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今天,汶川地震的消息曾牵动着每一位衢州人的心。为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衢州晚报推出《震后十年·特别报道》。
10年前的那场大地震,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灾区恢复重建怎么样?群众日子过得怎么样?
5月3日—9日,人民网、新华网等17家中央新闻网站,千龙网、澎湃新闻、大众网、华龙网、红网等18家部分援建省(市)主要新闻网站,以及搜狐、新浪、网易、腾讯等商业网站和四川省内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兵分两路,分别走进四川省的阿坝州、绵阳市、德阳市、广元市等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实地探访当地的奋进与巨变,展望未来新发展。衢报传媒集团特派记者周洋作为浙江省唯一一名地市级媒体记者,也全程参与这次活动,见证灾后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创新讲述灾区新故事,全面回应网友对灾区的牵挂和关切。
超过360万人为遇难同胞献花
衢报传媒集团记者 周洋 文/图 林家骏 整理
5月2日 衢州
这是一篇回忆日记。记者周洋从回忆2008年一期介绍成都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开始,到开启天府之旅,前往心心念念的天府之国,如愿地体验到了天府之国的美景、美食,全方位地感受到了生活在成都平原的“巴适”(四川话舒服之意)。
回忆起当年的5月12日中午,当他在寝室和小伙伴打着网络游戏的时候,一个四川的小伙伴突然掉线,怎么都不回应,紧接着就看到了汶川地震的新闻播报。这个时候,他不安地一个个联系四川的朋友,除了关心四川的伙伴,还关注着救援的动态,更希望自己能多贡献一些力量。
百年好合爱情谷景区
5月3日 成都
这一天,记者周洋抵达了成都。成都离衢州很远,远到太阳都比衢州晚落晚出一个小时。在经历了近2000公里的长途跋涉,10年后的他终于再度踏上了这座美丽的城市。
5月3日,以“奋进·巨变·展望”为主题的汶川大地震10周年全国网络媒体四川行活动在成都正式启动。记者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跟随着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40多家网络媒体深入汶川地震受灾区展开采访。
采访活动分为两条线路,一路前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一路前往绵阳与广元二市。因为浙江省对口援助的青川县隶属广元市,记者分在了第二条线路。
在这条线路中,他将采访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网络扶贫示范点;采访在5·12地震中被埋矿洞127小时获救的彭国华;采访擂鼓镇盖头村的新农村建设以及震后重组的家庭;还将探访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等等。
5月4日 绵阳市安州区
十年前,这里还叫安县,那场惨烈的大地震带走了这里1571条鲜活的生命;而今,这里已经成为了绵阳的市辖区,人们早已走出了那场地震的阴霾,追寻着各自的幸福人生。
这一天,记者跟随汶川大地震10周年全国网络媒体四川行活动走进了安州区,感受到了这十年居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因为当天是五四青年节,他特别关注到了返乡青年在灾后重建、脱贫致富上发挥的巨大作用。他们都想为家乡做些事情:一个曾经在开化和江山待过的青年在“羽翼丰满”之后卖掉了嘉兴的房子,带着妻子回到了老家安州区开始了创业,他承包了820亩荒山,发展原生态土鸡养殖,当起了“鸡倌”;有位94年的年轻人返乡创业然后父亲以为他“脑子烧坏了”,最后却因为心地善良和有责任感被推举成为村民主任,誓要引领村民致富;还有年收入30万的设计师返乡打造民宿并带动就业,更是信心满满地要为家乡设计一个未来。对于他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年,“归来”是你给家最好的礼物。
5月5日 绵阳市北川县
这一天天还未亮,记者周洋就收到了母亲的微信:“四川又地震了,你没事吧?”半梦半醒的他一头雾水:“啊?怎么没有任何感觉。”
打开微博,搜索了地震咨询,才知道当天凌晨四川宜宾发生了3.4级地震。为了让母亲放心,他又回了:“宜宾在四川南边,北川在四川北边,很远的,而且才3.4级,没事!”“那就好了。”母亲回道。
记者赴川采访已经第三天了,尽管人在千里之外,却依旧被家人牵挂着,而当天跟随汶川大地震10周年全国网络媒体四川行活动深入震中北川县的采访,更让他感觉到“家”这个字的千钧重量。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里,记者看到了5·12地震时被破坏的物品、救援照片、救援工具等;看到了北川县城依然保存的残垣断壁;看到了已经组建的“互补”的家庭等,这些都震撼着记者的心灵,而其中一份特殊的家书,让记者再也忍不住眼泪……
四双鞋子 无数个家
5月6日 江油市
当天,是记者周洋到四川的第四天,记者每天都与一位位采访对象面对面,回忆过去,谈论变化,他深切感受到他们的乐观。
谈起最困难时全国同胞对自己的帮助,他们的眼里还是会闪起泪光——
“这份情一辈子都不会忘!”
