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气候引来“候鸟”筑巢

好气候引来“候鸟”筑巢
——环翠区开展“三联三服”活动、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报道之一
◎王玲 阮宝勇 孔雅明
“‘三联三服’政策棒,企业发展有保障。海大安家落户来,办手续、改设计,全部都当‘先行官’……”在威海市海大客运有限公司,职工们用快板的形式,传唱着环翠区机关干部的暖心服务。
“开展‘三联三服’,就是要全体机关干部拿出真抓实干的执着、攻坚克难的勇气、大胆创新的魄力,服务企业、项目、人才。”环翠区委书记张宏璞说。
去年活动开展以来,环翠区机关干部已经开展了3轮全区性的走访活动,为企业、项目、人才解决各类问题989件。
仅一年多时间,“三联三服”已经从一场活动的名字,转化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力量,成长为环翠区政务服务的执着理念和亮眼品牌。
新北洋智能工厂的焊接机器人在自动焊接产品。环翠区发放的企业卡,实现了政企之间的高效对接,推动企业加快发展。 资料片
编织起交叉服务一抓到底的立体网络
在全市新一轮发展中,环翠区精准聚焦,科学定位,提出打造现代化幸福威海的首善之区。
营商环境好比气候,企业、项目、人才好比候鸟,哪里“气候”好,“候鸟”就会迁徙到哪里。
我省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重点确定了“10+1”项目,其中“1”就是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事项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三最”环境。
我市提出在营商环境上与国际化标准对接接轨,开展营商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打造更加精简高效的政务环境。
下好“先手棋”,跑出“加速度”。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助推器”,环翠区想在前、干在前、走在前。
早在2017年初,一项以联系服务企业、项目、人才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服”活动在全区拉开帷幕。
开展这一活动,环翠区的初衷明确——要让区内每个企业都能听到党委、政府的声音,每个项目都能看到机关干部的身影,每名人才都能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
随之,环翠区成立了“三联三服”活动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按照属地负责制,各镇街全面掌握辖区内所有企业、项目、人才资源,建档立卡,实现联系服务全覆盖、无盲点。在此基础上,区级领导联系服务部分重点企业、项目和人才,行业主管部门联系服务各自行业领域的企业、项目、人才,帮助协调解决立项、规划、土地、环评、政策、资金、用工等问题。对需要多个部门共同解决的困难问题,通过召开“三联三服”联席会议协调解决。
到企业生产车间,到项目建设现场,到创业人才身边,一时间,上千名机关干部展开走访对接活动,听民意、解难题、谋发展。
“通过一年的联系接触,我深切地感受到从区里到镇上,不管是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在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为企业解难。”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办主任刘军说,目前,他们正在申报泰山学者领军人才,组织、人社等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办公,审核把关申报材料,之后邀请省内专家为企业进行预答辩,近期还帮助邀请国内的专家进行预答辩,最大限度地完善材料,提高申报成功率。
锻造提高吸引力竞争力的强大“磁场”
5月10日10点18分,在威海海鑫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厂房,从德国进口的frm轧机机架矗立起来,二期项目正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威海海鑫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年产3万吨包装铝箔,投产后,将打破国内包装用铝箔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二期项目10台设备全部进口,总价值3700万美元,当时3月份设备即将进关,时间特别紧迫。环翠区发改局派出特派员陪我们到市、省、国家发改部门跑了10多趟,最后获得免税资格,免税额1800万元。”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推行特派员制度是环翠区开展“三联三服”活动的创新举措之一,目前已向24家重点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派驻了15名特派员。
在“三联三服”活动中,环翠区不断创新服务方法,注重服务实效,推出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和措施:连续两年出台政策合订本,包括鼓励龙头企业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威海创新园的专项扶持等7项扶持政策,推出培育发展新动能8项措施,设立流动政务服务站,发放企业卡、项目卡、人才卡。
“这张小小的企业卡是环翠区政务服务的闪亮‘名片’,承载着政企双方合力攻坚的信心,拿着它心里感到特别踏实、温暖。”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波说,企业卡对企业帮助很大,极大地方便了各项业务的开展,仅科技补贴去年就有几十万元。
