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后发赶超的“竹溪密码”


 通讯员 陈龙兵 报道:2017年,竹溪县在全省37个贫困县扶贫考核中居第二位,获得a等次,在全市考评中居第一位;2018年,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上,竹溪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17年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进位显著单位”;“双十星”创建、易地扶贫搬迁等“竹溪经验”、“竹溪模式”在全省推广。
一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缘何能在竞相发展中实现后发赶超?
密码在于竹溪县着力把党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把党组织活力转化为脱贫动力,精准实施党建脱贫“双推进”,推动党建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同频共振。
建强组织核心,筑牢脱贫攻坚堡垒。打赢脱贫攻坚战,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是关键。竹溪县坚持一个党组织一面旗,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引领作用发挥到哪里,让“火车头”带动“脱贫火车”走。坚持基层党建、精准脱贫“整县推进”,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按照“全地域、全领域、全要素、全功能”的工作思路,以同步启动、分类指导、样板示范、整体提升为基本方法,按照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办法,对15个乡镇、705个党支部进行调查排摸,据实划分为示范型、达标型、整转型三个不同类型,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确保基层党建全面过硬、全面进步。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紧盯脱贫目标,下足“绣花”功夫。为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不均衡问题,竹溪县淡化重点村和非重点村的思路,统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需求,把精准扶贫政策具体化为产业增收、创业就业、硬化公路、电子商务、安居工程、安全饮水、金融扶持、信息化覆盖、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十个到村到户”项目,统筹资金50多亿元,整县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打通了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抓好阵地建设,提升村级组织服务水平。为给群众脱贫攻坚提供固定服务场所,统筹推进贫困村基层设施建设,整合精准脱贫资金7800多万元,按照“多务合一”标准,完成106个新建、56个改扩建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推动实现县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全覆盖。
打造过硬队伍,强化脱贫攻坚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打造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战斗队伍。调整充实村支部书记队伍。结合后进支部整顿,实施“能人治村”行动计划,全面统筹全县干部资源,先后选拔82名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先后分期分批组织全县村(社区)支部书记、县直单位党务干部开展“抓党建促脱贫”专题轮训600多人次。不断优化第一书记队伍。调整第一书记38人,召回4人,增派58人,注重在脱贫一线选拔干部,以熟悉农村、熟悉农业、熟悉农民“三熟”为标准,先后选派144名干部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实现了全覆盖。全面激发党员干部队伍,开展共产党员户“挂牌亮身份”活动。借助年轻干部成长“墩苗”工程,先后选派21名年轻干部分赴北上广深、江浙、武汉等地开展驻点招商,选派137名干部到县精准扶贫、重点项目、信访维稳等基层一线锻炼,推动形成了内外协同、合力攻坚的良好格局。加强“脱贫攻坚人才”建设。针对基层脱贫攻坚人才较少,不能适应当前脱贫攻坚需要的问题,坚持分类育才,厚植脱贫攻坚人才根基。去年以来,先后对3200多名干部进行了电商基础知识培训,对1200名村民进行了电商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把2000名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培养成乡土实用人才。
