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机”食品更安全放心


“认证”变“卖证”,“有机”成“危机”,要解决问题,必须加强对有机食品和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
有机小米、有机蔬菜、有机猪肉……如今,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有机产品在市场上也越来越走俏。近日,多家媒体曝光了有机农产品认证中的种种问题,包括有机证书花钱就能办、产品检测环节存在漏洞等,有机农产品开始面临严峻的信任危机。
有机认证存在诸多问题
9月22日,在我市一家大型超市蔬菜水果专区,市民王女士正在购买蔬菜。与别的蔬菜专柜相比,这里的蔬菜价格高很多。“两根黄瓜6.74元,两个茄子12.32元,两个西红柿7.64元,一棵白菜5.7元……”
王女士挑选了几样包装好的蔬菜放进了购物篮里。“虽然价格贵一点,但是有机种植,没有农药,口感好,关键是健康。”王女士说。
虽然对有机农产品青睐有加,但近日来,网上热议的有机农产品风波也让王女士不淡定了。有媒体曝光某些认证机构称“我们这边有技术人员帮您做资料”“都是到与我们协议合作的实验室里做检测,这块是可控的”“只要我们接了,就会保证你通过,拿到证书”。这样的话令王女士大跌眼镜,但类似现象在有机农产品认证中并不鲜见。
“我们高价买来的有机菜、有机水果,真的是有机的吗?”王女士心里有了疑惑。消费者眼中代表着健康绿色的“有机”,在一些认证机构看来,变成了一笔可以洽谈的买卖,对一些商家而言,也只是一个能使产品卖价翻几番的“标签”,至于商品质量如何,并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有机农产品乱象迭出,有关机构标准混乱,“认证”变成了“卖证”,“有机”变成了“危机”。这些乱象,不仅危害了农业标准化、绿色化发展之路,也侵害了消费者正当权益。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有机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少数认证机构操作不规范,部分生产企业诚信自律意识不强,监管职责不够清晰,监管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机产业健康发展。
有机乱象谁之过
我市特色农业明显,生姜、大蒜、白花丹参等特产受市场青睐。根据市农业部门提供的信息,目前,我市经农业部认证的“三品一标”农产品有264个,其中有机食品8个,绿色食品131个,无公害农产品121个,地理标志产品4个。三者相比,有机食品因认证程序复杂、周期较长,故而等级最高。
据业内人士称,有机食品不仅是食品本身的质量安全,更包括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生产理念。正是被有机食品的市场高价吸引,有的生产者才会盲目开展有机产品生产。但目前,农产品市场的优质优价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好产品卖不出高的价钱,反而那些按照标准进行生产的农民又不一定得到回报,投入和产出没有一一对应,这便产生了有机食品的乱象。同时,有的商家存在销售假冒有机产品的现象,扰乱了市场秩序,也造成了乱象的形成。
制度立法和加强监管是破题良策
有机产业乱象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还严重威胁着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个问题能否妥善处理,直接关系到质量兴农、绿色发展,从而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大计。
一位行业资深专家说:“针对目前认证机构小而散、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建议提高认证机构准入门槛,建立严格的入门审批制度,合理控制认证机构的数量。同时,鉴于有机产品绝大部分都是食品,涉及公众的健康安全问题,消费者普遍认为认证质量与政府公信力密切相关,应鼓励官方机构和非营利机构参与认证工作,并促进有机产品认证向公益化方向转变,避免认证机构因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影响公正性。”
在有机产品监管方面,有关专家建议应尽快出台针对有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明确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职责。建立可统一参考的《有机产品认证风险检测项目目录》,规范有机产品和环境监测标准。加快有机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施严格的市场监管,加大对假冒产品的打击力度,净化有机市场。在认证机构监管方面,应建立认证机构公信力,对违规失信的认证机构一经发现,立即淘汰。在认证环节监管方面,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抽检的同时,加强日常监管和跟踪监管,保障认证监管环节无死角、无漏洞。
□记者 朱虹


吴兴:耕地保护扎紧“篱笆”
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原型机首次亮相
关于宜宾智能轨道交通这些要点,你应该知道?
海口琼山区政府领导到大坡镇调研农村扶贫工作
政协高港区五届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让“有机”食品更安全放心
齐心协力研磨课,听课评课促成长——张店一中举行听评课活动
我市第三季度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名列全省第一
河口区积极完善福利补贴制度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
便民服务进村来
108国道黄许段: 绿化带杂草丛生过往司机心里悬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轶调研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工作
东城人力资源分局开展涉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质
鞍师举行“与法同行”专题讲座
怀远县三措并举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1.5万人畅享碾子山露营大会自然之美
市政协委员陈传建:对标先进加快实现创新发展
四平市市长郭灵计督导调研条子河水污染治理项目
父子合谋转移售房款八百万元 逃避执行终被拘被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