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歌舞升平,太平盛世,美好的新时代,对于楚国大夫屈原而言,这不正是他一生为之“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梦想吗?正如一位网友所言,“这盛世如你所愿,我们做到了不负时代不负卿。”但2000多年过去了,屈原高洁的品行,忧国忧民的情怀,坚贞不渝的志向,仍然是一笔富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端午节,不仅仅是粽子的聚餐,也不单单是龙舟的聚会,而是一个拥有传承屈原精神的文化内核。今天,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们,无法想像2000多年前屈原生活的战国时期,那是一个“哀民生之多艰”的时代,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屈原的“长叹息以掩涕兮”不为自身仕途,而是他对国家命运的忧思、对百姓民生的体察,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为自身安危,而为国家能走出苦难、走向辉煌。在国土沦丧之后那满怀忧愤的纵身一跳,就是他爱国主义精神的极端表达,从楚国一地百姓纪念他、缅怀他,到覆盖全国各地人民纪念屈原,是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高度认可和崇敬。人们包粽子、划龙舟,通过这样的文化活动,向投身于汨罗江的屈原表达一种祝福,一种尊重,可以说,端午节便因屈原而生生不息地流传,没有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内核,端午节便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传统节日实际上代表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价值追求、道德追求,层层剥掉依附其上的物质表表象,留下的便是节日的精神内核,一个民族最关键的文化基因。纪念屈原的活动,便是屈原爱国精神的最好载体,通过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将爱国主义情怀印刻在群体记忆中,人们通过传统节日,追忆祖宗的精神世界,延续民族的文化命脉。
汨罗水长,精神不朽。过端午莫忘屈原,端午永远都是一个契机,通过特定的文化形式,讲好屈原的故事,传承屈原的家国情怀,代代炎黄子孙可以细细地品尝屈原留给这个民族最丰厚的精神馈赠,我们继承和发扬屈原伟大爱国爱家的高洁品德,去发展自己、发展民族、发展社会。(李瑞强)
市消委会、市工商局开展老年消费教育进乡村活动
濂溪区一居民楼发生火灾损失惨重,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和市慈善总会联手救助
漳浦:新增一家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 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
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在安墩镇开展慈善行公益活动
“全面开启新时代莞深科技创新走廊桥头堡建设新征程”镇第十四届党代会第三次会议胜利召开
【网络中国节·端午】端午最浓的味道是家国情怀
炎陵县正视问题积极整改
福建省物价局关于成品油价格调整的通告
荆州市完成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
我市召开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工作调度会
春节不停工 他们是最美“敬业福”
秦皇岛开发区东区地税局多措并举推进“最多跑一次”
大同方特欢乐世界成为市德育示范基地
叙威高速建设完成投资16亿元
参加全国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现场会代表 盛赞西宁国土绿化成效显著
深圳交警蛇口港大队与拖车协会召开西部港区道路交通管理座谈会
丹阳街头出现“雾炮车” 吸引市民纷纷拍照
村民养殖有异味按要求关闭搬迁
2018年“聊城好人”推荐评选活动启动 7月5日开始接受群众投票
江苏将迎入秋首波空气污染 今明两日大风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