为让政务服务更接地气,环翠区还开展了流动政务服务站进镇街的服务,从住建、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精选优势力量,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类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及相关扶持政策的解释说明,对涉及立项、用地、登记注册等各类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现场办公等。
一年多来,环翠区共发放企业卡、项目卡、人才卡249张,解决问题及意见建议483个;去年为全区410家企业、项目、人才兑现扶持资金8776万元;流动政府服务站开展活动27次,办理企业事项241项、群众事项2984项。
在做优服务的同时,环翠区进一步提高政策扶持的精准性,3月初发布了扶持成果——兑现2017年度扶持资金共计8776.21万元,较2016年度增长100.7%。
三联三服”活动,释放出破除发展障碍、提高吸引力、竞争力的强大“磁场”。2017年以来,共新招引项目184个。
推动“最多跑一次”向“零跑腿”转变
今年以来,环翠区以“三联三服”活动为抓手,完善机制,深化服务,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年初,环翠区成立了三联三服推进办公室,开通了5233133服务专线和“环翠三联三服”微信公众号,完善推进机制,拓展服务的渠道,立足在服务成效上取得新突破。
4月中旬,环翠区“三联三服”代办员培训班开班,发改、住建、国土、规划、市场监管等部门的骨干培训人员为全区66个部门的80名代办员进行有关手续办理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为企业手续办理“零跑腿”夯实服务基础。目前,已有8个部门、单位为61家企业提供代办服务63次。
“企业人才投资项目政府代办服务制度,最大限度整合资源,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实现企业‘零跑腿’,使‘三联三服’活动更有活力、更具实效。”环翠区“三联三服”推进办负责人介绍。
5月底,环翠区2018年度扶持政策已正式出台,借助正在开展的环翠区第4次集中走访活动,将向企业面对面解释2017年扶持政策兑现及2018年度扶持政策新变化及预计兑现情况。本次走访将为2018年度新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人才发放企业卡、项目卡、人才卡114张。
深化“三联三服”活动,环翠区还注重由服务“单体”向服务“产业链条”转变,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动能。
“去年,区发改局牵头成立了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双轮公司作为联盟成员参加了联盟组织的活动,成功获得相关方面首批订单。下一步,我们将和联盟成员进一步互通有无,加快军民融合领域发展。”刘军说。
据了解,目前,这一联盟共有50多家企业,2017年区内规模以上军民融合企业实现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4.7%。
此外,环翠区还引导成立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13家产业(企业)联盟(协会),下一步将推进成立人才联盟、企业角等组织建设。
为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服务效能,环翠区去年搬迁启用环翠区政务服务大厅,推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审批”综合服务模式,同时推出企业、人才投资项目政府代办服务,推动企业、人才、项目“最多跑一次”向“零跑腿”转变。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环翠区正以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汇聚起各种优质生产要素,孕育着无数创业者的梦想,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勇争先、一路向前。

暑期即将到来 津城入列“亲子游十大客源地”
市商务局“六大行动”助力电商扶贫
历城区积极完善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县长冯素伟主持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例会
国庆节期间,“家门口”可以赏花海
好气候引来“候鸟”筑巢
惠城江南街道立足新起点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门县司法局“严把三关”推进队伍党风廉政建设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教育融媒中心总监——张利刚 权威研学游平台更有助于文化交流
南充人注意!受广元暴雨影响 兰渝线4趟列车停运
永泰(夏茅)汽车站开售五一假期车票
秋分已过温差加大 南通本周中期有弱降水
立秋后首场强降水抵京并迅速离开 给闷热天气降温
樟木头:“五个一百”系列行动促高质量发展
当涂:谢红心主持召开环保工作约谈会
全力以赴抓创城
2018年浙江省技工院校第二届师生创新创意大赛决赛启动
电影《梦想之城》即将在佛山开拍
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四心品质”“金牌服务”确保项目落地
技术升级 提质增效 “清香产业”撑起富民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