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清洁的空气、享受更优美的环境是老百姓的热切期盼。
回应百姓期待,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小康强基固本。”三大攻坚战其中之一就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报告中“两步走”战略,更是为全省人民群众描绘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大地园林化的美景”。
未来可期待,现在是扎实前行的脚印。1月28日,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在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冯志刚的介绍中,去年,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环保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有力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遵循以“四个转变”推动“四个扎扎实实”特别是“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要求落地生根的总体部署,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碧水蓝天”和“家园美化”行动为抓手,狠抓重点工作措施的落实,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重点区域流域持续改善。
绿水蓝天交出成绩单
【水环境成绩单】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4.7%,较国家确定的84.2%的考核目标高出了10.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为0;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黑河出省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到ⅱ类以上,青海湖流域和柴达木盆地诸河、重点湖库水质均保持在ⅲ类,湟水河水质持续得到改善;全省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
【大气环境成绩单】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4%,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西宁、海东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分别达到81.1%、79.8%,同比提高7.1和3.8个百分点;两市pm10年均浓度较基准年(2013年)下降30%,超额完成国家确定的考核目标,六州政府所在地城镇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优良标准。
还青海人民一条清澈母亲河
去年,我省继续把湟水流域作为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程治污与环境管理并重,湟水河干流总体水质改善明显,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对照《青海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确定的15个断面,11个断面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比例为73.3%,比2016年提高了13.3个百分点;民和桥出境断面稳定达到ⅳ类水环境功能目标,ⅲ类水质占比进一步提高。
●举措一:重制度,推落实。围绕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水环境管理保护机制,印发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会同水利等部门出台了河长制工作督察和考核办法等制度措施,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同时,会同农牧部门督促沿湟各地按时限要求完成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全力推进沿湟7个工业园区和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西宁的甘河等5个园区如期完成设施建设,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举措二:规划引领,精准治污。为确保湟水流域水环境优良地区质量不退化、不降级,我省编制印发了《湟水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2016-2020年)》,细化单元控制措施,编制了7个省控断面的水质达标或维护方案,开展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分析、水体氮磷源解析研究和重点支流水环境问题诊断,完成了流域水环境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同时,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和专家团队的合作,在集中攻坚高寒高海拔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低等“瓶颈”问题上下功夫,取得初步成效。开展了小型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研发,实施了民和县马场垣团结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试点工程,并在大通、互助启动了“分区收集、分类建设、分布处理和综合回用”的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连片处理示范工程。
●举措三:注重项目建设,提升治污效益。年内共安排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4.6亿元,围绕重点断面、重点河段和支流存在的突出问题,支持实施13个成熟度高、绩效目标明显的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目前,西海镇、湟源县、民和县、互助县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工程建成投运。海北州哈勒景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大通黑泉水库、化隆后沟水库、互助南门峡水库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湟水流域教场河、石慧沟、引胜沟、巴州沟等12个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启动。
让一条条清澈河流向东流
“还青海人民一条清澈母亲河”的誓言从不曾改变。2018年,我省将继续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两头抓、促中间”,着力推进湟水河水污染防治由污染源控制向水质保护治理、由主要污染物削减向环境质量改善、由单一污染治理向流域综合治理的全方位转变,到“十三五”末使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ⅲ类水质比例达到50%。
●举措一:治理方法更注重系统性。以北川河流域控制单元为突破口,采用“净、保、治、修、管、用”的综合措施,着力提高河道水体自净、水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利用水平。强力推进以湟水流域为重点的工业园区和工业聚集区污水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实现废水集中处理。
●举措二:管理方式上更注重联动性。以全面落实“河长制”为抓手,建立海北州、西宁和海东市及相邻县(区)域跨区域联合治污机制,构建全流域治水闭合圈,实行网格化监管,形成“上下游一盘棋”的治水格局。加快湟水河流域综合整治,完成城区段水利功能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第六污水处理厂,梳理谋划建制镇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力争两年内全面实现建制镇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
●举措三:瓶颈问题突破上更注重科学性。积极推广青海宜化、盐湖海纳公司等重点废水排放企业深度治理的成功经验,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持续开展企业废水深度治理适用技术研发,重点解决高寒地区提高污水处理厂生物菌活性等难题;有针对性地推进治理技术设备自主研发和创新,探索形成适用可行的治理模式和技术装备,着力解决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短板”问题;实施建成区和重点乡镇雨污分流改造及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抓好中水回用,努力减少入河污水量和污染负荷。
●举措四:改善生态功能上更注重连通性。依据沿湟各地自然与经济差异和污染情形不同,在湟水干流西宁段的黑嘴桥、海湖桥、七一桥断面以上河段和海东段民和巴州沟、乐都引胜沟、平安白沈沟支流,积极推进“一河段一策”和“一支流一策”的治理模式,提高流域内水生态功能和水系的连通性,推进水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扬州旅游实现“全维度满意” 增幅最大 连续四个季度排第四
邓斌肖霞一行深入上游工业园调研园区发展情况
路边的芒果不宜摘
高温时节,谨防“病从口入”
高新区城管执法局开展3.12植树活动
蓝天碧水:增进百姓绿色幸福感
“海洋日”舟山主场闭幕式举行休渔谢洋大典
金湖县多措并举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为“攒钱”印假币 南浔破获今年省内最大制贩假币案
盲女逐梦记
顺德发出顺峰山双塔修缮倡议
县市区纪委工作汇报会召开 单传海出席
庆祝中国首届农民丰收节,蓝田有这么多活动
浦江推行“田长制”打造美丽田园
打车遗落五万现金 好警察好司机合力将包归还
25家无资质预拌混凝土企业被清理取缔
湖北业余冠军足球联赛十堰赛区激战正酣
本市率先完成跨省界水站建设
坐石乡村级助残济困社会互助组织“喜添新丁”
南海扫黑除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