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位于深圳光明的中山大学·深圳正式启动建设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学校预计2021年竣工,将可容纳2万余人在此求学。
深圳人之所以关注中山大学·深圳,一是因为中大是广东高校的标杆,如今在深圳家门口办学,无疑会让众多的深圳学子受益;二是因为高等教育一直是深圳的短板,如今广东最牛的中大也来了,当然令人振奋,也极具象征意义。
前些天跟深圳的几位朋友闲聊,有朋友开玩笑说自己的小孩生得太早,为教育操碎了心,现在好学校越来越多,深圳的小孩也越来越有福气。这样一番感慨,恐怕说出了许多深圳家长的心声。从前说到深圳的高校,稍能入深圳家长“法眼”的恐怕也只有深大了,而如今随着南科大、港中大(深圳)等学校的强势崛起,深圳的小孩在家门口可以选择的名校确实多了起来。
而这可能还只是一个开始。2012年后,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共5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招生;借鉴德国、瑞士等世界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经验,高标准、高起点筹建深圳技术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名校签署合作文件,共建深圳校区;加快推进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等特色学院建设……目前,一些高校仍处于筹备和建设阶段,再过几年,众多名校将进入密集开学、招生阶段,到那时,深圳人的“幸福感”可能会更加强烈。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高等教育,而深圳的高等教育要实现跨域式发展,除了引进名校和联合办学,最重要的应是利用后发优势,在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上,不断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在办学的体制机制方面寻求改革和突破。比如南科大制定的《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就很好地规范了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率先探索形成的党委领导、理事会决策的校长负责制,也被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深圳的的高校不仅要有“名气”,也要有“生气”,这种“生气”,也是改革之城的高等教育应有的气质。
交通安全“救”在身边 南京市红十字会举办“世界急救日”纪念宣传活动
灵璧农商银行精耕细作扶贫小额信贷
印象长征.红军走过的那些美丽古村_安和青龙山
成都市大气复合污染研究和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聘书颁发仪式举行
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高校除了要有“名气”,还要有“生气”
《四川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方案》出台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四川
组织各街道清除“小广告” 粉刷美化楼道
李新元在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推进会上指出加快推进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推动城市效率变革动力转换
广西区法学会领导参观考察我镇法治文化小公园
济南这位的哥月收入万元的诀窍 开高端车、会英语、服务独特是三大法宝
2018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开阳专场即将开启
城市“人才大战”,成都靠什么取胜?
伤疤也是荣耀!他们总能在我们最需要时挺身而出
上海艺术节无锡分会场 10台本土演出密集上演大剧院小剧场
“迎七一,我为党旗添光彩”
快讯:韩军调研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情况
我市将实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 邹瑾主持召开市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
每天喷洒300亩 植保无人机成农民新宠
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主席团第一二三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