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来自哪里?答案无疑是民生工程、民生实事、民生服务。在去年12月28日闭幕的襄州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该区给出答案:全年投入民生工程专项资金27.8亿元,同比增长16%,群众分享到更多发展成果。
找准“痛点”“层级化”分配投入
去年12月26日,笔者在黄龙镇贾湾村,看到焕然一新的村党群服务中心。前来办事的村民朱祖和高兴地说:“找干部办事有地方了,环境也好了。不但喝上了安全饮用水,农田灌溉设施也进行了改扩建和硬化,农业生产得到了保障。”
找准群众需求,摁准民生“痛点”。该区紧扣民生福祉精准发力,紧紧围绕市民关心的“医、教、水、住、行”需求,不断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该区在支出安排上,注意轻重缓急,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从群众需求、区情实际出发,根据民生领域“层级化”分布合理分配,注重投资质量,提高民生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让“好钢”用在“刀刃”上。
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该区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美丽乡村、文化小康等项目建设。完成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管护2.8万处。截至2017年底,全区已建设高标准农田109.57万亩,约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64.2%。
扩展公共服务试点带动效应。该区围绕百姓最关心、最紧迫、最需要的项目实施,在5个镇启动卫生保洁服务工作、212个村开展卫生保洁和治安防范服务,农村环境及农村治安防范有了根本性好转。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11个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全部启用。
推动美丽乡村试点提档升级。该区共确定建设美丽乡村试点村18个,提档升级及基本建成的美丽乡村,村庄道路、排污基础设施、村庄绿化亮化美化、环境整治、文化广场等得到了彻底改善,村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乡村文明的风气有了根本性好转。新增省级绿色示范村20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4个。
分层供给“均等化”体系提升
投资11亿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襄州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投入试运行;申请国家项目资金3900万元、区政府配套2600万元的襄州区中医医院迁建项目正准备开工建设……区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百姓生活也愈发丰富多彩。
该区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均等化”路径,守住基本公共服务的底线,满足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保证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
着力构建与之对应的多层次的民生供给体系。该区进一步富足“大多数”、提升“平均数”、兜住“极少数”,认真办好民生实事,真正让百姓生活天天好起来;更加注重全面小康建设的治理水平,着力解决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把精准扶贫、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真正做到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该区投入2.4亿元,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专项行动,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出列,3667名贫困人口脱贫。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8户129人。提高社会救助标准,累计为1.46万人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6792万元。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进展顺利,参保40万人。养老、低保、失业等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开工新建保障性住房2542套,新增租赁补贴200户。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4%。
社会事业扎实有序。该区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新改扩建幼儿园7所,襄州九中建成投入使用。襄州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投入试运营。为3.9万适龄妇女免费开展两癌筛查。新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举办“好风日大家唱”活动51场,送戏下乡120场,戏曲进校园69场。
协同发展“多样化”共建共享
去年,该区新编制《区本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主要包括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性服务、行业管理与协调服务、技术性服务、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服务、其他事项等六个一级目录、37个二级目录;还通过公开招标、竞争磋商等形式,遴选17家社会中介机构、购买机械化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据统计,该区已有各类社会服务机构240多家,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强化社会组织治理能力建设,推进购买服务对接,正是襄州努力构建多元化民生供给格局的生动缩影。该区统筹政府、社会(包括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法人)、市民三大主体积极性,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
加快推进ppp项目建设,以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该区积极发挥公共部门的社会资源配置作用,通过积极引入社会资源、社会化运作方式和社会监督机制,充分调动、利用、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服务的建设、发展和分配,高点谋划31个ppp项目,22个项目录入财政部ppp信息库,职教中心和“绿满襄州”2个项目已申报财政部示范项目。
建设农贸市场8个,完成17个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启动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建设……群众需求是民生工作的起始点和落脚点,群众在民生供给中的主体作用功不可没。该区在保证群众知情权的同时,让群众参与到项目设计、推进、监督等多个环节上,实现共建共享。该区在干群中广泛征集2018年“民生工程”,最终确立“十件民生实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区公布,强化群众监督、接受群众评判。
从政府一家“独唱”,到多方携手“合唱”,该区民生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效能有效提升,服务力量逐步壮大,让群众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力克世界排名第八选手 王蔷连续两年挺进武网十六强
旌湖两岸绽放更多精彩
电商扶贫 赋能乡村
长乐黄石茉莉学堂开班
省委讲师团来五调研“联学+巡听” 中心组学习模式
襄州区推进“一区三中心”建设之民生
许子兵:村支书的四个绰号
市水保局到帮扶村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赵同建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今年年底 泸州主城区餐厨垃圾将得到有效处理
南阳市理科第一名南阳一中赵品学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阳泉供电公司三部电视作品获英大传媒优秀作品奖
江西:公务员考核任用看诚信状况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婆媳互夸真有“面儿”
陈晏主持召开三马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第四次工作会议
昆明市第三届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开赛
国庆长假 贵州旅游进账332.11亿元
头陀:村主职干部 履职承诺竞赛
松江区中山街道南良苑小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定西马铃薯大会成为推动全国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