江油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成长的地方,在太白公园的东北角,有一个感恩园,是为了感恩全国同胞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中对江油的鼎力支持与无私奉献而建立的。同心鼎、同心墙、爱心广场、感恩诗苑……感恩园里处处精心的设计透露着“感恩”这一主题。在牛飞村,当地的沈艳燕说:“别人那么帮助我们,我们自己更应该行动起来。只有我们富起来了,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感恩!”而彭国华,这位在黑暗的矿井下坚持172小时后,被亲人、工友、解放军救出,被称为“最牛矿工”的人一直在寻找恩人们。在今年4月9日,彭国华夫妇带着一面印有“天灾无情、大爱无疆”的锦旗,赶往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感恩曾经救治他的医生们,并为医生们送去家乡的蜂蜜和自家绣的鞋垫……
地震纪念馆内部
5月7日 广元市朝天区
一路走来,记者周洋看到地震带来的破坏依然残留着,但是更多的是美好。
太阳在白云间玩起了捉迷藏,将起伏的群峦照得一片明一片暗;山花放肆地开,大把大把的橙黄、玫红、淡紫斗着艳,让穿梭其间的粉蝶成了最淡的颜色……
真想把生命挥霍在烂漫的川北大地,听着羌族少女的沙朗,折下枝头金黄的枇杷;邀请李白门前的明月,同喝一杯老酒;再登上剑门关,与孔明先生来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
旅行的意义想必无须多言,而在跟随汶川大地震10周年全国网络媒体四川行活动的探访中,记者看到太多地震受灾同胞因为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改善了生活,走出了贫困。你的诗和远方里,有他们幸福的微笑。
在江油市的百年好合爱情谷景区穿行,看到了爱情;在北川县曲山镇石椅羌寨被几位身着羌族服饰的姑娘给挡住喝蜂蜜酒,看到了文化;在山势险峻的剑门关看到了感恩,所有黑龙江游客凭身份证可以免掉大门票费用,而且终身有效……
北川遗址摆满白花
5月8日 广元市青川县
当天,记者周洋跟随汶川大地震10周年全国网络媒体四川行活动走进了震后浙江省对口援建的青川县,采访到了青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自强。得知记者来自浙江衢州,他很亲切。他准备了一些话想对衢州的乡亲说。扫一扫二维码,看看他说了什么?
母亲的横幅
5月9日 广元市青川县
青川淅淅沥沥的小雨像在为记者们饯行,他们也即将踏上行程,回到天南地北——带着采撷好的素材,带着满满的收获,带着精彩与感动,带着祝福与感恩……
最后一天,感触也特别得多。作为一名来自浙江的媒体人,记者周洋对“青川”二字再熟悉不过了,那里有浙江援建者挥洒的汗水。当他真真切切踏上这方土地,看到了这里的今昔对比,听到了乡亲们发自内心的“浙江亲人”“浙江恩人”话语;看到了感恩墙上刻着我们报社同事的名字;看到了衢州援建的马公乡现在的面貌……从没哪一刻,能让他如此为浙江自豪。
江油感恩园
感恩文化墙上刻着记者的同事祝建辉的名字
王蓉在地震中失去了丈夫,她选择了坚强,重组家庭。
在外太空作战? 特朗普欲建“太空部队”
市委理论中心组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学习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
北京市保障房中心正安装人脸识别系统 陌生人多次进出公租房自动报警
徐州市民宗局开展行政执法培训
潼关县农业发展瞄准大旅游 寻求新突破
震后十年·特别报道|回访:震后十年探访日记回访
安康家园小区一下雨楼道就被淹 业主回家先趟水
广丰区名老中医集体下乡义诊
市委召开第65次常委会(扩大)会议
春节期间:铁路公路客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山西农谷榆次红星苹果标准化技术合作协议签约
昆明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工作
海宁市经信局为260余名企业家举办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中美贸易摩擦大型论坛
南芬农商银行正式挂牌成立
大鹏新区启动社工宣传周活动
组团“取经” 脱贫“阳光”就在乡村小路上
唤醒城市文明 尊重“城市美容师”
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牵线搭桥 更多新疆美味入甬来
出行提示:中秋假高速不免费 危化品车交通管制
嘉鱼:以文化人倡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