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室外温度达到35摄氏度。在人民路一家大型商场门口摆放的一台免费冰柜特别显眼,冰柜后墙上写有“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交警同志,热了累了,这里是你们的补给站”,冰柜里摆放了几十瓶矿泉水。
(《安庆晚报》8月3日)
在高温酷暑下,免费冰柜里的矿泉水具体而细微,折射出的城市“温暖”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正是这样不断积累的小细节涵养着城市的爱心,也给我们带来应有的启发与感动。确实,酷暑中汗流浃背的环卫工人、挥汗如雨的交警、马不停蹄的快递员、晒得发黑的外卖小哥……正是他们的坚守,城市生活才有了基本的保障,也正是他们挥洒汗水的付出,我们这座城市才能健康有序的运转。他们的辛劳,已成为炎炎夏日中城市里的一道风景。因此,酷暑中免费冰柜里提供的冷饮,送出的这份清凉,体现的是爱心,承载的是企业对酷暑中户外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令人欣慰的是,类似“酷暑送清凉”的消息在宜城正不断的传来:如人防部门定时开放城区的防空洞,方便广大市民纳凉休闲;一些沿街的商家、单位主动为环卫工人提供休息场所,让他们在高温酷暑中感受一份清凉;图书馆、书店,也为群众纳凉提供方便……这样的小事,特别能体现城市的“温度”。可以说,在我们城市,从来都不是冰冷的高楼大厦和淡漠的人心,而是有许多这样暖心的细节。
现实中,曾有人不断地感慨“世风日下”、抱怨“善心不在”,应该是忽略了身边类似这样的温暖细节,没有发现生活中这些无时不有的爱心。如果我们都能伸出温暖关爱之手,体现出人文的关怀,那么涓涓细流定能汇成巨大的暖流,温暖着我们的宜城。
同时,这次“酷暑送清凉”也在启迪着我们,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面对这滚滚热浪的盛夏,我们的“高温福利”在刚性上必须得到切实保障的同时,还需要在柔性上、在“城市爱心”上,倡导和推动“高温福利”以其它的形式出现,让类似的“酷暑送清凉”在城市中不断地得到传递,共同为高温下的劳动者送去关心、送出清凉,以体现城市对劳动者和普通市民的关注和尊重。当一座城市有了越来越多这样的传递,更多的人才会拥有归属感,我们这座城市也才能成为宜居之城。当然,如何让类似“酷暑送清凉”不再成为新闻而常态化,这需要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乐于献出爱心、积极释放善意,更需要城市管理者给予相应的政策引导和支持。若此,我们就能不断地奏出这些都市生活中让人感动的和谐交响曲。
云霄县环保局:2018年“清水蓝天”专项执法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大连慈善总会节后接收第一笔善款
我市51家持证“上岗”
副省长曲孝丽在我市调研时强调
住建部原副部长:房地产税拆成4个 可烫平泡沫
让“酷暑送清凉”常态化
切实将王继才精神传承下去
德州20个社区留守儿童享专业服务“四点半学校”引进社工
市水务局党组副书记彭大杰同志主持召开梅州水库新入职员工思想工作交流座谈会
市交通运输局深入推进联合执法工作
北京:义务教育学校拟9月起提供课后托管
二一九公园南湖开始热闹起来 湖泊游泳要量力而行
长沙市民收到智能电能表更换短信 将免费分批进行
我市全力构建安全生产信息科技支撑体系
李公乐:做好今冬园林绿化准备工作 迅速掀起黑臭水体治理热潮
李公乐、王新伟等领导参加城区园林绿化项目现场观摩活动
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林金树退休的通知
德安县蒲亭镇“五一”节日期间彩钢瓦整治不放松
教育部门发布提示 解密录取通知书的那些事
普陀桃浦新杨和苑垃圾分类一周显成效
我市建立首个林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