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春:西安教育改革提升不能等、不敢等,也等不起、等不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论述了我国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其中,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九大报告在“民生与社会事业”部分首先讲的就是教育,可以说,教育是群众关心的第一民生或者说是最大的民生。
在近日召开的西安市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会议上,西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姜建春总结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教育事关每个孩子的前途命运,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二,教育直接关乎的人群数量最多。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有148万在校学生,教职工超过13万人,如果加上驻地高校的师生,全市教育人口接近于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第三,在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中,对教育的投入最大。
姜建春说,从现实来看,西安基础教育发展当前还遇到不少瓶颈,存在着诸多短板。有些属于全国教育领域的共性问题,有些是西安教育的个性难题。归结起来,根本原因还在于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优质教育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着矛盾。
面对当前问题,西安教育加快改革、提升发展各项工作不能等、不敢等,也等不起、等不得,必须用情、用力尽快使西安教育的整体面貌在短时间有所改变和提升。对这个总的环境、氛围、形势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判断和认识。
一、政策环境发生很大变化 要求更严
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中省自上而下推动教育改革的导向更加明确,各项政策要求也更严更细。例如,一些群众认为我市应坚持民办“小升初”综合素质评价的做法,而“电脑随机派位+面谈”的做法是符合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免试入学的最新规定要求,是符合我市教育实际的可行做法;再比如“高考状元”问题,有些群众甚至是教育工作者表示适度宣传或是校内宣传并无不妥,但没有注意到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的原话是“各地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一旦发现严肃处理。”,由往年的“不得炒作”升级为“严禁宣传”,充分表明了教育部对彻底禁止状元炒作的决心。
二、形势发展发生很大变化 责任更重
无论是开展教育电视问政,在全市教育领域开展专项巡察,还是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全员签订规范入学招生不打招呼不说情不批条承诺书,这些都体现出市委、市政府刀口向内、直面问题,下气力解决教育问题的态度和决心。社会群众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更高。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坚守底线,绷紧红线,带头做到遵规守纪,依法执纪,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政策要求。今年秋季开学就是一次检验。西安市教育局向社会承诺严禁违规招生,严禁违规借读,严禁收取任何“择校费”“赞助费”“学籍保管费”等与招生挂钩的违规收费,以及五区二县不得招收城六区最低提档线下学生,等等,这些要求决不会是穿绳提不起来、掉在地上没声的“豆腐”规定,而是要通过公众监督、入校查账、进班数人等方式来加强监管。
三、队伍建设发生很大变化 标准更高
市委市政府强调要打造西安铁军,我们就要打造西安教育铁军,要有铁的理念、铁的纪律、铁的担当。在所有促进学校办学的能动性因素中,教师队伍最为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并要求广大教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教师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而群众反映教育存在的问题,有许多都与教师有关。近期组织开展了“西安之星(教育)”“西安最美教师”评选和“讲好每节课,培育一代人”主题实践活动,印发了8章38条的《西安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从正面树立德高业精的教师好典型、好榜样,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师德建设;另一方面,在认真查处各类师德失范问题的基础上,还将制定负面清单,依法依规设定要求,划出红线,通过明确违规罚责,提高违规成本,切实形成教育系统人人自省、自警、自重、自爱的良好局面。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要做好服务,争当五星级“店小二”。
四、舆论环境发生很大变化 监督更强
教育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本身就是社会关注热议的话题。而我们工作中的任何责任缺失、决策不慎、工作闪失甚至是表述不当,都可能成为社会热炒的话题。特别是进入这个“人人都是传话筒”的网络自媒体时代,对我们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首先要谨慎用权,科学施策。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校,都要推进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健全完善教育重大改革政策社会风险研判、实施效果评判、合法合规性审查、实施过程动态监测机制,织密织细工作环节并严格实施;其次要主动发声,加强解读。要吃透每项政策的背景初衷、法规依据、目标举措和成效预期,通过加强宣传,争取社会理解和支持;再次要回应关切,及时澄清。对涉及面广、关注度高的重要事项,以及涉及稳定安全的突发事件,必须做到第一时间调查、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回应,及时消解社会焦虑,防止事态持续扩大或舆情持续发酵引发次生问题。
姜建春针对上述形势分析,强调必须顺势而为、主动作为,从两个大的方面来做好工作:
首先,遵循身心发展规律,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教育作为育人的事业,学习知识不应该成为孩子的全部。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决不是只会学习的机器,而是人格健全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是能够扛起未来大西安建设发展重任的下一代,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也是为什么国家、省、市不提倡宣传“学霸”的深层次原因,也是反复强调严禁宣传“高考状元”的立意所在。
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需要我们每一所学校和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而不能仅仅只是“授业”。希望每一位局长、校长,都能努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份美好的青春记忆。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人生的花季只有一次,这个花季不能只有学习、补课和无休止的复习和考试。我们首先应自觉克服教育的功利主义和急躁情绪,引导良好的社会教育预期,让办学回归本质,让教师回归本职,让学生回归本真,这样才能把党的教育方针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遵循教育管理规律,加快补齐西安教育短板。用“3”“4”“5”来加以概括,就是要坚持“3个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目标导向、坚持效果导向,必须把各项工作落脚在西安教育办得好不好、学校办得好不好,让人民群众来打分、来评判。要强化“4个意识”:强化大局意识、紧迫意识、超前意识、担当意识。
要用“5心”抓工作:一是倾心办教育,要一心一意热爱教育事业,倾注全部心血、全部心思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凝心推改革,要积极寻找教育改革突破口,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改革共识,敢于打破现有利益格局,坚定不移推动新时代教育公共资源均等化,着力解决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教育改革必然触及利益,要坚持让绝大部分群众满意,让更多的老百姓获益。三是精心抓管理,要认真抓教育各项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织密织细各项举措;对涉及教育的各类行为主体,包括教育部门、学校、其他办学机构、校长、老师甚至是学生、家长的行为理念都要精准施策、规范要求、强化引导。四是热心搞服务,必须做到主动服务、热情服务、高效服务、纯洁服务,作为校长来说,对普通老师、群众家长和学生们关心关注、反映呼吁的问题和诉求,只要是合法合理的,都必须第一时间“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五是狠心刹歪风,要在巩固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入学招生季的形势要求,重点对招生、收费、违规补课、借读等乱象动真格、下硬茬,通过敢管、真管、严管、主动管,让这些痼疾顽症得到明显改变。

“烧烤三进”暗访督查 进店烤、进店排已基本落实
灌云县举行乡镇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劳动力就业专场招聘会
昔日贫困村 今朝领头羊
长葛市: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建设
利剑“高悬” 震慑长在——我市巡察工作综述
姜建春:西安教育改革提升不能等、不敢等,也等不起、等不得
教育部首批“新工科”名单公布 青岛5所院校9个项目上榜
石湖乡:开展了2017年度公务员法律知识测试
市科技局创新机制推进审核审批工作
兰陵中国知青俱乐部成立 青少年实践基地同时揭牌
市人大与市中院举行“双千”活动启动仪式
2017年度金华百强企业榜新鲜出炉
漳州台商投资区:双十漳校举办趣味运动会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省科技厅调研组莅同
浦城警方破获一起非法狩猎野生动物案
安居区切实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武汉大学将实行“三学期”制
嘉鱼县鱼岳镇开展大走访掀起平安创建热潮
衢报评论员文章:干部要干事 为官要有为
长治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行政处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