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泉州海关共检验鉴定进出口能源类产品1676万吨、货值77.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63%、33.17%,其中重量、货值均创历史新高。
泉州能源企业乘“一带一路”东风,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国家能源类产品资源丰富等优势,深化能源国际合作,形成煤、油、气全面突破的新格局,泉州已成为福建省能源产品进出口最大的口岸,有力地促进泉州打造海洋经济升级版和“海丝”先行区建设。
据分析,上半年与泉州开展能源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共涉及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22个。其中“一带一路”市场唱主角,重量约占总量的90.50%,成为泉州对外贸易的新亮点。
从产品来看,主要能源产品为进口原油、煤炭、液化石油气和出口成品油四大类。2018年上半年共进口能源类产品1380.60万吨,同比增长7.52%,其中进口原油1133.09万吨,同比增长6.73%;进口煤炭216.55万吨,同比增长11.83%;进口液化石油气30.96万吨,同比增长7.92%。
泉州作为国家规划的九大炼油基地之一,现有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2家石油炼化企业,年产能达2600万吨,炼油能力列全国第7位。上半年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进口原油突破1100万吨,再创同期历史新高,不仅有效保障泉州能源和原材料供给,而且为促进福建石油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进口煤炭除了满足本地火电企业外,还部分5.5万吨转运满足三明钢铁企业用煤需求。同时,上半年2家炼化企业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将进口原油加工出口,共出口成品油达295.5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35.90%,促进产品、市场、贸易方式不断升级,真正实现“优进优出”。
目前,泉州口岸在用进出口能源类产品码头泊位已增至13个,其中包括2个30万吨原油泊位、3个10万吨泊位和8个10万吨以下的万吨泊位,不仅可满足“大进大出”国际市场的要求,还可实现更多船型及货量选择的机动灵活,为能源类产品进出口提供了便利条件。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与市人民医院共建专科联盟
脱贫攻坚督查暗访 4个“摘帽”县每月一次
省市检察机关集中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
浙江德清举行活动迎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惠美精纺一季度工业总产值8600万元
“一带一路”市场唱主角 泉州能源类进出口创新高
贵州将举办“美食大赛” 助推“黔菜出山”
雅安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第一期) 建设项目监理服务比选公告
“恩施最美警察”评选活动启动
省财政厅副厅长郭秀宏调研指导洞口县月溪乡管竹村脱贫攻坚工作
陕西高铁预计发送旅客67.8万人次
校内课后服务就快有啦!
爱心超市——用心传递爱的需求
鲁泰化学推行精益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
副市长李洪伟到东辽县调研
2018年红十字博爱月志愿服务大集
五老村街道六一童话剧演出圆满落幕
我的“厂长”老伴儿
一张春节时间表
进驻式检查网约车顺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