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明墟骑楼)
5月25日上午,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召开畅聊凤凰汇第三期之“公明墟的明天”头脑风暴会,光明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光明新区文体教育局、公明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和多名相关领域的专家齐聚现场,为陷入“文物与危 楼之困”的公明墟出谋献策。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创造文化遗产新价值当天上午,与会人员前往公明墟,实地走访了解公明墟现状,听取公明社区工作人员关于公明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房屋以往的修缮改造情况及目前的困难窘境等情况汇报,随后参加头脑风暴会。
会上,建筑师、城市规划专家、学者大咖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纷纷围绕“历史街区保护”、“历史建筑活化”等议题,通过案例分享及经验交流,为公明墟活化利用建言献策。
未来+城乡营造学院创始人、土木再生共同发起人黄伟文首先指出,公明墟周边人流密集、交通繁忙,商业价值仍然存在,建议将公明墟规划成步行街,增加参观体验。根据公明墟内遗产多为房屋的特点,他认为运用传统文物保护形式不利于房屋建筑保护,并通过案例分析详细讲解了新遗产保护的集中方式、类型及利弊,建议运用新遗产的保护方式,从兼顾文物保护、利用和开发的角度出发考虑,用可持续 发展的目光看待旧建筑的保护规划。普集设计合伙人尹毓俊认为,当前燃眉之急是解决公明墟房屋结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因此,在活化利用之前,要对公明墟进行“全盘诊断”,通过加固措施稳 定整体结构。同时,要借鉴不同地区活化利用古建筑的经验,制定相应的策略、指导方案和规划纲要。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设计总监刘磊认为,对公明墟的保护要从本地文化出发,原汁原味还原区域特色,才能吸引 更多市民的关注。
城市规划专家冯果川同意加快对房屋结构的检测、加固,他认为,公明墟反映的是当地居民的生活,因此在规划设计时,要以当地居民需求为主。建议依托类似NGO的组织(非政府组织),与当地居民一起生活,了解居民现实需求,从而进行“接地气”的改建。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提升城市文化内涵。记者此前实地走访公明墟。从熙熙攘攘的沿街商铺拐入公明解放街,热闹的景象渐渐散去,进入视线的是具有浓郁岭南文化特色的骑楼,房屋呈长条形结构,房间内部深达几十米,房屋外围可以看到一些业主自行改造增加窗户、粉刷外墙的修补痕迹。
据了解,公明墟街长200米,现存大量清末民初建筑,部分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但由于年久失修,墙面风化剥落甚至出现裂缝倾斜,阁楼木板已开始腐朽,自然老化严重。部分建筑成为“危房”不能被使用,出于安全考虑,被界定为危房的房子已封窗封门,不再住人。公明墟的保护、改造确实迫在眉睫。针对公明墟保护及改造方向,公明办事处主要负责人黄文胜表示,有些城市在现代化过程中造成了历史文物的损坏、破坏,公明墟的保护与开发要在吸取这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树立以人为本的前提,并根据公明的发展实际,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开发方案,同时在设计中结合骑楼、古墟、粮仓、古井等文化元素、文化风格进行全盘规划,保持街区风貌整体性。他指出,公明具备丰富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文化底蕴深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公明墟的规划发展要与公明的产业发展之路、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建设、光明新区“城市副中心”的打造等发展定位相结合,让活化利用后的公明墟既适应经济发展,又能保有文化本身的历史价值,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假期结束前夕 省内周边亲子游很火爆
序时未过半 完成已过半 龙文区“抓生态”投资进展双过半
市城投公司工会为贫困职工排忧解难获点赞
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试运行
城市道路绿化如火如荼
光明新区“公明墟的明天”头脑风暴会
2018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
泗洪:护花使者
与民同心为您守护
邵阳县安监局认真做好省运会期间信访维稳工作预案
今天“立秋”烟台今天最高气温34℃ 注意防暑降温
犍为县召开木竹材经营加工企业林业法律法规暨安全生产培训会
2018“紫塞春晖”大型人才交流会启帷
人民调解员助力交通整治 引导司机群体自觉遵纪守法
我市交警部门统一行动查处酒驾62起
洛阳小所村安置项目加快推进
上饶公布一批人事任免,共涉及15人职务变动
2018海绵城市国际研讨会下月西安举行
上半年完成全年棚改任务超九成 十堰3.15万户家庭住上公租房
我市5名小学足球队员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