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绵阳市农业产业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日前出台。《方案》明确提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攻方向,大力抓好“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等重点任务,积极补齐农业产业发展短板,进一步巩固已摘帽县、退出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成果,计划安排专项资金11725.9万元,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实现1006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产业是最有力的武器。去年,按照《绵阳市农业产业扶贫专项2017年实施方案》,我市以“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响品牌”为目标,以“抓规划引领、抓基地建设、抓主体培育、抓产业项目、抓深化改革”为重要手段,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全市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特色主导产业粗具规模,14308名贫困老乡依靠发展农业产业,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2018年,我市将持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通过‘造血工程’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方案》,我市将通过“大力新建基地、大力创建优势品牌、大力发展产业融合、大力培育经营主体、大力强化技术支撑、大力发展绿色农业”6大重点工作,努力完成在全市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新建或改造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6.4万亩,现代林业产业基地4.71万亩,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9个;年出栏猪305万头、牛15万头、羊126万只,小家畜禽5473万只等既定目标。
记者梳理《方案》发现,《方案》围绕各大重点工作,分别制定了具体目标和进度安排,并将明确了具体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专班专人专责推进,力求跑出农业产业扶贫“加速度”。
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这一重点工作为例。今年,我市将积极推广“效益驱动型”“生态驱动型”等现代农业循环模式,通过示范引领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建设,促进农牧结合、种养循环、产业融合,增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进度安排方面,该负责人介绍,前两季度将持续推广“效益驱动型”“生态驱动型”等现代农业循环模式,提炼、总结典型案例;后两季度将引导在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创建全市现代农业循环示范点,再加以巩固、提升。
据介绍,为确保《方案》目标和工作任务顺利实施、取得实效,《方案》对各项保障措施也有明确要求。“管好、用好扶贫基金是农业产业扶贫的关键。”该负责人表示,在强化组织领导的同时,我市还将强化资金保障,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将50%农业发展类项目资金安排到贫困地区,使每个贫困村的扶持基金使用率达到50%以上。同时,加大“回头帮”力度,对出现返贫或是不稳定的对象及时制定“回头帮”措施,确保稳定脱贫。(绵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灵越)
恩阳区积极抓好一季度工业经济工作
我省工业绿色制造初见成效
省执法检查交办问题总体整改情况
银川市经济技术合作和外事侨务局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公务员考核登记人员公示
又是一年走访季
《绵阳市农业产业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出台
“土豪”一掷百万买古董 男子陷入连环骗局
湖州市局积极推进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240幅书画作品亮相南大街 展现孩子对新西安的美好祝福
市委农办、市电视台到新安县开展美丽乡村调研及拍摄工作
电线这样耷拉着 太吓人!
定了!2018重庆女半马10月28日美丽开跑 明日开启报名
惠州全市视障人士收获大礼包 智能听书机可免费借阅
滨海公交新开114路 空港地铁站通往开发区西区
全市防汛抗旱减灾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压紧压实责任全面排查整改隐患 何礼出席
陈旭东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老侨房保护开展调研
空地救援 密云212名群众脱险
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中云街道小麦秸秆全量还田 源头管理落实禁烧
修文县县委十二届第41次常委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