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常州成为“工业明星城市”的历程和启示
康永超
改革开放初期,常州因“工业明星城市”备受国内外关注。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团来常州学习取经;1万多位外国人,包括3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来常州考察访问。作为当时全国69个普通中等城市之一的常州,是凭借什么脱颖而出成为闻名各地的“工业明星城市”的?
有着实业立市的城市精神。常州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出生于常州的盛宣怀,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在实业领域先后创造过11项“中国第一”,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刘国钧较早在常州倡导“机器革命”,他创办的大成公司成为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纺织公司,他被誉为“纺织巨子”。新中国成立后,常州从各级政府到企业家一直保持着重视发展实体经济的传统。尤其改革开放后,常州实体经济发展活力得以充分释放和激发,推动民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有着规模可观的企业家群体。改革开放之初,常州即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家。他们的出现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群体现象。比如,在1987年江苏省人民政府首次表彰命名的197位乡镇企业家名单中,常州就有22位,仅次于无锡和苏州的各28位。这些企业家,不仅尊崇实业,而且有着顽强拼搏的强烈的企业家精神。
有着若干全国第一的产业链布局。20世纪80年代初,常州通过产业集群模式,打造了柴油机及手扶拖拉机、灯芯绒、卡其布、花布、化纤、收音机、塑料、玻璃钢、自行车等“九条龙”产业链条,拥有100多个处于领先地位的优质工业产品。其中,全国独家生产的产品就有15个,产量排全国第一的产品有13个,占全国产量一半的产品有16个。常柴牌柴油机、东风牌手扶拖拉机、金狮牌自行车、红梅牌照相机、荷花牌灯芯绒、幸福牌电视机、星球牌收录机风靡全国。灯芯绒、卡其布出口量是全国第一。1983年,在当时全国69个中等城市中,常州的人均工业产值、劳动生产率和财政收入总量均名列第一。1984年,市区国有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倍,并且创造了一个城市没有一个亏损企业的纪录,在国家经委表彰的全国120个经济效益好企业中,常州占到全省受表彰企业的1/3。当时,国家举办工业展览会,各地工业企业都以省为单位参加展览,只有常州和大庆被特许单独设馆。
有着政府的高效组织和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之初,常州的工业结构呈现为地方企业多、中小企业多和集体企业多,规模上大多属于中小企业,这为地方施展和发挥自主权创造了条件。通过政府力量的调控和推动,常州形成了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一条龙协作”地方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独特形式。这个过程中,政府在当时的环境下,比较好地遵循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助推形成了在当时有着良好市场需求的众多产业的兴起和壮大。
有着“敢为天下先”的改革气魄。“工业明星城市”的形成,不是单纯依靠工业发展就能达到的,它是当时常州浓厚的改革氛围下的产物。改革开放初的常州,既是“工业明星城市”,又是“改革明星城市”。1982年,常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后,在经济管理、计划管理、工业改组联合、财政税收、银行信贷、商业体制、劳动工资、物资管理、外贸出口、科技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综合改革探索。与之相应,一些全国性改革试点项目也先后被安排到常州。1982年,国务院批准常州率先进行补贴出售住宅试点;1983年,国务院同意常州在全国率先实行城市财政包干体制;1984年,常州分别被确定为全国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和全国实行厂长负责制试点城市;1985年,常州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1986年,常州分别被确定为全国社会发展综合示范试点城市和全国第一批城镇住房改革试点市;1987年,常州被确定为全国中等城市机构改革试点市;1988年,常州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这一过程中,对常州而言,许多改革或是首创,或是走在全国前列。有了“敢为天下先”的浓厚改革氛围和精神气魄,便形成了整体宽容的改革环境,政府在此过程中也推出了许多其他城市所没有的创新举措和政策,通过承包、改制等方式积极探索搞活企业,直接催生了“工业明星城市”。
20世纪80年代常州成为“工业明星城市”的做法和经验,对今天常州打造高质量“工业明星城市”有着重要的经验启示。从改革开放初常州成为闻名遐迩的“工业明星城市”看,常州要打造高质量“工业明星城市”,除了要根据形势发展要求,采取新的有针对性的创新政策和举措外,还要遵循20世纪80年代初常州得以成长为“工业明星城市”所呈现出的一些基本规律,在原来所拥有的“工业明星城市”品牌形象基础上,推进打造高质量“工业明星城市”。包括:要有实业立市的城市精神,要有全国一流的产业链布局,要有一批深受市场欢迎的工业品牌,要有一批卓越的企业家群体,要有重改革重创新的浓厚城市氛围,要有政府作用的充分有效发挥。打造高质量“工业明星城市”,要聚焦推动常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通过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围绕这些重要要素加力提升。
来源:常州日报
本市要闻
为你骄傲,我的衢商!他们为何受到隆重表彰,看过你就明白了
诏安县建设乡:情暖帮扶贫困户 打响扶贫攻坚战
黄州区第四期“黄梅挑花”就业技能培训班开班
政企强强联合 激发青秀区创新创业新活力
康永超:30多年前,常州成为“工业明星城市”的历程和启示
彭伟会办花木节筹备工作强调:展现沭阳特色 办好花木盛会
黄陵古镇闹年俗:舞龙灯、踩莲船、捉蚌精
市教育局:以义务教育常规管理示范校评估促教育均衡发展
人民网评:“三个扎实”为内蒙古擘画新明天(于石)
昆明市五华区园林绿化局134号、139号路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公示
人民网:成昆铁路乐山段发生水害多趟列车受阻
湘府路快改项目芙蓉路以西主线道路10月通车 “芙蓉朝晖”街景你期待吗?
就喝一杯啤酒也可能酒驾
陈杰:紧盯节点抓落实 确保实现“双过半”
【守护好一江碧水】湘潭市落实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工程”工作纪实
孙志刚:用苦干实干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
印台区市场监管局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找准精准脱贫路 甩掉穷帽换新颜
泰马君悦山亲子公益跑代表走访受助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