创新活动载体,增强脱贫攻坚活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务实管用的载体作支撑,让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竹溪县坚持一名党员一盏灯,脱贫项目实施到哪里,党徽光芒照耀到哪里,让“一盏灯”照亮“一群人”。扎实开展“主题党日+双十星”争创活动。坚持把“双十星”争创与精准脱贫、项目攻坚、招商引资、信访维稳、六城联创、美丽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全县1.5万名党员每年“挂牌亮诺”承办各类实事9万多件次。同时,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全县9000多名无职农民党员变“无岗”为“有为”,主动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中来。深化拓展“四联四帮”活动。为了提振贫困群众的脱贫攻坚信心、降低脱贫风险,深化拓展以“部门单位结对联村,帮精准脱贫;党员干部结对联户,帮增收致富;城乡支部结对联建,帮“双十星”争创;“三队合一”结对联动,帮民生实事”为主要内容的“四联四帮”活动。打破单位包村界限,实行跨乡镇、跨村帮扶,省、市、县、乡镇共组建330支驻村工作队,整合全县干部职工6980人,实现“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全覆盖。开展“互联网+党建”助推脱贫攻坚活动。为破解竹溪物产“养在深闺人不识”难题,在抓党建促脱贫的过程中,运用“互联网+”理念发展农村电商,把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用于电商孵化,加速本地特色资源“触网”,开辟了一条“互联网+党建”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共吸引3.2亿元民间资本,培植扶贫车间151个,吸引5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带动众多贫困户年增收近万元。
完善工作机制,搭建脱贫攻坚平台。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党建扶贫常态长效化,必须在建机制、促长远上下功夫。提高政治站位,县委始终坚持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导向,旗帜鲜明地扛起主体责任,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会议,专题听取党建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定期到支部调研指导,层层传导压力,全面压实党建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双诺双述双评”制度,做到述职述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从严抓实“一岗双责”。全面推行“三责四挂钩”工作机制,即以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项目清单“三单”明责;以定期访查、观摩比查、专项核查“三查”督责;以督办通报制、周清月结制、序位管理制“三制”问责;全面实行“四挂钩”制度,把县领导联系乡镇(单位)的基层党建工作与其履职尽责考核挂钩,基层党建先进单位创建情况与本单位干部职工福利待遇挂钩,“十星级”党员考评结果与公务员年度考核挂钩,“双十星”争创考评结果与村干部工资报酬挂钩,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今年元至5月,组织开展基层党建专题督导2次,辐射15个乡镇85个县直单位,下发问题整改清单162份。
强化基础保障,夯实脱贫攻坚基础。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强化基层基础,提高服务群众水平,竹溪县坚持“一套制度一导向”,脱贫攻坚瓶颈在哪里,组织保障就落细到哪里,让“指挥棒”引领“加速度”。发展壮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村集体经济情况台账,采取一村一策的办法,逐村制定增收规划,按每村40万元标准对集体经济“空壳村”给予扶持,有力夯实了脱贫攻坚基础。大力实施村级光伏发电扶贫工程建设村级分布式光伏电站224个。争取党费专项扶持资金585万元支持34个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全面解决贫困户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问题,让贫困村整村脱贫、稳步出列。持续加大投入保障力度。为促使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之中,研究出台《关于实施村干部“安心工程”决胜脱贫攻坚的意见》,引导广大村干部扎根基层、安心农村、专注工作、担当作为,凝聚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2015年以来,县级财政每年专项预算2200万元用于提高村干部待遇。每年统筹100万元资金作为银行贷款贴息支持村干部创业。加大金融扶持增强“造血”功能。针对农村困难群众创业资金短缺、无力“造血”等实际,县、乡、村三级党组织逐级联动,下放资金管理权限,建立“户申请、村支部评议、乡(镇)党委审批、县委监管”的资金管理机制,重点村、非重点村分别安排不少于100万、50万的专项扶贫资金,截止目前,已累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15.13亿元,有效解决了银行“不敢贷”和贫困户“贷不到”、“贷不起”、“还不了”的瓶颈问题。

零陵:禁毒宣传走进富家桥
2018中国·桃花潭第五届龙舟赛:竞渡!竞渡!
今年金秋助学助学金全面提高 获助条件比往年宽松
市“双创”工作第24期市容周考核 郊区和经开区并列第一
宜春八中举办校园足球赛
党建引领后发赶超的“竹溪密码”
守护好一江碧水 鹤城区全力保护好舞水河
迈步在脱贫路上的水乡西石
全市小课题研究成果交流展示会召开
清明河乡开展“世界无烟日”主题宣传
百名优秀志愿者免费观赏冰灯
2018年度省残联对口帮扶颍泉区首期残疾人培训班开班
南靖:知名音乐人蒋舟到南靖土楼采风
开封小麦收购价格稳中略涨
高考首日我市各考点平稳有序
迎中秋庆国庆 济宁金盾医院举行心肺复苏技能考试
广清一体化农业专场招商会在清举行
《邹传安全集》首发式在深举行 李小甘出席
五保户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荆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