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15日,记者获悉,为贯彻落实“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委编办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印发《绵阳市事业单位失信被执行人相互通报及联合惩戒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营造了更加公平诚信的事业单位信用环境。
据介绍,联合惩戒内容共涉及出行、住宿、购房、购车、旅游、子女就学、限制登记为法定代表人、冻结登记事项、撤换法定代表人资格等14项重要工作生活领域。
其中,限制失信被执行人高消费及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乘坐交通工具时,不能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不能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不能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不能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不能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不能旅游、度假;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不能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不能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限制法人登记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限制登记为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对已登记的,通报其举办单位并建议撤换法定代表人;冻结“事业单位登记系统”登记事项;向“信用绵阳”(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送失信信息,并通知有关部门停止办理该事业单位需要提交《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相关事宜;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并依法处罚。
《规定》明确,被执行人将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事业单位违反登记管理规定被信用惩戒、事业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应予通报等三种情况列为相互通报内容,实现机构编制部门与审判机关的信息共享。
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建立失信被执行人通报确认、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失信情形定期核对等三种工作机制,将原来一个部门在一个领域对失信当事人单一实施的惩戒,升级为由多个部门在多个领域对失信当事人共同实施惩戒,构建了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信用惩戒的工作格局,实现了“一处失信,处处制约;事事守信,路路畅通”。(绵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桥臻)
编辑:蒋小莉
北戴河区规划分局参加助创森林城市义务植树活动
市公安局“扫黑除恶举报平台”上线
我市2018年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开赛
从“打赢”到“打好” 提高脱贫质量放首位
四川江安县一工业园区发生重大爆燃事故已造成19人死亡
绵阳对老赖再出重招,14项联合惩戒措施"绑住"你的手脚
患病疼痛难耐 为缓疼痛尽吸食毒品
百姓问政追踪:“缺位”的生活配套 何时补齐
天津:提升学校软硬件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烟台旅游半年成绩单出炉 收入超500亿元
专项整治显成效 消除食药安全隐患
诏安县建设乡:全面推行“路长制” 助力乡村振兴
“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企业合作发展大会在蓉举行
市人行组织召开全市货币金银重点工作督导会暨“零钞下乡行动”推进会
钢城区法院审理一起污染环境罪案件
秦皇岛市开启公共场所“双随机”监督抽查
大连机场公用保税仓库正式揭牌投入运营
杏花公园将建大型地下公共停车场
[中国青年报]安徽首家未成年视力保护基地将落户合肥庐阳
丹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2018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