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传承中华文明的要义在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内在要求。
  文化渊源:中华文明的独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深度发掘、传承历史悠久和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深刻认识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实践价值。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化进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内涵丰富、包容并蓄的价值体系。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来自于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曾任美国国务卿,也是美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基辛格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曾在《论中国》一书中写道:中国几千年以来得以延续至今,主要靠的是中国平民百姓和士大夫信奉的一整套价值观,而不是靠历代皇帝的镇压;中国之所以挺过近代不堪回首、屈辱百年的列强压迫,仍然维持一个独立的中央政府,没有使庞大的帝国分裂,靠的是中国人民的坚忍不拔和文化自信。基辛格博士首先从晚清时期的中国谈起,论述了几千年中国农业社会相对稳定、富足的社会原因,以及在外部世界已经现代化、工业化的情况下,仍旧坚持保守封闭、愚昧无知、妄自尊大、封建专制的社会状况。作为一个外交家,他不是仅仅陈述了朝鲜战争、中美建交等重大外交事件,而是通过中美关系这一主线,着重分析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和外交习惯。而这一切都来源于中华文明的独特性。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基辛格在分析了近代中国经历的历次危机以及中国政府和人民应对危机的方式与内在凝聚力后,认为中国仍能保持主权的独立性和文化的完整性,最根本在于中国人民的忍辱负重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中国人民靠着坚忍和自信,通过艰难抗争为日后中国的复兴带来了希望。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基辛格的判断,中华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而不断发展繁荣,也必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寄托。
时代要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华文明在近代遭遇西方文明的巨大冲击,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裹挟之下的技术优势和价值观的来袭,中华文明依靠宏博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吸收、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的精神是痛苦的。但是站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中国人民不能顽固守旧,中华文明更不能固步自封、孤芳自赏,否则必被世界潮流所湮灭。近代以来,众多仁人志士不断追求探索强国富民、振兴中华的道路。然而,道路总是曲折的,革命先驱们在付出巨大牺牲后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能够引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马克思主义。
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我们对中国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深刻把握,源于对世界潮流发展的准确判断,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的笃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深刻把握中国的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彰显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下应时而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用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积极主动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
基本路径: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必须与各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巨大的战斗力和创造力。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找到了马列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回顾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岁月,我们不难发现,机械教条地照搬马克思主义和别国经验给我们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历史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深刻地告诫我们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更加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习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传中华文明,兴中国之魂,离不开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的实际,更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历史的必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必须坚持三个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必须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必须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高 伟 作者单位:中共阳泉市委党校)

隐藏式摄像头、耳机 有人高科技诈赌不成反被敲诈勒索!
华州区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及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推进会
太和县委书记杨波开展贫困对象遍访活动
安宁恒大金碧天下天然气不通
资兴市领导调研蓼江镇扶贫工作
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农产品抽样快检 保障市民菜篮子安全
痛心!下水捞钓竿遇意外洛阳男子不幸溺亡
柴桑区城门派出所为一名“黑户”儿童补录户口
我市新增9家省级创新平台
探秘怀化博物馆镇馆之宝——“中脯王鼎”
佳木斯市连续七年荣获“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
海口四家公安分局人口和 出入境管理服务中心揭牌
进一步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何文赴永华村调研
暑假返程高峰 临沂交警严查客运车辆各类违法行为
运城市2018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综合考评指标及任务分解
工资调整有依据 今年我市企业工资指导线“出炉”
香港驻湖南联络处来常德考察调研
我市召开重点工作大督查第一季度工作汇报会
顶呱刮新年盛宴大派送活动首期抽奖威海彩民喜获汽车一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