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推出食品工业“减盐指南” 选购时不要盲目追求噱头


   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但是摄入过多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近日召开的《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讨论会提出,争取到2030年使全国人均盐摄入量下降20%,这将是我国推出的首个食品工业“减盐指南”。苏州市民平时做菜放多少盐,又有怎样的标准呢?
  因为小辈成家后都搬出去住了,市民柳阿姨家里平时就她和老伴两个人,日常饮食中,中饭和晚饭大多是两菜一汤。和柴米油盐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柳阿姨也总结出了自己一套经验,以食盐为例,每次烧菜基本上都只放一次盐。在采访中,虽然大部分市民都知道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在5克左右,但平时在做菜时,放多少盐基本还是以经验为准,根据所做菜的量来判断需要放多少盐,同时也会以口感来决定。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食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尽管多年来不断对居民进行减盐宣传教育,发放盐勺和减盐试点,但是人均盐摄入量仍高达10.5克。江苏省疾控中心发布了最新调查结果,江苏人平均每天盐摄入量达到10.3克,远远高于世卫组织平均每人每天6克的标准。
  从2017年开始,国家放开了食盐的特许经营,食盐品种也是五花八门,那么市民到底该怎么挑选?平时选购食盐是不是越贵越好呢?
  在超市的食盐专柜上,普通的低钠盐、雪花盐、海藻盐、富钾盐等足足有十几个品种,价格也从2块多到十几元不等。在种类如此繁多,价格不等的食盐中,市民一般会选购哪种食盐呢?
  多数市民表示,买盐首选低钠盐。但苏州就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因为食用了较多的低钠盐,导致严重的高钾血症,心脏骤停。苏大附二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说,一般这种情况多见于肾衰竭的病人。
  如今无碘盐大量涌现,市场上还有加钙盐、加锌盐等所谓的营养盐,营养专家认为并非人人都需要,况且也不是贵的盐就是适合自己的。食品类高级工程师张宇称,不是越贵越好,要针对自己的特点去买。举个例子,有一种玫瑰盐,每袋大概几百克,一袋能卖到45-50元。这种玫瑰盐里面的碘是不高的,不高的话,对缺碘而言,对人体打击很大的。比如婴儿缺碘的话,会造成不可逆的痴呆,或者说有大脖子病的危险。
  研究表明,减少食盐摄入具有明确的降血压效果,每人每天如能减少6克盐,高血压患病率下降7个百分点,可减少24%的脑卒中和18%的冠心病。市民在严控食盐摄入量的同时,也应该注意隐形盐的摄入。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隐形盐摄入是导致超标的重要因素。食品类高级工程师张宇说,不是不吃盐就没有钠了,有的人平时吃了太多的浓汤,还有那种火锅底料,番茄沙司、话梅、腌制的一些酱菜类,那种醉蟹、黄泥螺、萝卜干、咸菜、这些都含有大量的隐形盐,什么叫隐形盐,就是里面含有钠的成分。
  专家表示,市民在选购食盐是不要盲目追求它的噱头、或者种类品牌,而是应该遵从卫生部门的规定和建议,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苏州广电全媒体记者 高瑞传)

路南人社局开展培训学校冬季安全生产排查
城区中小学招生划片范围公布 看看你家划在哪个学校
市邮政管理局开展邮件快件专项治理
市邮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多举措加强全国“两会”期间全市邮政业安全保障工作
今年厦门中小学、部分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样式有新变化 通知书有的变卡通有的搭伴手礼
我国将推出食品工业“减盐指南” 选购时不要盲目追求噱头
肇庆高新区举行食品安全应急演练
去年广西新能源发电实现全额消纳
我市今年新建17个城市书房
上海北蔡镇社区工作者事务所举办“迎进博,庆国庆”联欢晚会
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开班赖国根出席开班仪式
本周阳光灿烂 天气闷热 注意防暑防晒
围绕国际一流标准 打造文明发展新地标
东至县六项措施做好退捕渔民就业帮扶工作
境外体验赌场可免费旅游?别上当 民警进校园宣传赌博危害
“赏天下名菊 品巴渝风情” 重庆园博园第22届菊展19日闪亮登场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模范履职攻坚克难
省检察院检察长杨春雷在我市调研检察工作
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
我市已建1920个“妇女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