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魂 奏响南湖实体经济最强音

从149亿元到超1000亿元,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数字,筚路蓝缕,铸就了属于南湖区的这个辉煌时刻。
??从亿元企业到百亿企业,一个个铿锵步伐,诠释了南湖企业发展实体经济百折不挠的坚定。
??从科技“黑马”到“独角兽”,一家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崛起,展示了江南硅谷澎湃的创业激情。
??规上工业增加值、利润、利税领跑全市,r&d经费占gdp比重连续八年居嘉兴首位、全省前五……一项项no.1,展示了南湖区工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自信和豪迈……
??作为红船精神的发源地和南湖所在地,近年来,南湖区以“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为引领,在坚守中高扬科技创新旗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力高质量发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实体经济的量质并举。
??2017年,南湖区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首次超过1000亿元,正式进入千亿俱乐部,这一里程碑式的转变,让党的诞生地南湖区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激情四射地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新理念 重塑发展新格局
??截至上月底,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实现产值150.27亿元,同比增长28.4%。不只是闻泰通讯,在南湖区,百亿、十亿企业纷纷崛起。截至2016年,南湖区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了15家,其中超20亿元企业达到了5家,2017年新增20亿元企业2家。
??数字是最好的记录者,更是近年来南湖区实体经济飞速发展的见证者。
??南湖区经信商务局《2005年南湖区十大突出贡献工业企业名单》显示,当年新科状元是中华化工公司,这也是南湖区历史上首个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2014年,南湖区新晋的当年度“十强”企业,其产值仅170多亿元,其中闻泰通讯销售收入还只有45亿元。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正是十几年的艰苦跋涉,才有了南湖工业经济的辉煌时刻。
??2005年,刚刚按实运作的南湖区,不仅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更没有形成一定集聚效应的产业,南湖需要也必须加快实体经济的发展。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首次提出了“工业立区”发展战略,2013年底又提出了“工业强区”战略。
??在2017年1月召开的区委九届三次全会上,南湖区提出“四个年”活动,以科技创新攻坚年、平台载体提升年为重点,加速推进全区实体经济。在上月底召开的区委九届五次全会上,南湖区再次提出新“四个年”,以科技创新攻坚年、“双招双引”突破年、平台载体提升年、优质服务示范年,聚焦聚力南湖高质量发展。
??新理念、新思路、新业绩。正是沿着加快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坚守实体经济的战略,近年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南湖区实体经济诞生了一个个第一,创造了一项项奇迹:
??规上工业规模奋起直追,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149亿元,迅速突破1000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0%以上。
??产业集群异军突起,新一代电子信息、机电装备、特钢制品产值均突破百亿元,形成三大百亿产业集群。
??平台提升再突破,嘉兴科技城扩容升级列入省级重点科创平台和国家级双创基地,基金小镇入选省首批特色小镇,省级旅游度假区湘家荡景区扩容至全域。工业园区“二次创业”步伐加快,省电子商务示范产业基地南湖新区电商(文创)产业如火如荼。
??在2017年下半年公布的2016年省工业强县(市、区)排名中,南湖区以一年晋升16个位次的出色表现,成为全省89个县(市、区)进步最快的地方。
??新引擎 澎湃发展新动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南湖区积极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培育了一匹匹“黑马”,“刷”出了一个个属于南湖的奇迹。
??客户不仅有国内的小米、华为、联想等品牌企业,“朋友圈”更拓展到了印度、俄罗斯、南美等国家和地区……不到十年时间,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手机odm企业。
