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繁华之路逐绿行

  织里,是远近闻名的“中国国际童装之都”,每年的童装产量占据国内市场近半壁江山。织里,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在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大战略中打造小城市样板。织里,是太湖南岸一颗珍珠,自古繁华,如今又逐绿而行,打开了践行“两山”理念的新篇章。  谋绿:童装之都崛起新矩阵  作为传统产业基础厚实的江南大镇,吴兴区织里镇正在谋求转型升级的产业革命,让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改弦更张的新矩阵中。  目前,织里有童装企业1.3万家,年产童装超13亿件(套)。跟过去相比,童装之都的童装如今有了新做法。  大河村是昔日织里有名的“裁缝村”,几乎家家户户生产童装,遍闻机杼声。然而,如今的“裁缝村”不爱棉线爱网线,转型做起了童装电商,目前全村有700多家电子商务企业。 80后大学生贲继红老家在安徽,几年前他离开阿里巴巴,举家搬迁到大河创业,从童装生产转型到童装电商后,一个季度就能卖出8万件。  马伟忠,是织里第一批童装企业家。如今,他的企业“布衣草人”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把织里童装卖到了欧洲、东南亚,日均跨境销售额1500美元,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专门组建了跨境电商的营销团队和设计团队,都是线上销售和设计的精英人才。”马伟忠说。“一件童装,生产环节利润只有15%左右, 80%以上的利润产生在前端的研发和后端的营销环节。”织里镇童装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人说,织里童装要升级,必须换一种做法,摒弃之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模式,注重“微笑曲线”两端,抓牢设计和销售,同时眼光向外,积极联手代工的“编外车间”。目前,织里六成以上童装企业都采用了外发加工的模式。  谋求绿色发展的织里童装产业还把缝纫机装进了计算机。织里已经举办了四届全国童装设计大赛,不仅吸引了国内设计人才,还迎来了国外的设计师。该镇打造了全国首家童装设计中心——中国织里童装设计中心,“像一个工作室的一个系列最多时有50多个版样,一个冬季棉衣类版样能卖到4000多元。”该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该镇童装设计师团队由6年多前的40家增长到如今的860家,全镇童装年设计量达2万件。随着织里童装越来越注重研发和销售的产业“微笑曲线”两端,促使高端人才集聚织里。艺术硕士李璇是第二届“中国·织里”全国童装设计大赛金奖得主,如今他在织里办起了童装企业。  从过去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谋求产城人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正是织里对“两山”理念的生动践行。  守绿:护一汪清水当作家事  这些年来,鼓了口袋的织里人更懂得如何去守护生态环境。一家四代治水人的生动故事就发生在织里。  前不久, 61岁的老党员宋松元带着儿子和孙女在该镇伍浦村巡河。老宋已退休,但他几乎每天到村里义务“加班”治水、护水。  自从2017年当地启动剿灭劣ⅴ类水攻坚行动以来,村民们自告奋勇投入治水一线。老宋说,一直以来,伍浦人都在为呵护水环境努力着,其中就包括他一家四代人。  原来,从宋松元的父亲宋阿荣开始,宋家就跟治水结缘了。上世纪50年代,宋阿荣担任村里的生产队长。村里进行河道清淤,他是第一个跳下去的。“那个时候,挖淤泥、挑淤泥没有机械,都是靠人工劳作的。阿爸虽然有些驼背,但是他很厉害,完成的量最多,工分也是第一。”宋松元回忆道。  到了宋松元的时代,治水的话题还在宋家吟唱。 2014年,村里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退休的宋松元立即投入到挨家挨户做工作之中。由于老宋等村里人的努力,伍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显著。   时光荏苒。宋阿荣虽然离开人世,但孙子宋克飞也“恋”上了伍浦的治水。 10多岁的时候,他就跟父亲一起在河边捡垃圾,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如今,宋克飞已是织里镇中学一名出色的数学教师,而他还有另一个身份——该镇浒井港的河长,每天利用午休时间巡河已经成为小宋的必修课。  更有意思的是,宋家的“小小宋”也随长辈们一起踏入了治水征程。宋克飞的女儿宋潘睿虽然还是一名小学生,却已加入了镇上组织的剿灭劣ⅴ类水行动“小小河长”队伍,承担起定期随队监控河道水质的任务。“小小宋”在当地治水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还出色地完成过常乐村邵洋里河的保洁勘察。  像宋家这样治水、护水的普通群众在织里还有很多,当地在退休干部、党员、童装业主、学生等各类群体中设立了一批“党员河长”“小小河长”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守护绿水青山的行动中。  活绿:“绿富美”释放生态红利  原本在苏州东太湖里养螃蟹的农户,如今却从南太湖上岸,用新方法在池塘里养起了生态螃蟹,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织里镇乔溇村一带。苏州人张丽华就在织里养蟹多年,她的蟹塘不仅养了螃蟹,还养了青虾、螺蛳,种上了苦草、轮叶黑藻和伊乐藻等水草。  “这片蟹塘就是运用了我们推广的《大规格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在市、区农业部门指导下,我们这套生态标准已推广了8年多,目前已经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该镇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说。  这些年来,不少苏州养蟹户“迁徙”到乔溇一带学习新技术,养起了“虾兵蟹将”。“南太湖的水环境有优势,我们就来湖州养蟹了。现在在内塘养,用的水是直接从太湖引的,水质够好。”同样在乔溇养蟹的苏州人陆红官说。  好水养得好蟹,织里生态红利的释放从中可见一斑。不仅如此,当地在孕育“绿富美”的过程中,还在谋求生态旅游的大文章。  去年,湖州溇港分布最多的吴兴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位于景区核心的织里镇义皋村是太湖溇港边的一个古村落。这些年,当地通过一系列环境治理,为古村落的旅游发展奠定了环境基础。走进义皋村,太湖微风拂面,古运粮河清波荡漾,两岸是各类修旧如旧、反映溇港文化的景点,还在修缮中的古村落,周末接待旅客量已超2000人次。  皋伯通、举案齐眉、水乡农耕,甚至还有古代在太湖治水的撩浅军……一批蕴含太湖溇港文化和义皋古村文化的景观雕塑出现在了该村,与当地美丽乡村的环境融为一体。“这些年,我们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义皋的生态环境如今变成了乡村振兴的环境资本。我们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义皋溇港文化,如修复陈家牌楼,改茧站为文化展示馆,打造崇义馆等。”织里镇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们,如今,义皋已是3a级旅游景区,并被命名为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在织里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新景象。(湖州日报)

椒江区档案局制定2018年双随机工作计划 并完成第一季度抽查工作
申请法律援助只用“跑一次”!广州法援推出微信小程序网上预约功能
丰富服刑人员文化生活
印台区:收心聚力开好局 牢记使命扎实干
发挥项目优势 增加收入渠道
织里:繁华之路逐绿行
恩施州民族文化进酒店进民宿活动启动
肉菜惠民补贴销售让百姓得到真正实惠
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历史使命——广州市档案局机关第二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三元区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
衡水市逐步完善多层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东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重大决策跟踪性报道制度
走马街镇集市摆摊设点送“法律大餐”
市领导率队到资中开展“五一”节前安全检查
中国重大宣布 又打破了一项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
宿州快客站客流开始回落
汨罗部署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
城子河区全民冰雪活动日启动仪式
聊城旅游度假区第二实验小学招聘优秀教师3名
济南有个“自媒体村” 农村妇女们“玩网络”最高月入过万