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温洁通讯员万彩霞)在武安市磁山镇东孔壁村,有这样一位民间能人,自己动手研发了一款清扫车:用手控制车速,所过之处的垃圾、尘土被清扫得一干二净。清扫车还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和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位能人就是陈海平。
陈海平今年53岁,开过煤厂、打过工。制造清扫车的念头产生于五六年前。“我在万年矿开煤厂,煤厂路边特别脏,环卫工人打扫起来非常吃力,效率也不高。如果能有一台清扫车,用机械的方式取代人工,肯定会省时又省力。”
只有初中文化的陈海平,把两个上大学的儿子叫到一起,开始造车。陈海平和两个儿子一直琢磨清扫车的制作原理,包括机械结构、清扫方式等等,刚开始的两三年,他们制定了无数个清扫方案,通过试验又一一否定、改进。
“一般的清扫车,主要通过车底两侧毛刷将垃圾集中,然后使用大功率吸尘设备将垃圾进行吸附。而我设计的清扫车,是模仿人工清扫原理,清扫车的皮带上安装有数条毛刷,车行驶的方向和扫的方向一致,就好像人拿着笤帚在清扫。皮带呈一定角度不停传送,好像簸箕把清扫的垃圾进行收集。”陈海平说。
原理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经过无数次画图、修改后,陈海平完成了清扫车的理论设计方案,又通过武安市科技局的推荐,先后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和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有了证书后,陈海平开始把理论付诸实践。2016年冬天,他做出了第一辆清扫车。陈海平把自己设计的清扫装备安装在三轮车上,在马路上初次试验就获得成功,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虽然初次试验取得成功,但是这辆清扫车还是暴露出不少问题——如皮带宽度太窄,清扫效率低;没有除尘装置等等。陈海平及时总结并进行改进。
2017年冬天,陈海平制作了他的第二代清扫车。这次,陈海平把清扫车的皮带宽度由原来的0.5米增加到1.2米,大大提高了清扫效率。今年4月初,当陈海平开着他的第二代清扫车上路试验时,不少村民前来围观。清扫车清扫效果非常好,村民们都对陈海平竖起了大拇指。“下一步,我还要再继续对外观、结构等方面改进优化。”陈海平说。
在陈海平看来,他研制的清扫车环保、小巧、轻便、易操作、运行费用低。如何把自己研制的清扫车推向市场?陈海平又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我到过深圳、广州、浙江等地区考察,现在市场上大都是大型的清扫车,我的清扫车主要针对城市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以及农村的小街小巷。所以,我的清扫车是有市场的。”陈海平对未来充满期待。
市文物局局长何瀛中督查国保广德寺汛期文物安全及古建筑修缮工作
对《加快大孤山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的答复
共享充电宝又打架“来电”诉“街电”侵权,结果是…
内江市地税局开展执法业务研讨破解税收行政强制“难”问题
符贤书记带队到广陵区湾头玉器特色小镇参观学习考察
爷仨造出清扫车获专利
个税改革首波减税红利来了!看看你能减多少
黄石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本月调整
2018亚洲咖啡年会将于11月在云南芒市举办
龙海:创新融资模式 防范金融风险
我区评选年度“诚信统计单位”
中秋小长假旅游晒成绩单 青岛各景区昨纳客39万余人
首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颁奖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守护碧水 坚决防治水环境污染
市陌南路开放交通
站南街道法律援助深入民心
我市多部门深入开展打击走私联合行动 查获涉嫌进口葡萄酒120多支
庆国庆香港昨夜烟花灿烂
衡水市首部书法史料专著《衡水金石书法录》出版发行
接受长江日报专访 上合组织秘书长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