??闻泰通讯成功的秘诀何在?公司副董事长肖学兵给出的答案是“科技创新”,每年,闻泰通讯都会将15%的利润用于科研,这成为闻泰成长为“独角兽”企业的原动力,目前企业已拥有核心发明专利500余项(17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南湖区,一批全球、全国和业内的“隐形冠军”迅速崛起,在他们中有全球单一地区最大的压缩机研发制造企业——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客户涵盖全球汽车市场80%份额以上汽车集团的嘉兴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香兰素、全球第五大丙烯酸生产商的嘉兴市中华化工有限公司和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国内最大的igbt功率半导体芯片和模块研发制造企业嘉兴斯达半导体有限公司……
??博弈资本市场,南湖区的卫星石化、博创科技、亚特电器、新湖中宝、民丰特纸等5家企业还先后在境内外上市,“亚特管道”、“和达科技”等9家企业挂牌“新三板”。
??一片茂盛的森林背后,必然有着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链,则是推动南湖区实体经济加速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引擎。
??作为国内“创业型科技城(园)”的旗帜和代表,近年来,嘉兴科技城先后引进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两大平台,同时还成功共建省、市重点实验室10个,研究所、工程中心21个,省级企业研究院10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中心28个,与150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眼下,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正在南湖区打造国内首个柔性电子产业高新技术特色小镇。
??借助接轨上海的东风, 2017年4月,南湖区又与上海高校合作,成立了上海大学(浙江)新兴产业研究院,成为嘉兴市第一个与上海高校合作的产业研究院。2017年7月下旬,又以县级层面,就国家级创业创新基地建设与上海市杨浦区签订了框架协议。
??区委人才办数据显示,近5年来,南湖区累计引育“国千”专家48名、“省千”专家32名,市级领军人才224名,数量领跑全市。嘉兴科技城也先后被认定为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浙江省留学人员创业园、嘉兴市人才改革试验区,成为全省唯一的首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
??新文明 一湖清水泽千秋
??党的十九大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了党章,在南湖区,淘汰落后产能的行动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以“亩产论英雄”,南湖区加速工业企业绩效考核,不断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2017年,全区共关停淘汰低小散企业(作坊)1600多家,完成市目标任务的470%多,腾退土地2500多亩,涉及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完成进度在全市各县(市、区)排名中位列第一。
??通过打好“机器换人”、两化融合、零地技改、“低小散”企业“退散进集”、加大技改力度等组合拳,南湖区实现了动能的加速转换,有力推进了全区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城乡环境建设方面,南湖区铁腕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庭院创建等重点工作,五年来,全区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225.31万平方米,累计拆除违章猪舍约505万平方米。生猪存栏从108万头下降到8.5万头,出境断面水质由劣ⅴ类为主转变为ⅳ类为主,十多年来首次出现ⅲ类水。南湖,再现江南秀美水乡的迷人景象。
??“我们要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带领村民绿色致富。”新丰镇竹林村党委书记陈云华对新农村建设信心满满,这个曾经一到夏天就蚊蝇乱飞的全国“闻名”的养猪重村,如今正向aaa级景区村庄快速蝶变。

福州市政协委员热议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
户外舒爽些了
四川汉源:山体滑坡致46间农房被埋 23人成功避险
我市开展住宿场所卫生检查
孝南强力推进“禁鞭”工作
创新为魂 奏响南湖实体经济最强音
白云公安分局红山派出所开展行业场所消防安全检查
这样“挤一下”就能完整去除虾线!赶紧告诉妈妈,so easy!
新华网评:提升乡村旅游要立足“三农”
盛茂林主持召开市十四届政协第五次主席会议:进一步提高政协工作质量和水平
校友报到日吸引上百高校校友会
武钢资源集团大冶铁矿有限公司和黄石文旅投集团公司正式签订合约
我市召开脱贫攻坚大讲堂暨秋季攻势动员会
全省首例生态环境“刑附民”公益诉讼案庭审 被告人认罚
10载端午百家宴凝聚浓浓邻里情
东化社区开展中秋节走访慰问特殊家庭活动
延安市新区高级中学2018年部门综合预算说明
整装再出发(退役军人之歌),演唱:爱乐交响乐团合唱团
中共托克托县第十四届委员会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第十六次会议
省人社厅今年将推出92场专场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