亲心灵手巧,包的汤圆洁白如玉,均匀圆润。我们小孩也学着做,可搓的汤圆不是太大,就是太小,不是圆锥的,就是椭圆的,母亲看了乐呵呵地说,这是“子孙圆”,有大有小才好呢!在狭窄的小屋里,在方方的八仙桌旁,我们一家聚在一起,享受着平常人家拥有的快乐与温暖,幸福与温馨。我们要是偶尔能搓出一个“标准”的,都会炫耀一番。家里的桌上、米筛上,一只只圆滚滚的汤圆,仿佛一颗颗白玉般的珍珠,晶莹剔透。
傍晚时分,父亲烧了一大锅开水,煮汤圆。稻草在灶膛里燃烧着,红红火火,满屋温暖。母亲把一个个光滑如瓷的汤圆下进大铁锅内,盖上锅盖,锅沿的雾气柔美地升起。等锅内热水沸腾之际,她揭开锅盖用勺在锅中轻轻搅动,这时原本沉在锅底的汤圆便会一颗颗欢快地跳跃着,争先恐后地挤上来。等到煮熟的汤圆全部浮出水面时,袅袅升腾的热气裹挟着芝麻糯米的清香就会扑面而来。祭拜完祖先后,全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吃汤圆。雪白圆润的汤圆甜而不腻,香而不粘,软滑可口,食后三日齿颊留芳。
“正月十五吃汤圆,八月十五品月饼。”吕原明的《岁时杂记》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明朝时,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童年的记忆,因为有了汤圆而甜蜜着。而今又到元宵节,久远的记忆在心中慢慢升腾起来,瞬间就弥漫了我整个的心灵,那是一种甜甜的、温暖的家乡味道。
吴建
新郑市领导调研扫黑除恶斗争和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工作
市供销社举办精神文明建设专题讲座
一城看尽黄河、长城和太行 山西忻州在杭州推荐旅游资源
龙海颜厝 : 召开新一届农村文化协管员业务培训会
2018年困难群众救助补助预算指标公示
元宵节汤圆香
小区绿化带堆放建筑垃圾?惠东设隔离密闭堆放点
江宁区将新增5个不动产登记办证点
【聚焦两会】畅谈两会各界别政协委员分组讨论
台风“山竹”将至各地全力防范
寮步:高考临近考生家长如何应对心理变化 专家为您支招
涟水县推进文化旅游事业向高质量发展
【文明创建进行时】市住建局:紧扣创城目标,提升行业文明
城南水厂新厂区交付使用 可满足150万人用水需求
滨湖社区“五老”积极参与小区业委会全覆盖及拆违控违工作
【税务】纳税人是小微企业,其认为自己依照相关文件规定符合免征残保金的条件,因此一直未缴纳残保金。现该纳税人需要进行税务登记注销,请问企业未缴纳残保金是否可以进行税务登记注销?
空港经济区工商分局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动员会举行
椒江区司法局多举措道助力农民工维权
刘和生在市广播电视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