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房间,崭新的办公桌,齐全的电脑办公设备……在淮南经开区越润染织有限公司,生平第一次来到如此“豪华”的办公室,18岁的戴守兰眼睛亮了!11月16日,从潘集区戴庙村来到经开区的企业,对于常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戴守兰来说,生命的轨迹就此改变……
一手联系贫困户,一手联系企业,让贫困户就业不再难;一面争取资金、编制项目,一面发展产业、致力规模化,产业扶贫的脚步愈发坚实。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优势,拓宽脱贫途径,带动贫困户解决难题,将脱贫攻坚的措施向细处延伸,向实处挺进。
今年5月,淮南经开区向潘集区芦集镇戴庙村派驻驻村工作队,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村情。面对31户贫困户的74名贫困群众,驻村工作队坚持“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开展工作。经开区工委、管委向全体职工、区内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出倡议,为戴庙村捐款31.8万元,有效改善了村内基础设施。
戴守兰家中姊妹四人,父亲种植酥瓜,原先家境还算过得去。自从妹妹被查出来脑瘫,父亲疲于奔命,颈椎和腰椎先后出现问题,重活累活不能再做,家里的生活愈发困难。自从初中毕业之后,小守兰就辍学在家照顾脑瘫的妹妹,再也没有出过村子,能够就业帮着家里分担一些,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
在编制戴庙村脱贫攻坚三年工作计划时,扶贫工作队了解到贫困户群众的务工需求,主动发挥资源优势,在经开区内梳理劳动密集型企业,与越润染织达成一致,首批安排4名贫困户群众前来就业,每人每月工资将在3000元以上,为他们早日脱贫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单独的宿舍,独立卫生间,配有电视和空调,这对于戴守兰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她那久违的笑容灿烂地绽放……
“从没有在企业干过,能否胜任这样的岗位?”戴忠患有糖尿病,和患有脑梗的父亲相依为命。从农村来到城市,面对新的环境,即将接受岗前培训,戴忠心里还是有些打鼓。企业负责人马利笑着鼓励他:只要肯学,只要肯干,没有问题!
马金平的丈夫去世后,她带着儿子、女儿生活。随着女儿考上大学、儿子上了高中,高昂的学费让家里生活举步维艰。为了贴补家用,她曾在窑厂里打零工,每月仅能够收入1000元。来到越润染织,除了月薪3000元以外,她的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夏天晒不到,冬天冻不着,工资也翻了2番。
对接、安置、培训……经开区协调企业对贫困户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妥善安排好衣食住行,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结合脱贫攻坚,经开区扶贫工作队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在戴庙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将零散的酥瓜种植户进行引导,向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方向发展。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40万元,建设了50亩蔬菜大棚,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大棚建好了,要调整产业结构,除了种植酥瓜,还能种点啥?
安排贫困户进住企业的同时,扶贫工作队又带着潘集区戴庙村的村支两委负责人,来到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建村,交流经验,现场取经,共谋产业发展。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3分没学到……咱们取长补短,先来学学这早春西红柿的种植技术……”潘集区戴庙村负责人坦言。
淮建村是淮南市早春西红柿第一村,既是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又拥有国家蔬菜标准园。
两个村的“高层会晤”,既有基层党建、又有产业结构调整;两个村的“技术碰撞”,既在交流酥瓜种植,也在学习早春西红柿种植;两个地标保护产品,将在扶贫互动中,焕发光彩……
醉汉命悬一线 塘厦铁骑英勇救援
(暖暖新年)春节拜年流行使用电子红包
新宁县交通运输局狠抓作风建设不止步
长沙市第十六次妇女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市发改委招商一部:精准招商得实效
精准扶贫,照亮生活的希望
民进唐山市委举行庆祝教师节成果展示活动
房县河流湿地引来八方客
G525(原S101杭沪线)海盐理洪塘桥至平湖界段2018年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即将开工建设
土海成“花海”
乘势而上 打造高质量信宜教育
[人民网]年俗注入新风尚
长巷村依托文化阵地推进移风易俗
世纪爱心国际投资集团到来凤考察藤茶产业
通城两违整治首战告捷
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高淳区集中签约多个重大项目
今日0时起油价上调92号汽油每升涨2角2分
荆州区完成小北门片区棚改清零任务涉及房屋68套
仙居:400支小分队倡导文明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