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金融整体实力稳步增强


近年来,全市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改革和开放深入推进,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社会融资总额稳步扩大,存贷款余额实现较快增长,初步形成了市场化、多元化、特色化的淮安金融业发展新格局。
金融总量实现连续较快增长
全市金融增加值2017年达141.94亿元,占gdp比重从2009年2.76%上升到2017年的4.19%。银行存贷款增幅保持全省前列,总量实现再翻番,201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485.22亿元和2798.83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363.42亿元和485.88亿元,2017年贷款增幅全省第一,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258.74亿元,比年初增加21.1亿元,增幅8.88%,位居全省第一,制造业贷款净增加额位于苏北第一。
金融机构引进数量不断增加
近几年先后成功引进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南京银行、江南农商行等一批银行机构在淮安设立分行,全市银行机构总数达到35家,村镇银行实现县区全覆盖;全市共有保险公司42家,小额贷款公司37家,担保公司19家,再担保公司2家,融资租赁公司2家,创投企业6家;金融机构总数从2009年82家增加到2017年189家,八年增加了107家。金融体系的日趋丰富,为我市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金融人才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建立金融人才交流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金融干部双向挂职工作,通过实施“携手共进计划”活动,提升我市金融人才素质,此项工作被省委组织部充分肯定,2015年已在全省全面推广。建立金融人才合作培养机制,与知名高校合作,定期开展金融培训,为全市企业家和金融干部创造再学习机会,共举办17期“淮安金融大讲堂”、4期“全市企业投融资实务培训”、4期“全市股权融资对接会”。金融人才素质的提升,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
金融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局面
开展金融生态县和信用乡镇创建工作,全市各县区全面建成金融生态达标县,洪泽等4个县区先后获得金融生态优秀县称号。建立社会融资总量统计体系,定期召开金融形势分析会,对金融运行风险进行预警预测。做好打击非法集资工作,定期开展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出台《关于防范企业逃废金融债务的实施意见》,将压降不良贷款、防范金融风险等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创造了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有效保护了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
■记  者 叶  列
通讯员 姚凤雷

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到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阳泉时令民俗
解放思想再出发 对标找差新跨越
教育部治理幼儿园“小学化“ 幼小衔接班将叫停? 专家:幼升小 要做好心理准备而非知识储备
垦利区开展“第六届”全国大中城市高校毕业生秋季巡回招聘会活动
我市金融整体实力稳步增强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9月23日正式运营南昌至香港仅需4小时50分
24所中小学入选“国字号”足球特色学校 你的母校上榜了吗
医护人员讲述ICU故事:不仅是生死离别 这里还有更多爱和希望
下城:徐志摩纪念馆 新馆开门迎客了
嫩江县出重拳下猛药改作风提效能
市领导在郑集中会见重要客商
浙江日报刊文丨“四个舟山”谱写雄浑壮美的乐章
顺昌岚下乡:全民参与传承美德
景德镇市检察院: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议
桃城区和谐之声合唱团载歌载舞庆祝重阳佳节
唐河县郭滩镇张官营小学:情系中秋佳节关爱留守儿童
泸州城西客运站一期主体工程完工 预计8月试运行
我市启动“环保督政问企”剑指20个工业聚集区
让中原城市群加速隆起——立足新时代彰显新气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