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松滋龙王井古生物化石发掘又有新发现!

  龙王井古生物化石保护性发掘又有新发现。4月26日召开的松滋市古生物化石保护性发掘成果交流会透露,经过中科院专家20多天的努力发掘,龙王井村不仅出土一大批鱼类、鸟类、爬行类等化石,而且同步开展的地质结构、古环境气候综合研究表明,松滋化石点是世界第二个非常重要的陆相petm事件研究点。
  (蜥蜴肢骨)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会主席张江永报告了此次发掘成果。据了解,此次发现采集到的标本包括:30多块植物化石,10多块昆虫化石,114块完整鱼化石,2块松滋鸟头骨化石,2块金龙鱼头骨化石和1块蜥蜴肢骨化石等珍贵标本。
  (江汉鱼)
  在发掘的同时,中科院还开展了地质结构、古环境气候等方面综合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松滋化石点是继美国bighorn后的第二个非常重要的陆相petm事件研究点,对研究阿喀琉斯基猴出现及辐射演化的环境过程、评估全球变暖背景下生物的响应过程及机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阿喀琉斯基猴”的发现者倪喜军教授建议,松滋作为世界上第一只猴出现的地方,要将科学普及与本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尽快建立原址保护馆,获得化石保护与经济发展双重效益。
  (中华金龙鱼)
  松滋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周京宜对中科院专家的辛勤劳动表达了感谢。他说,松滋市将充分吸收专家的意见,责无旁贷抓保护、科学有序抓发掘、顺势而为抓开发,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还原历史故事、挖掘松滋文化,努力将松滋打造成为古生物化石科研基地和科普旅游胜地。
  百科:
  陆相petm事件
  在古新世与始新世界线(p/e)时期的短时间内发生了一件全球性增温事件,被称为古新世—始新世最大热事件(petm)。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事件)是发生在早新生代的一次极端碳循环扰动和全球变暖事件,主要表现为大气co2浓度快速增加和全球增温。研究显示该时期全球地表温度增加了5~6℃,高低纬度间温度梯度减小,同时伴随有水循环加快及大规模生物灭绝、演替和迁徙现象。
  据估算,petm时期从地层释放到表生系统的co2总量同预期人类过去与未来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总量可资对比,因此国际学术界将其视作预估今后可能发生的增温效应、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的重要基础。

专家解读《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 为民理念贯穿始终
心理疏导帮扶涉罪未成年人
5位升6位!资阳新能源车专用号牌启用
关于印发《唐山市2018年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雨湖区召开2018年教育工作会议
关注!松滋龙王井古生物化石发掘又有新发现!
柳江区:组织部长讲党课
南平市安监局到邵武拿口开展非煤矿山安全检查
贵溪打好服务组合拳助推实体经济提档加速
金水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凤城市住建局喜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状”
广州市农业银行涂政达副行长带队到区公安分局考察交流
怀化市质监局开展“12365局长接线日”活动 当场查封4台电梯
副省长魏国楠到我市调研民族宗教工作
李昊天到乡镇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及“河长制”工作
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治市推进绿色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创建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贵阳市生态委检查清镇市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完成情况
茂名市循环经济示范中心项目建设工作动员会在信宜召开 李红军出席
衡水市去年完成造林绿化34 万亩
开平区伊斯兰教清真寺扎实推进“四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