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春(右)向村民了解蓄水池修建情况。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陈海寅 文/图】6月1日,天气晴好。顺着淇县黄洞乡一条弯弯曲曲的柏油路一路向西行至全寨村,记者不时能看到路边小块种植的油用牡丹。
“这都是前两年栽下的,今年已开始结籽了。你看那边山上,原来植被并不好,现在也都是绿油油的。”市返乡下乡创业之星、淇县丰窝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玉春边走边向记者介绍。
致富不忘乡亲,决定回村发展
今年53岁的张玉春离开这个小山村已经41年了,这一座座大山留给他的童年记忆就是贫穷与饥饿。
“小时候连窝头都吃不上,家里青黄不接。”张玉春说,家里兄弟姐妹8个,他是老小。他12岁那年,父母带他们走出大山,到现在的淇滨区天山路办事处吕庄村落户。
长大后的张玉春为了生计早早地就开始学做生意。看着理发店生意好,他就去郑州的理发店当学徒,学成后在淇县开了一家理发店;看到酒水生意好,他就自创品牌做起了酒水生意,到全国各地推销售卖;后来他又和防盗门厂合作,做起了防盗门的销售。
这些年来在生意场上打拼,张玉春积累了一笔财富。2014年他回老家,走进这个曾经哺育过他的小山村时,眼前的情景让他心酸。
村里几乎没有年轻人,因为缺水,留守的老人们种地基本靠天收。年景好的时候,山地里收获的粮食刚够吃;遇到大旱大涝,村民们还得买粮。
“买粮也没钱啊!俺这个岁数,出去打工也找不着活儿,一年到头连个零花钱都挣不来。”村里70岁的老人夏景魁说。
张玉春当即决定回村带领村民一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不是说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村里有那么多荒山,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些自然资源,让乡亲们富起来。”张玉春说。
承包2500多亩荒山,种果树19万株
张玉春的老家是一个叫蜂窝村的自然村,他就用村名的谐音,注册成立了淇县丰窝种植有限公司。他承包了村里2500多亩荒山,栽种苹果、李子、桃、杏、梨等果树约19万株,并对山上的数千株野果树进行了嫁接。不少果树去年已开始挂果,如今长势喜人。
对于植被不好的荒山,他还购买了茶柏、五角枫等用来搞绿化。“没有经济效益又怎么样?看着这一座座山头生机盎然的,心里也高兴。”张玉春说,现在这些大山的绿化率已达98%。
虽然现在发展态势良好,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遇到了多少困难。山上没有路,他就带人凿石开路;山上不通电,他就四处沟通协调,解决了用电问题;山上缺水,他就想出了建造蓄水池的办法储水灌溉。3年多的时间里,他已投入200多万元,全是自己的积蓄。
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张玉春还注册成立了淇县启航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了15万株油用牡丹和观光型牡丹。如今村里不少留守老人在家门口就业。“前几年根本不敢想有这样的好事。”村民夏软林说。
张玉春并不满足于此。他计划5年内在这里建一座集吃、喝、住、游、玩于一体的生态园。“我要看着家乡变富变美,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张玉春说。
总值班:靳丽娜
责任编辑:樊翠翠
江苏淮安在中秋节期间举办反邪教文化节
诗书传世 天下至雅——探秘千载诗书城主题雕塑
慰问最可爱的人
转发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18年度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
新高速口
淇县张玉春致富后返乡带村民共奔致富路
治水专家点赞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水体治理
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
市人社局赴重点高校招才引智活动公告
[蒲江县]蒲江县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中国最美乡村平利茶之旅文化旅游节开幕 游客在最美田园放歌在桃花深处邂逅
时间打了个响指 照片上的你们如今又在何处
望江路BRT站台启动改造 合肥将“升级”全市公交站亭
市农牧局:借用媒体力量普及春管科技
高管进失信“黑名单”公司变更登记被叫停
1月3日遵化市国土局安全生产年度考核
德城:聚焦巡视反馈问题立行立改真抓真改
一位重庆农民建了座私家花园 接待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宾
宽甸县委召开组织宣传意识形态统战工作会议
郑小胡主持召开武陵源区政府第七届第38次常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